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软件工程师成长之路

软件工程师成长之路

作者头像
tyrchen
发布2018-03-29 10:33:33
7880
发布2018-03-29 10:33:33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程序人生程序人生

在公众号里,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一个能够让自己成长的工作?以及,如何在工作中成长?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如何选择一个能够让自己成长的工作。

这个问题在我 2015 年转的我 2014 年答读者问的文章里已经写过(看,有些问题就是这么任性地反复折磨我们),稍作摘录:

这个问题在『黑客与画家』里Paul已经给出了答案:选择那些具备 可测量性 和 可放大性 的工作。 我们来详细说说。注意以下的话跟「敏捷宣言」的措辞类似 —— 当你有选择的权利和能力时,优先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后者不好。 首先是行业的选择。蓬勃发展的行业 要优于处于稳定的行业。比如说同样是软件行业,互联网就是比传统软件行业发展速度快得多的行业。 在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中,机会要多很多,市场不断被拓展,饼越做越大。这很好地符合可放大性。而在一个稳定或者缓慢增长的行业里,市场版图已经划分地差不多,总体而言,好的位置和职业机会(但并非绝对)已经被之前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占据得差不多,所以可放大性差了些。 选好了行业,再看公司。同样的,处在上升期的公司 优于成熟稳定的公司。当公司以火箭般的速度发展时,个人只要充分表现,很大机会能进入职业生涯的快行道。这还是个可放大性的问题。但让人难受的是,怎么鉴别谁是处在上升期的公司?这个一半是靠趋势的研究和把握,一半靠运气(如果你长期做股票,你就能理解)。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如果将时针拨回事件发生之前,很少有人会认为乔帮主回归后的苹果能重返一流公司的行列,也几乎不会有人在微博最红火的2012年初预见到微博现时的衰败。选公司有时候跟选股票一样,只要你做足了功课,从各种资料中得出自己的分析,那么,剩下的交给运气吧。 选定了公司,再看团队。重视个人能力的小团队 优于过分强调集体智慧的大团队。如果可能,尽量避免进去就做一颗「螺丝钉」的团队。当然,如果不可避免地做了螺丝钉,也要努力让自己的价值高过一颗螺丝钉。公司和个人对某个普通职位(非高管)的定位是不同的:公司希望每个普通职位都有备份,具备可替代性;个人希望自己在团队中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小团队的优势在于你的工作的可测量性要强不少。当一个软件需要五千人一起做出来时,你的作用就如大海中的一丝浪花;但当一个产品只需要五人就能做出来,那么,即使平均下来,你也是其中的五分之一。 选团队的同时也要考察老板。敢打敢拼敢担当的老板 优于过于温情柔顺的老板。没有担当的老板不要选(你可能会成为替罪羊),没有想法只想维持自己地位的老板不要选。在工作中,不要认为老板是管你的,你也要学会管理老板。尤其是他的时间、精力的分配。 选团队时还要看队友。优先选择那些拥有 更多优秀队友的团队。优秀的人往往能成为你的标杆,激励你前进。这跟球员要尽可能去欧洲踢球而不是留在国内一样的道理。鹤立鸡群的感觉尽管很好,但久而久之,可能会成为井底之蛙。

这是大白话,不解释。

第二个问题:如何在工作中成长?

如果你对第一个问题做了明智的选择,那么,成长所需的外因基本都具备了,第二个问题更多的就只关乎内因。

软件工程师是个很好的职业,非常有利于个人的成长。由于工程师的效能直接关乎着企业的成败,所以不少企业都卯足了劲,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项目和产品的试错,在职培训,行业会议等)帮助工程师成长。然而,同样的外部条件,大家成长的速度千差万别。

去年我回国组建 Tubi TV 的中国团队时,曾经应一个好友的邀请,去他的公司跟团队介绍我个人成长的一些心得。

这次回国,大致相同的内容在另一个朋友处小规模地分享了一下。朋友说看我写的,和听我说的,感觉有些不一样,语言比文字更容易引起共鸣。我想想也是,本来想线下搞个讲座,又怕麻烦,于是便搞了这个知乎 Live:软件工程师成长之路。

本次 live,我会就我自身的职业发展,以及在过去十五年的职业生涯中的经验,谈谈软件工程师如何更好地把握好个人的成长机会。大致的大纲如下:

  • 自信自律
  • 自我学习
  • 建立自己的方法论
  • 重新认识听说读写
  • 学会选择
  • 学会问问题

我假设读者对于类似的主题,听「目标管理」,「一万小时理论」等都听得耳朵起了老茧,所以我略过这些部分(尽管它们很重要);大纲里的内容不乏鸡汤,但你若是程序人生的资深读者,自然知道,程序君的鸡汤熬的不太一样。

顺手拿自信来说 —— 自信是抓住成长机遇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质 —— 很多工程师别的不缺,缺的就是一份舍我其谁的自信。自信需要培养,培养的方式跟你打游戏没有两样:赢下一个有机会赢的对局(小目标),然后再怼下一个更难些的。在 Juniper 生涯早期,我是个很害羞的工程师,尤其害怕用英语当众发言。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我的小目标是每次总部大佬过来做 all hands meeting,我都要至少问一个问题。每次达成目标,自信的天平上就填了一座砝码。如今我站在台上,用英文做个一小时的技术讲座,或者在会议上 bla bla bla 毫无压力。这次北京出差前,我们的投资人要给旗下的 portfolio 公司做校园招聘,找到我让我给介绍 Tubi TV 的技术架构和招聘需求,我讲了一个多小时,期间挡下了好些刁钻的问题(比如:作为一个面试者,我为什么不去 netflix,而要来 Tubi TV),最后投资人跟我说:你是我 portfolio 公司中讲得最好的 VPE,真希望你能给我们旗下其他公司的 VPE 培训一下如何介绍自己公司的技术架构和工程师文化。

我写专利,在 Juniper 和 Tubi TV 做 BBL,创业,跑马拉松,写书,去美国工作,建立中国团队,都是在做一些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在我看来,建立自信的过程就是去冒险做一些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失败不可避免,但 experience is what you get when you didn't get what you wanted。

这个知乎 live,我要讲的不少内容其实是反人性的 —— 比如自律,自我学习。说来好玩,我们可以在游戏中锲而不舍,极度自律,忍受简单,耐得住寂寞,却在人生中知难行易,趋利避害,选择最好走的路。然而,如果二十多岁的时候你不敢试错,三十来岁的时候不去积累,那么人到四十,你没法上下交代。听了这句恶意满满的话,是不是有种脊背发凉的酸爽?这就对了,《余生皆假期》里说:人会因为恐惧和不安而有所行动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7-08-1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程序人生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