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实践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写文章

值200亿的一个道歉什么样子?李宁的公关告诉你

李宁:“兄弟们,扛不住了,我得道歉了。”

终于,扛不住舆论的压力,李宁的公关在一段文字上戳了一个红印,道歉了。

道歉缘由一款走秀新品的设计惹争议,触犯了众怒,

周内跌超13%,市值蒸发200亿港元,多机构下调李宁目标价。

这个道歉,值200亿。

“我拿李宁当国货,李宁拿我当大佐。”

错了,应该是“李宁自己当大佐。”

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衣冠华夏”中的衣冠本身就是文化和文明的符号。

服饰就是衣冠的通俗说法。

世界已经步入全球化,各国服饰文化理应进行交流,

但不意味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不良的服饰对我们进行文化渗透。

这套冬装疑似侵华日军军服变种,特别衣服帽子是满满的日军军装风格。

有网友在李宁品牌官方微博评论称,“能不能把你那大佐装下了……”

也有网友质疑“这是你们的新设计?”“你到底还是不是国货”……

在这声明中虽然提到“诚挚的歉意”,却通篇并看不到一句道歉话语,主要流露的竟然还是针对本次设计元素的借机宣贯和自身32年品牌的自诩之态。

此前更有网友曝出,李宁公司的现任CEO钱炜就是日籍华人,因此该名网友将本次事件定性为一次“日系文化渗透”……

其实,仔细想想,李宁品牌方借助一次新品秀活动来搞所谓的“文化渗透”大可不必,

但李宁公司此番做出的一些公关举措的确存在值得商榷之处。

其实这个事本身不算大,梳理清楚就知道,很大可能是有人在煽阴风。

至于一些人说的什么意识形态渗透,在我看来都属于脑补,即使日籍高管在李宁公司,这和渗透也没什么关系。

而在这件事情里,李宁最大的问题不是这款产品的问题,而是公关问题。

李宁的公关试图在这件事情里和消费者区分出对错,但这样的事情里是没有对错的,全看感情和立场,感情对了,就是对,感情受到冒犯了,就是错的。

官方公关再加上领导公关,看起来真的就是粑粑。

不是我的问题,是你们没文化。

李宁品牌之前打的是民族牌,而这次却踩在民族牌的雷点上。

引发网民不满后,李宁电商总经理很快就发布了几张笠型盔图片,

并配文道:“我们的消费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识的传承还是少了。同时我们更应该自省......”

他的意思无疑就是说:我们的设计并没有错,错的是消费者,是消费者应该被教育,是消费者不懂,是消费者没有知识,是消费者不懂中国传统文化。

前段时间是海天的公关臭,没想到再来一波更臭的。

海天是把对自己家产品的质疑上升到对整个中国调味品行业的攻击,而李宁直接明说了。

从张小泉到海天,再到近期的李宁,说起来都是打的民族牌,

但真的遇到事儿了,首先做的,肯定就是把消费者当成智障。

李宁的电商总经理怼完了之后,执行董事也来继续怼了。

他没发文字,就在微博上甩了一组图。

大概意思肯定就是:“你们自己品,是你们没常识。”

“理念错了,解决危机只会造成更大的危机。”

这是危机公关领域的一句名言。

教育消费者,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就是一个公关大忌。

查了一下资料,好的危机公关,以下的四要素一定要有。

一、直接道歉,不要纠缠于对错;

二、道歉之后,诚恳地解释缘由;

三、给出解决方案;

四、表明自己立场。

危机发生后,李宁第一件事情不应该揪着对错不放,而是立马进行道歉。

就像哄你媳妇儿一样。

诚恳的道歉之后,再来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然后马上给出解决方案,

最后表明自己的立场,这么几个程序做下来,网民们的气不就慢慢消了吗?

希望好不容易崛起的这么棒的中国本土品牌,能好好学学怎么尊重中国本土消费者。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1020A065O2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关注

腾讯云开发者公众号
10元无门槛代金券
洞察腾讯核心技术
剖析业界实践案例
腾讯云开发者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