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沙龙早知道

沙龙小贴士

承办:法政策学、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学学科组

主题:科技、伦理与法律

时间:12月26日(周三)19:00

地点:J9-308

本周探讨建议:

(1)科技应不应该受到法律与伦理的严格制约?

(2)法律与伦理的制约是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的障碍吗?

(3)如何处理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

(4)法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何通过法律保障科技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5)法律与伦理在防止科技异化中各发挥着什么作用?

(6)现有的关于防止科技异化的法律制度、规范有哪些?

(7)搜索相关司法实践案例

沙龙荐读

推荐者:法政策学、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学学科组

设置人工智能的法律和伦理底线

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

“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引起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讨论。

2017年8月23日,以“创新创业创造,迎接智能社会”为主题的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医疗、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这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

但是,人工智能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对我们的生活影响特别大,人工智能已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发挥的作用令人类望尘莫及,这有助于人类自身智能发展的突破。无论是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就牵涉到道德、伦理和社会问题,需要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底线,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

人工智能带来福祉还是挑战,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以“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对人类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带来巨大且深刻的影响,甚至能引发安全问题。有学者认为,让计算机拥有智商很危险,它可能会反抗人类。另一方面,伴随着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人类迟早不得不面对人工智能可能触及社会伦理底线的敏感难题。“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广阔,同时,它又模糊了物理现实与主观感受的心理界限,衍生出错综复杂的伦理、法律和安全问题,需要及早预防、提前布局,审慎应对、避免冲突,免得措手不及。”

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新挑战。当前法律对于人工智能方面的规定仍然有着很大空白地带,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规定是否能够紧跟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造成了人们对法律底线的担忧。

尽管如此,我们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出自:铜仁网

“基因编辑”背后的伦理之门谁来守

生物科学领域经历疯狂一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宣称,通过编辑试管婴儿胚胎基因,一对天然免疫艾滋病的双胞胎——露露和娜娜已于几周前出生。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了个措手不及,百余科学家联名发文坚决反对、强烈谴责,国家卫健委亦第一时间表态将对事件展开调查。

震惊、愤怒、抨击……所谓全球首例基因编辑婴儿为何招致一边倒的批评?“有悖伦理”是最大的质疑点。一则,项目使用的基因编辑技术本身并不难,但充满不确定性,修改基因对人体是否有副作用谜团重重。而“脱靶”问题一直没能解决,如此情况下,贸然试验风险极大。更重要的是,已经有相当成熟的阻断疗法预防艾滋病的母婴传播,如此情况下“挥动基因剪刀”的必要性和真实动机有待考量。二则,只能用即将销毁的人类胚胎做短期试验是学界公约,贺建奎的做法相当于打破了“禁区”、践踏了规则。

事关重大,但谁是该事件的支持者,目前看还是一头雾水。两天来,各个密切相关方纷纷与之划清界限,“项目有没有经过伦理审查”“谁审查的”陷入罗生门,实在荒唐至极。而作为当事人的贺建奎在回应中,一边称基因编辑只是想帮助致命遗传病家庭,一边又说“基因手术在未来二三十年后也将会是合情合理的”。一位科研工作者视现行科学伦理为无物,冒天下之大不韪,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科学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探索,更承载着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尤其是争议极大的基因编辑领域,其“改造人类”的可能性、想象性,或许让某些人兴奋,但对大众来说更多的是忧虑。一直以来,缓解这种忧虑的关键就是科学伦理。“伦理学是人类的第一需要,因为它维持了社会的继续。”这个意义上,这起事件的标志性,不仅仅在于一个基因被修改,更在于“这一刀”剪掉了人类伦理的基础,揪出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线头。

“法律能禁止人类编辑基因,但人性无法抵挡诱惑。”霍金“超级人类”的提醒言犹在耳,赫拉利也在《人类简史》中写道,“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技术可控,人心难测。恰如人言,技术应用存在一个限制,但它不是来自于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于人本身。限制人的除了伦理,还有法律。西方国家严格禁止基因编辑在人体的试验,我国也有相关规定。但从这一案例看,我们的法律法规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科学伦理的监管、审查机制也有不少漏洞,都亟待亡羊补牢。

如果消息属实,这个世界上已经存在两位基因编辑婴儿。我们当然要对这一事件刨根问底,但请务必保护好孩子的隐私,不要把个人信息透出一丝一毫,因为无论如何她们都是无辜的。对她们来说,这个陌生世界最大的关怀与温情就是隐私保护,这也是我们所讨论的伦理。

出自:北京日报

珠山法学论坛

公众号:zhushanfaxueluntan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学院网址:http://wenfa.sdkd.net.cn/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225B1FOY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