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青春就是与认知的迭代赛跑——从三大教育头部机构管理,到素质教育创业的青春人生

如果眼前有两条路,一条平坦明朗,一条陡峭险峻,看不到前路,你会选择哪一条?

多数人愿意选择第一条,体制内的铁饭碗,仍旧是大家挤破头也想夺得的。

可张力威偏偏要选第二条,不仅要选,还要坚持选最难走的路,即使已是年近40,可挑战和新知迭代仍是他人生的“必备品”。

大学毕业后,他留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当老师,安稳体面的工作反而让他心里空落落的,在一片反对声中,他跳出体制,去到新东方,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

在新东方的12年,他从基层老师做到高层管理者,曾经只身到贵阳开辟市场,第一年即完成了200%的业绩。熟悉了线下教育机构运营模式的他,再次走出舒适圈,投身到线上教育的探索之中。

在跟谁学和沪江的日子,他努力打通教育行业线上、线下的任督二脉,完成方法论闭环与实践后,开始创立骨头音乐这个品牌,踏上创业征程。

骨头音乐创始人张力威老师

在教育行业,他是一个永远的攀登者,不断挑战新的高度,也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同时也不断获得更高更远的眼界,在与他的交流之中,那种对教育行业的透彻的理解,是常人所不及的。

他认为真正的老去是一种认知相对静止的状态,没有新的认知,没有新的迭代。

“保持新知识的沉淀和获取,是保持年轻最有用的一个方式。”他说。

看完张力威老师的教育故事,你会对挑战和困难有新的理解——如果没有挑战和艰难,或许也就没有精彩纷呈的人生。

放弃大学教职,他加入新东方“创业”

2003年,当张力威即将离开四川外国语大学,要去到新东方的时候,身边的人都觉得他“疯了”。

他是从大山里走出的孩子,通过自己不断奋斗,才有了大学老师这样稳定又体面的“铁饭碗”,可他说丢就丢,没有半分留恋。

“正如我喜欢看的电影一样,我希望自己也能去面对各种挑战,体验不同的人生。”张力威说。

加入新东方后,他从基层的教师开始,一边攀爬,一边沉淀,渐渐成为了高层管理者。

2010年,新东方正在大力拓展K12的业务,并开始从大班课向小班课转型。张力威则受命去筹备贵阳新东方校区开业。

他只身一人去到贵州,开始奔走于城市中,了解当前教培市场情况。

当时贵阳的K12培训行业竞争激烈,已经有了两家大规模的老牌机构,在当地的影响力不亚于新东方,而且他们已经率先完成了整个城市的布点。

老俞曾说过:“在新东方开学校,等同于创业。”要在当地创办新的学校,张力威要完成从选址到注册学校、招募团队、搭建产品和运营体系的一系列工作。

为了找到合适的位置,他以市中心为原点,在周边3公里的范围内,走访适合建校的地址。

连续几天高强度的走访,让他突然感到脚有些不听使唤,他费尽全力把自己挪到马路边,坐了2个小时,双腿才渐渐有了知觉。刚一恢复,他就继续穿梭在楼宇中找寻合适的校址。

在学校地址定下后,他已经对校区周围的居民小区、学校分布、以及竞品情况了如指掌,并开始招募自己的团队。

他分享了开校区的核心方法论:通路精耕的九宫格作战图,以及在签租赁合同即开始的热启动。

“我根据作战地图做周边社区与商超的不间歇地推,并组织团队卖10块抵100的的预售卡,只要买卡还能赠送一本价值15元的书和周边,这对于家长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等同于现在的线上超值引流课”他回忆着。

这样的地推持续了2个月,花的成本在1万元左右,张力威已经计算好,只要在开业当天,有300个学生报名就能实现盈亏平衡。

结果开业当天,学校来了400多个学生,第一天就实现了校区盈利。

除了生源流量的获取,他还谈到了教育行业的持续增长,他说:“教育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取决于随着规模扩张,复购率能不能稳定与提升,以及获客成本能不能有效控制与降低。而做到这两点都需要能规模化做好品控。”

投身互联网教育,接手跟谁学低潮团队,逆袭成为冠军

2015年,已经在新东方干了12年的张力威离开了这艘“巨轮”,去到当时的创业公司跟谁学。

“那时会感觉未来大部分教育都会‘上线’,所以我觉得必须去学习与深耕互联网教育。”

刚到跟谁学,他接手了上海大区的团队,在全国范围内比较,这是一个业绩与城市规模严重不匹配的低潮团队。

他上任之后,用了13天的时间,完成了跟谁学上海分公司整体业务的体系化梳理,从公司架构到岗位职责、从绩效规则再到员工盘整和文化搭建。

张力威发现以往这个公司的业务流程是混乱的,导致大家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明确,梳理之后,团队和个人的目标都明晰了。他围绕着团队目标,构建出了合理的组织架构,并设计了完整的激励体系和奖罚机制。

张力威老师和团队

谈到如何凝聚团队人心,他分享了他的心得:“一是切入口要小,要聚焦和落地;二是要用设计合理(有激励性,能承受)的绩效指标做引导启动,用目标管理的方法论做支撑,利用一切周会、例会、大会树典型,表彰先进,分享案例。让团队所有人感受到上层对此事的重视,让支持者与践行着得到实惠。风向明确了,势造起来了,铁球就滚动起来了。让静止的铁球滚动起来是最难的,但是一旦推动,我们只要适时加力和把握方向就可以了。”

接手跟谁学上海团队13天后,张力威组织了“遵义会议”,分为组织篇和文化篇,全面和团队厘清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岗位职责与绩效考核,也明确了公司的使命与价值观,并立下“军令状”:一个半月的时间,要把以往半年时间的业绩翻三倍。

他身先士卒,长期保持着9(10)6的工作强度,大家目标明确,凝聚力也越来越强,组织能力与效率都全面拉升,最后他们只用了一个月二十多天,提前完成了“遵义会议”定下的目标。

这次的成功把整个团队都点燃了,大家开始相信自己能做成任何事情。后来上海大区的团队完成了从低潮团队到冠军团队的逆袭,在接下来的团队作战中,无论从总业绩还是单月,各项指标都保持全国前茅。

张力威老师和团队

在吸引人才和管理人才上,他认为管理者需要承担起2个重要角色。

首先是领跑者和陪伴者,“当你全心全意对待员工的时候,他们一定是能够感受到的。”他说。

而他所理解的全心全意,是对一个人既有要求,也有辅导,在做得不好的时候,也有惩罚。

“作为一个leader来说,追求的不是要让所有人都满意,过得轻松。而是要带着团队去创造价值,更直接来说,就是带着团队持续打胜仗。”他说。

作为一个管理者,同时也要扮演好教练的角色,能够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对员工进行反馈和培训,多做一些“高杠杆率”的事情。

在他带团队的时候,会定期针对员工做一对一的沟通与绩效反馈,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成长中的问题,也能带着团队,一起去沉淀一些方法论,“用流程、工具和培训来三点固化,用绩效与文化来做驱动”。

要成为好的“教练”,首先自己在业务上一定要有足够长的长板,有整体的框架感和体系感,在自己不是专业特长的领域,可以去掌控关键流程与关键控制点,帮助下属进行资源与激励与目标的匹配,也同时进行绩效的反馈和领导力的赋能。

打胜仗能让人“上瘾”,教练式的管理者能帮人成长,人才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锻造、聚集。

创业:线下线上教育结合的一次全新探索

线下教育,张力威参与了新东方的蜕变和腾飞。线上教育,他在跟谁学与沪江实践过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和路径。

那么可不可以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做一些更有价值的尝试呢?

2018年,素质教育赛道备受关注,有政策利好,市场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张力威开始筹备创业。骨头音乐在2019年4月正式创立,团队成员也各就各位,全都是头部教育企业的精英。

“在创业圈一直有“双百”启动之说,一是覆盖的规模有百万级,二是覆盖的学生有百万级。截止2018年,音乐培训赛道估算已经有903个亿的规模。”

根据张力威在教育行业的经验看来,相对于K12和一些传统的素质培训项目,这个赛道还处于非标准化的状态,赛道有从非标准到标准化与互联网升级的趋势性机会。

从2019年初筹备创业以来,骨头音乐的“奔跑”速度超过了他的预期,在五月一个月就完成了四次销售路径的升级迭代,产品研发与上线迅捷,用户量增长迅速,成立次月即实现现金流为正,而更让他觉得欣慰的是:产品交付端用户的评价反馈很好,能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

进入教育行业后,无论是做老师面对学生时,做领导面对员工时,还是成为创业者面对用户时,张力威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即通过利他来利己。

在他看来,无论是怎样的产品,修炼用户思维都很重要。在骨头音乐创立后,他们迅速建立起用户反馈的信息闭环,从产品反馈、信息采集、产品优化、再次反馈几个方面,形成一条交互式的闭环。

“做产品一定要敢于接受批评和建议,并有快速优化迭代产品的能力。”他说。

在他的团队中,无论是产品经理还是技术、教学研发,每半个月都会拿一天时间去用户的场景里待一天,去了解真实的用户以及他们所遇到的真实问题。

“有的信息甚至是用户自己都难以反馈的,但从我们的视角去看,却能看得见。”他说。

从2018年初教培行业开始整顿起,资本市场渐入寒冬,不少培训学校都明显感觉生存下来越来越艰难。

可对于一直处于“挑战模式”的张力威来说,相对还比较轻松。现在的他每天保持9(10)6的工作强度,却并不感到疲累,反而很享受创业的过程。

不断去挑战,不断去获得行业的新知是他“永葆年轻”的秘诀。

在他看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AI技术和教育行业的深度融合,未来教育极有可能实现“批量化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未来的学习形态、学校所扮演的角色,都会发生巨大变化。

他还将继续在教育行业里扎根,看更多新产生的产品模型、技术模型。并在自己的一方天地,持续创造、优化出用户体验好,并能带给他们巨大价值的教育产品。

金秋9月,张力威老师携骨头音乐团队入驻教育家社区,汇集新东方、跟谁学、昂立教育等“领头羊”教育企业的办学管理经验,打磨出了【360°全面覆盖校区经营】的专栏课程。

张力威老师说:“我们总结的核心sop和方法论,都是在我们教培领域头部机构反复实践而形成的,是经由验证的,实用性强,而且有它自己的科学体系。”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30A0QHV6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