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GIS景区环境量化分析

引用:李渊(2018)。基于GIS的景区环境量化分析——以鼓浪屿为例,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年1月《基于GIS的景区环境量化分析——以鼓浪屿为例》(GIS-bas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tra-attraction Environment: A Case of Gulangyu)一书正式面市,是继2017年1月《基于GPS的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分析——以鼓浪屿为例》(GPS-based Spatial Behavior Analysis of Intra-attraction Tourists: A Case of Gulangyu)一书之后推出的丛书分册之一。

https://item.jd.com/12295226.html

https://item.jd.com/23988756470.html

(1)《基于GPS的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分析——以鼓浪屿为例》

融合GPS+GIS技术,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慧景区建设推动的专著,涉及手机信令数据、微博数据、GPS数据在旅游者空间行为中的应用。

(2)《基于GIS的景区环境量化分析——以鼓浪屿为例》

本书以鼓浪屿为例介绍基于GIS的景区环境量化分析,是以GIS的三维分析、栅格分析、网络分析、句法分析和空间叠加分析为主要技术手段,以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建成设施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为分析内容,以景区的观光线路优化、园林绿化营造、服务设施配置、避难场所规划、街道空间理解、人流承载核算、政府开发管控等为典型应用,开展研究方法和实践指导上的探索。全书共分为四篇,第一篇从鼓浪屿景区环境和GIS量化分析2个方面介绍了基础研究;第二篇从视线视域和植被遥感2个方面介绍自然生态环境分析;第三篇从公厕配置、避难场所、街道形态3个方面介绍建成设施环境分析;第四篇从人流承载和开发利益2个方面介绍人文社会环境分析。本书内容丰富,可以作为旅游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与设计、建筑与风景园林、空间行为分析和城市地理等专业人员的重要参考用书。

后记

GIS起源于人口普查、土地调查和自动制图。从GIS的发展历史来看,20世纪60年代的GIS属于探索和开拓时期,人们关注什么是GIS,GIS能干什么。70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促进了GIS的算法、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管理的发展,GIS处于巩固阶段。80年代,GIS进入实用推广和突破阶段,GIS在全球问题分析和用地评价等方面得到普遍应用,GIS研究开始从发达国家逐渐推向发展中国家,与GIS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纷纷建立。90年代,GIS进入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阶段,GIS成为许多政府部门和机构必备的工作系统,数字地球等战略性发展思路促进了GIS走向深度发展。进入21世纪,网络GIS、无线GIS、3S集成、3D/4D GIS、移动GIS、实时GIS、室内GIS等概念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GIS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结合日益密切,GIS的发展最终迈向“没有GIS”,即GIS无处不在。

回想自己跟GIS的渊源,可追溯到2001年在武汉大学设计学院(原城市建设学院)攻读城市规划硕士学位时期。读研期间,本人有机会获得荷兰政府奖学金,前往荷兰国际航天测量与地球学学院(ITC)完成双硕士论文研究的学生。在ITC,接触到了GIS全方位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灾害应急等领域的应用,也接触到“PlanningSupport Systems”和“Scenario Planning”等新概念,并利用What-If软件开展了国内规划支持系统软件应用于城市规划的案例。这里要特别感谢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杜宁睿、詹庆明、黄正东老师,是他们让我较早接触到GIS并了解国外GIS在规划的应用现状。

2004—2007年,在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LIESMARS)攻读博士期间,对GIS的认识从软件应用延伸到3D GIS建模和空间信息服务,完成了《面向实际车道的三维道路网络模型及寻径导航方法》博士论文,相关成果获得了2008年ISPRS优秀论文奖和2017年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这里特别要感谢武汉大学朱庆、李德仁老师,是他们让我接触到GIS的前沿领域。

2010—2011年,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教堂山分校(UNC)城市规划系开展博士后研究期间,我聆听了美国的《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的课程,感受到国内外规划学生在GIS技术掌握、数据源获取、模型多样性、规划政策导向性等方面的发展差异。这里特别感谢北卡大学的宋彦老师,让我接触到GIS与经济分析、政策评估、建成环境评价等领域结合应用的新思路。

2013年暑假,在中国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环境管理研究中心访学期间,感受到基于GIS的精细化管理、大数据探索性研究、三维空间发展等思潮。这里特别感谢中国香港大学叶嘉安老师,是他让我接触到面向未来的城市规划与GIS结合的新途径。

2014—2016年,多规合一、大数据、空间行为研究使得GIS在城市科学研究中的地位越发突出。有机会在同济大学开展了“基于行为分析的鼓浪屿景区人流模拟与空间优化”博士后研究,感受到GIS的研究趋势从传统物质形态分析扩展到人类活动空间,这里特别感谢王德、吴承照、张松、徐磊青、宋小冬、钮心毅、朱玮等老师。

跟GIS的渊源在教学中也逐渐增强。2007年,我来到厦门大学城市规划系工作,所负责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课程分别是《规划GIS支持系统》和《城乡规划新技术与方法》,指导学生利用GIS软件和空间分析思维开展规划问题的分析和决策支持。随后,开展GIS的教学改革、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专题研究。2016年获得中国高校GIS新锐人物奖、2017年获得厦门大学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城乡规划技术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2017年厦门大学创新创业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城乡规划新技术GIS应用”、2017年福建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城乡规划新技术GIS应用”。这里特别感谢厦门大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感谢清华大学党安荣老师,感谢行业前辈给予指点和关照。

2016—2017年,在鼓浪屿管委会规划处挂职副处长期间,跟管委会同事进行了多方位的业务咨询和交流,受益颇多,促使自己进一步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动GIS与文化遗产地精细化运营与管理的融合。这里特别感谢鼓浪屿管委会的同事!

可以说,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环境令自己对GIS有特别的感情,慢慢有了撰写GIS一书的想法。本书是基于2016—2017年自己所带的厦门大学“鼓浪屿数据画像”团队的研究成果,经过结构优化和内容扩展,最终形成的一部著作,希望对人文社会学、城乡规划学、旅游学等领域有所借鉴。

《基于GIS的景区环境量化分析——以鼓浪屿为例》这本书,是本人2016年11月完成的《基于GPS的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分析——以鼓浪屿为例》一书的姊妹篇。这本书的出版,同样伴着不安,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真诚希望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正。我也将继续虚心求学,希望得到前辈的指引,勉励自己不断前行,为GIS,为旅游发展,为城乡规划应用,为空间综合人文学和社会学做出新的贡献。

2017年10月10日

于厦门白城海边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09G0UFTT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