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牛津大学马丁学院Carl Benedikt Frey博士:技术冲击就业,AI有何不同?

文| Carl Benedikt Frey

AI峰会回顾

毫无疑问,技术的进步和AI的发展无处不在,伴随而来的是无尽的机会。人工智能其实是一项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那些在人工智能方面处于领先的企业,它们在医疗诊断、自动驾驶、物流仓储、国防等行业领域都将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有很多技术都在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进步。人工智能的出现与应用,可能意味着人类要付出相应代价,因为技术的进步并不是稳定的过程,会有高低起伏和负面影响。

牛津大学马丁学院技术和就业项目联合主任、牛津马丁花旗会士Carl Benedikt Frey博士就人工智能与就业的关系,展开一系列的讨论,通过历史案例,讲述以前的技术革命给人类的工作带来哪些短期及长期的影响。

技术革命让人类付出代价

大家常常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技术会代替人的工作。我们经历了一段历史,过去几千年来,人们都需要劳动的,但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工厂,使人们的工作更加轻松,同时也使人们的收入大幅度增长,接下来200多年的情况一直是这样。

可是在英国,随着机械自动化不断地普及,生产力得到提高,人们的收入却没有以同样的速度在增长。19世纪末,人们的生命周期和现在相比,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工业革命使生产力不断增长,却没有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多的好处,这就是我们要付出的代价。

1980年,美国的计算机革命从开始到现在都有同样的发展趋势,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给薪资带来增长或者改善。我们可以看到,英国和美国在进入到工业时代后,比如说自动化时代、计算机时代、数字时代,人们的贫富差距反而越来越大。

技术辅助人类开展工作

技术革命背后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就是不同的技术会推动社会发展,会解决不同的问题。但是我们要讨论的是,这些新技术取代的是人还是工作?还是说它降低了人的劳动付出?技术是否会全面取代人类?还是会为我们创造更多新机会呢?

如果说人类创造了新的工业时代,带来了新的市场、更多的薪资,这并不是坏事。我们不能够预测未来,我们也不是非常好的预测家,我们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只能回顾历史,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生了第三次技术革命,计算机已经很擅长做常规性的工作,给计算机编程后,它就可以按照人类的规则做事。几十年过去,计算机成了无处不在的工具,它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此看来,这可能就是AI的未来和发展趋势。尽管如此,人类依然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我们可以在AI的辅助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工作。当我们谈到人机合作时,一直都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我们现在并没有完全被计算机所取代。

人类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第一个优势就是人类有复杂的社交、人际沟通能力。我们通过图灵测试,判断一个声音是来源于人还是机器,测试的原理是: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在图灵测试当中,有30%的人认为声音是人的,而且听起来像13岁男孩,实际上它是一个机器人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机器人的社交技能不断改善、进步。

第二是创造力,这也是人工智能最难解决的部分。创造力是否能够自动化呢?我们先谈谈原创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差异。比如,人类给机器植入关于创作交响乐过程的大数据,机器人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深度的学习、数据的分析,然后可能很快就能够开始创造出音乐。

但是,机器人永远不能像肖邦那样谱写出伟大的交响乐,因为原创能力是来源于人类自身的创造。想要真正做到原创的话,很可能就是要涉及到通用型的人工智能。

第三是人能够在感觉、认知和操作之间进行协同。大家想象一下,设置在家里面到处走的一个场景,人类可以捡起一个垃圾,先决定它是不是垃圾,然后把它扔掉,甚至可以把它分类放在不同的垃圾桶里,人类在整个过程可以辨认不同的东西并熟练地操作起来。而对于机器人来说,这个认知的过程非常困难。

人类的职业技能虽然不可能全部被机器取代,但我们的研究发现,人类仍然有大量的工作有可能被自动化取代,如制造业、物流、仓储、零售、管理、行政、服务业等。以美国为例,有近70%的工作是不属于高技术或创作型的,因此这部分的工作面临着被自动化替代的风险。(如图1)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计算机和机器人会带来新的工作机会,同时也会减少就业和工资,这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我们在工业革命第一个阶段当中可以看到,当时很多的纺织工人,因为机器的到来失去了工作,他们没有办法在这个行业继续工作。但从另一面看,机器的出现取代了童工,而不是大量的合法工人。

我们还看到,技术带来了政治动乱。比如,工人不满自动化机器的出现抢走饭碗,于是他们打砸机器,反对工业革命自动化发展趋势。同时,这种自动化过程也带来了新的革命,比如建造新的工厂等等。

不同国家对新技术的认可度不一

美国的技术发展到今天,令人震惊的一点是,贫富差距依然存在。但是在过去的30年当中,高中学历的人工资越来越少,高中学历的人恰巧是美国大选中投票给特朗普的人。

美国民众对自动化的态度也是千差万别的。大部分人希望政府可以对机器取代的工作岗位数量加以限制,少数人则认为不可以限制。美国大部分普通工作是卡车司机、送餐员等,他们在美国是属于中等收入的群体,这个阶层的人们对于经济现状以及自动化越发地不满。

那么发展中国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技术也在进步,然而所面临的挑战与发达国家是截然不同的。例如,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和自动化的进程,制造业所吸收的人口占比越来越少。

随着AI技术的进步,目前已经出现很多新的就业岗位,问题是这个新兴岗位需要新的技能。如果一个国家要处在AI技术前沿,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具有高技能的人才。同时,每个国家都需要确保那些“被抛弃”的人差距不会太大。因此,总的来说,对于技术进步的接受,主要在于它被接受的广度,如果对技术进步的接受广度不够的话,这意味着长久而言难以持续获得成功。

(本文内容根据“2018中国(广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暨高峰论坛”发言整理,有删节。)

整理︱古晓彤 编辑︱李莹亮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103G0WZVY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