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国家宝藏+AI,老古董变身活宝

科技时代,我们更加怀念温暖邂逅的时光

全文共2605字,预计阅读时长3分钟

12月份,读芯君被《国家宝藏》成功圈粉,前世传奇,当红明星助阵;今生故事,文物工作者讲述。我们发现,其实博物馆、国宝、文物可以很鲜活。

而博物馆里的老大故宫,在让文物活起来这方面,更是老司机了。朝珠耳机、“奉旨旅行”的行李牌、“朕知道了”胶带、“朕亦甚想你”折扇……故宫式卖萌,让故宫成了粉丝收割机。

我们刻板印象中的老古董正摆脱高冷气质,变得可亲可近接地气。

当国家宝藏牵手人工智能,让老古董变身活宝,除了卖萌,AI能做的事情更多。

AI,你的专属博物馆导游

博物馆虽然高大上,但最让人发愁的是“看不懂”。请讲解吧,学生党的钱包有限;租讲解器,还得手动输入编码,太麻烦;找志愿者吧,常常不赶巧,还进度不统一,限制了自由。

人工智能或许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IBM研发团队曾在2015年设计过一个应用程序Usher。通过手机里的加速度感应器收集数据,判断拿着手机的用户是站着不动还是在向某一个方向走去,或是正在一个区域内来回走动,结合手机里的陀螺仪和罗盘数据,甚至能够判断用户的视线正朝着哪个方向。于是,Usher就可以在你看向某幅作品的时候自动跳出导览介绍。你也可以通过语音或是文字输入来主动询问,比如作品的作者、电脑或属于哪个流派。

2016年,微软小冰就成了敦煌莫高窟的一位AI讲解员,通过自主知识学习技术(Doc Chat),小冰学习了互联网上千篇敦煌文化相关的文章,和上千页的敦煌专著《敦煌学大辞典》,可以算是一名敦煌莫高窟24小时在线“专家”。基于检索与排序,小冰直接从数据库文档中选取内容对问题做出回复。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可以立即从博物馆的馆藏、数据库和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和答案,让参观博物馆不发愁,不犯难,有所得,有所感。

人工智能甚至还可以帮助博物馆分析数据,改善游客体验,并预测未来的发展。国家美术馆使用名为Dexibit的工具来分析游客访问数据并预测未来的游客访问情况。

虽然博物馆的AI讲解员能让更多人享受信息服务,但目前,人工智能和人类讲解员还是无法相比,毕竟人类讲解的情感、语气、神态本身就是一大魅力,在知识的联系上更加灵活、和参观者的交流反馈更直接顺畅。

让历史有形有声

一件文物的魅力在于它背后的历史,我们会好奇过去的人怎么生活,怎么行军作战,和今天有什么不同?没有这些,文物是没有生命的。

讲解,是唤醒文物记忆和生命力的一种方式,而讲解的最高形式莫过于带你穿越历史,有形有声,让你仿佛身临其境。

人工智能就这样“唤醒”了秦兵马俑军团。今年5月,“百度AI秦始皇兵马俑复原工程”对秦始皇兵马俑三处俑坑场景,进行复原和演绎,包括秦俑复活语音交互讲解、战争场景复原等等。

比如,扫描铜车马结构图,就可以在手机端呈现出清晰的铜车马的解构画面,随后各个零件快速合成完成铜车马三维模型,让游客深入了解铜车马精细的结构和秦代青铜铸造工艺的精湛。

而将人工智能技术与AR相结合,从视觉、意识和行为上让复原场景更加生动,接近真实。

AI助博物馆管理历史记忆

文物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数以万计的文物的文化信息就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一本厚重的历史书。但信息量过大,就给信息管理和使用带来了挑战。

美国博物馆协会提出一个观点:在21世纪,人工智能是管理如此大量级文件的唯一可行方法。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有利于博物馆的方式追踪和解释数量惊人的信息;通过标记、分类和在馆内以及馆际之间建立联系,视觉识别算法将释放图片收集的潜力;也可以通过区分虚假信息和辨认伪造文件,加强博物馆收藏和展出信息的真实性……

除了管理信息,人工智能也能帮助展览的策划,提出参考建议,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整理、分类、标记,人工智能可以发现文物间隐藏的关联性,以独特的思路将有趣的收藏放在一起陈列展出。

比如,挪威国家博物馆正在试验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并将其应用于馆内收藏。机器视觉增加了元数据以识别和标记图像,机器根据“脱离情境的捕捉和凝视”技术呈现信息原貌。不同于人类逻辑,机器算法所产生的连接常常出乎意料,甚至引人深思。

AI还是个考古专家?

宝藏宝藏,还得“藏”,这些宝贝得以重见天日,得以被唤醒历史记忆,离不开考古工作者的心血。而人工智能将是考古专家们的得力助手。

历史上的西夏文在西夏灭国后失传,成了一种死文字,识别西夏文成了一个难题。人工识别耗时费力,错误率高,有学者提出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自动识别西夏文,结果平均识别率可达87.99 %。

用AI识别西夏文,主要依托的是计算机字符识别技术,它基于人工智能运算来识别文字符号的数字影像,并将其转换为对应的数字文本,达到可识别、可编辑、可转化的目的。

总的来说,在文献与考古领域里,人工智能至少可以做到这些事:考古图像的识别与归档,比如基于算法的文物识别、文物数据化、考古现场数据化。文献文本的识别与转码,比如原始文献的文字识别读取、文献聚类、文献数据化。文献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化与机器学习应用。

所有这些,都让AI成为我们窥探自身过去,了解“中国”为何是“中国”的全新工具。

赝品!逃不过AI法眼

文物重见天日,它的价值被发现,本是件好事,可有人却想钻空子,文物造假。不知究竟是魔高一尺还是道高一丈,文物真假鉴定既难且贵。

以往,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放射性年代测定,气相色谱分析等各种测试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一个较为可靠的结论,但对于人工智能来说,一切可以很简单。

比如——通过看一个作品的笔画线条来发现一幅画是不是赝品。

罗格斯大学和荷兰绘画作品恢复和研发工作室的研究人员的AI系统,它可以将毕加索等著名画家的画作分解为8万多个单独笔画,通过这些笔画的数据整合将有助于对赝品的鉴定。

研发人员们还用一种机器算法来寻找绘画作品中的特定特征,比如笔画中线条的形状,笔画的轻重,通过这两种分析方法的结合,人工智能有80%的几率能够有效的识别出伪造的赝品。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做到比AI更强大,更具识别真伪的能力。

造假者们,颤抖吧!

读芯君开扒

古董变活宝,建立与人的联系是关键

无论是《国家宝藏》,还是故宫式卖萌,他们成功把古董变活宝的核心在于,他们拉近了文物与人的距离,建立起与人的联系。《国家宝藏》靠的是故事和故事中的人,故宫是用文化符号延伸出文创产品,打“可以带回家的故宫”的理念牌,实用、有趣。

人工智能+博物馆,如果也想让古董变活宝,也要借鉴这样的思路。比如,帮助考古工作者解读历史密码,给博物馆提供策展思路,更好地呈现文物,带给参观者更好的文化体验。

物只因人而拥有生命,人工智能要做的,就是成为联系人与文物、宝藏的纽带。

留言 点赞 发个朋友圈

我们一起探讨AI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六个太阳

http://www.sohu.com/a/191476861_433900

http://36kr.com/p/5104009.html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遵守转载规范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02G03GVW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