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谁该为数字音乐买单?

谁该为数字音乐买单?

作者头像
罗超频道
发布2018-04-25 17:21:08
1.1K0
发布2018-04-25 17:21:0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罗超频道罗超频道

罗超为创业家i黑马网站撰稿,2013年5月7日发布于首页头条

你正在用什么听歌?使用Focal-JM Lab的乌托邦系列音响的超级发烧友可以绕过此问题。今天咱们聊的是数字音乐。您的答案可能是iPod或者爱国者。也可能是用笔记本,插上一个花几天工资在京东买的魔音耳机。答案五花八门,相信有一点却近乎一致:如果你在中国,应该没有为你正在听的这首歌花钱。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局域互联网里,没人为下载音乐或收听音乐付钱,最大的运营商也是最大的在线音乐服务商中国移动去年的音乐收入超过300亿,而其他音乐服务提供商尤其是创业者则在苦苦守候数字音乐的黎明。

在黎明到来之前,数字音乐生态系统里的所有人都不爽。

1、音乐人不爽。歌手靠“演”不靠“唱”。他们的盈利模式已经变为“增值服务”式了:演唱会、走穴、广告或者影视歌多栖作战。而苦逼的词曲作者收益更是微薄。周杰伦的御用作词者方文山去年都曾感叹数字音乐伤害最大的是最原始端的生产者,他的主要收入已不是音乐。

2、唱片公司不爽。数字音乐带来的收益远远弥补不了CD销量下滑带来的损失。凭着协会向提供免费音乐下载的互联网公司维权,仅能获得了一点补偿。与同为娱乐支柱产业的电影和电视剧,与国外版权方获得的分成比,中国版权方在数字音乐中的分成都算极为微薄。

3、音乐服务商爽吗?

音乐服务商,大致可以分为搜索、下载、播放、发现、推荐、SNS、社区、原创等类型。下面是对几个大的服务商一个梳理:

百度音乐

02年开始很多人因为百度MP3知道百度并开始使用百度搜索。11年推出Ting!,去年百度将旗下Ting!、MP3、千千静听等产品整合推出百度音乐。通过与唱片公司和著作协会合作,百度音乐洗白其版权阴影,实现正版化。

整体感觉百度音乐库内容多,下载方便。但产品体验一般,内容多,比较乱。

QQ音乐

QQ音乐走的腾讯产品的典型路线。模仿酷狗音乐盒+千千静听的播放功能,借助QQ面板大杀器实质是用户基础和好友关系进行推广,结合好友分享+推荐音乐的差异化,采用增值服务的盈利模式。绿钻点亮“尊贵身份”的同时,可下载和试听高品质、无广告音乐,设置QQ空间背景音乐等。QQ音乐向唱片公司分成,正版路线。

鉴于他的口味是推荐欢子凤凰传奇之类,不是我的菜,较少使用。

虾米音乐

虾米音乐去年已被阿里收购。播放器+P2P下载+分享+电台推荐。主流的音乐功能都有。虽然独创了P2P的收费模式,实际仍然是免费为主的音乐服务。虾米存在版权问题的隐忧。能被阿里收购站在巨人的肩上,对虾米是不错的结局。

网友总结虾米的曲库运营和推荐做得不错。笔者不是他家用户。

豆瓣FM

豆瓣音乐最初的模式是建立音乐人和用户的关系,形成音乐社区以及基于专辑的音乐发现推荐和点评。豆瓣特色功能“X过,在X,想X”和打标签同样也被应用在音乐上。在豆瓣FM之前豆瓣并不提供音乐内容的下载和收听。豆瓣FM提供正版音乐,基于用户收听和喜欢记录,进行推荐。

免费版插播广告,收费版则以包月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更好音质的无广告音乐。不论哪种方式,都会向唱片公司分成,同时还支付保底版权费。

它应该借鉴了spotify和last.fm的一些元素,也有自己的一些特征。是我个人热爱的音乐服务。

YY音乐

YY音乐更像是打着音乐旗号的9158。房间,公主,微信号,送礼物,买虚拟豪车。其他不解释。据YYQ1财报,YY音乐已成为YY第一大收入来源。

酷狗音乐

酷狗也是老牌的播放器了。搜索、下载以及手机APP做得都还可以。模式走的是免费+广告。利用“预装”和“捆绑安装”等方式进行推广,拥有一定的用户基础。是否盈利尚不清楚。

还有一个与他名字相似的酷我。功能定位几乎重合。搜索、下载、播放、社区、美女。据说已经要盈利了。

笔者已抛弃这类播放器很久了。本地用Foobar音质好,在线用豆瓣FM。

中国移动音乐

中移动的音乐产品例如咪咕或者12530.com并未深入人心。当你打电话时听到对方播放的音乐“彩铃”倒是一个大众化的产品。不过现实是,中国移动累计音乐下载量53亿次,占国内无线音乐市场份额83%。去年音乐带来的收入更是高达300多亿,超过了中移动音乐基地所在地四川省移动的全网收入。

至于他家产品如何,说不堪入目有点夸张,去官网看看就知道了。

A8音乐

这家音乐服务商应该是中国唯一的一家上市的独立音乐提供商。主打原创音乐,汇集了超过1万名原创音乐人。不过其最初能盈利并在中国香港上市,与中移动有着密切关系。A8是移动梦网模式第一批获益的SP。现在仍然是中移动在音乐领域的密切合作伙伴。

在互联网公司和创业公司尤其是无线音乐的冲击下,A8现在已处于亏损状态。

A8家的多米音乐的移动APP做得还可以。A8多次认购多米优先股,去年底已占多米46%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按照投资金额算,多米估值低于5000万,人民币。

除了上述列出的各家音乐服务商外,还有一些垂直公司如专注音乐发现的创业产品Jing.FM、做MV的音悦台的,其他互联网公司也已进入这个市场如网易云音乐、新浪乐库等。整体来说,国内音乐服务商都是iTunes、Napster、Last.FM、Spolify以及潘多拉等的跟随者或者融合者。鲜有开创新模式或者提供特有功能的产品。

问题是,这些音乐服务商如果做盗版,做大将引来版权官司;如果做正版,向后需要支付版权费用,向前却很难向用户收钱。广告或者增值带来的收入并不能追上版权、研发、运营和带宽费用。

中国移动是朵奇葩,另当别论。

回到问题,音乐服务提供商爽吗?

中国移动很爽,A8傍上中移动比较爽。虾米不交版权费,最终投入阿里怀抱并尽快洗白也比较爽。

百度、腾讯也爽,他们的音乐产品除了盈利外,还有与其主营业务互补协同的价值——不过跟苹果这位靠着音乐赚得盆满钵满的优等生比,还是会不爽。本来,百度和腾讯音乐可以做得更好获得更多!现在却成了一个附属品。

4、用户也不爽。每个人都离音乐更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设备免费便捷地收听音乐,但人们发现音乐的品质变差了,好音乐不再出现了。中国好声音或者我是歌手的十年前的老歌长期占据热门榜单,新歌榜却惨不忍听。新人上不来,害得汪峰老前辈都得累死累活地到处跑。

大家都不爽,只能说明现在的数字音乐市场出问题了。从现状看,2013年的数字音乐市场或许将迎来转机。

1、功能上,从分类+搜索向发现+推荐发展。

找到音乐不是问题,但是找到好音乐却让用户头疼。在榜单充斥了超女快男或者凤凰传奇的时候,追求音乐品质的人更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音乐。传统的寻找方式需要知道明确的歌曲、歌手或者专辑名称。现在则有了更多更好的发现方式。

通过情绪搜索:Jing.FM,Google曾经也有类似服务,可惜Google中国音乐被关闭了;

通过哼唱搜索:只知道旋律可以哼一段进行搜索。这是几年前便出现的技术。现有这个领域的创业产品。百度、搜搜也已上线对应功能。

最简单的体验则是“不搜即索”的推荐。就我个人而言,我需要享受的是听音乐的过程,而不是音乐本身。一首曲子谁唱的对我并不重要。推荐模式根据你的一些属性,简单地猜测你未知的歌曲,如果做得好,会给你发现未知的惊喜。

基于社交的推荐:根据你的好友收听的歌单进行推荐。如QQ音乐;

基于标签的推荐:如豆瓣FM,一首首放歌给你听,你可以点击喜欢或者删除。FM会根据一定的算法给你推荐下一首歌。你用得越多,反馈越多,推荐越准。

第二种可能更加靠谱。至少对我来说,QQ好友微博好友和我的音乐喜好往往是不同的。第二种也有弊端。每个人在不同时期和时间,音乐诉求也会不同。情绪、环境都会影响。这种情况豆瓣FM有各种公共频道供选择。

2、工具上,从本地播放向云端收听发展。

曾经我们购买磁带或者CD。专辑里面的歌曲有一些并不喜欢也得为其付费。数字音乐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下载单曲。将歌曲保存在电脑或者手机再找播放器播放。这仍然不够方便,包括苹果引以为豪的iPod要同步歌曲也很麻烦。

得益于网络环境的改善以及互联网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在线听歌将成为主流。不需要下载或者是有限地下载,播放列表和音乐文件保存在云端。这可以比DRM等掩耳盗铃的反盗版技术更为实际地解决版权问题:用户还需要盗版吗?做好服务提供商的反盗版就可以了。而更为重要的是,云端播放可以报障用户的多台播放设备之间的音乐同步。手工管理多个播放列表,文件同步来同步去是所有音乐爱好者的噩梦。

遗憾的是这受限于网络环境。中国的3G网络环境不行,如果完全依赖在线,没信号就没得听了。在线播放器例如豆瓣FM都会提供有限的本地文件,保存的内容对你是透明的。在线播放器的音质离本地播放器例如Foobar还是有差距的。播放高品质的音乐同样依赖带宽。

同时,同步的内容是什么?是同步文件还是播放列表?如果同步播放列表则是同步的歌曲名、歌手等文字信息。而不是音乐文件。但是如果播放器没有识别出歌曲信息呢?所有音乐的源头都是来自云端,这个问题不必考虑。P2P或者UGC的则会有问题。同步整个音乐文件成本太高。

3、模式上,从免费+广告+增值向多元化收费方式发展。

数字音乐此前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后向广告,或者向用户收取增值服务费用如QQ绿砖和中国移动。

今年豆瓣FM 推出的Pro版是一个新的尝试。YY音乐的公主模式则是音乐带动其他增值业务的模式。再如崔健今年的3D演唱会电影则是将音乐、演唱和视频结合的一种新的模式。不过作为先行者几乎无人问津。

高晓松说,7月1日开始网络音乐将进入收费时代。如果果真如此,7月1日之后会有更多新的收费服务出现。我不能肯定出现的模式,但是可以否定一些模式。

iTunes模式的失效

刚刚迎来10周年生日的iTunesStore已突破250亿首的下载量。乔布斯用iPod+iTunes改变了美国甚至世界的音乐产业。但这个模式在中国却行不通。

iPod成功的源自多方面。整个产业界达成一致并有一个和谐的利益分配模式,苹果的硬件、软件和内容的整合能力支撑的封闭帝国,以及用户付费的习惯和理由:如果下载盗版音乐,既有操作门槛,也有时间、法律的成本,在法律上违法,在文化上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iPod成功的几点在中国都是缺失的。因此我们无法再造iTunes的模式。就算豆瓣或者百度可以做出一个类似iPod的硬件播放器也不能复制这个模式。

数字音乐与应用市场

现在看回应用市场,与数字音乐市场有很多相似之处。音乐人可以算程序员(原创音乐人、网络歌手则是个人开发者);唱片公司对应企业开发者;音乐服务商对应应用市场如AppStore或者安卓市场。

不同的是应用市场正在由收费转向免费,而数字音乐则反其道而行之。

应用市场与数字内容本质不同是,App是长消费产品。使用用户越多,用户使用越频繁,才会为开发者创造更多价值。不论是广告还是应用内增值收费。而数字内容是一锤子买卖。用户在听这首歌的时候不会对这首歌的提供者产生价值。短短几分钟更别说打断它来插播广告了。

可以借鉴的是应用市场的数据挖掘服务提供了一些C2B(CustomerToBusiness)模式。根据用户的需求量身定制App。成功的有友盟,一家专注App数据分析的公司,据传阿里在洽购。应用市场的游戏联运等模式或许都有一定启发,音乐服务商是否也可以做这方面的尝试?

数字音乐与视频网站

同为数字内容和娱乐文化产业,视频网站尽管现在都是烧钱阶段,但却没有数字音乐这么窘迫。视频网站催生了两家上市公司优酷、土豆。现在变为一家了。不过音乐和视频不太具备可比性。因为视频行业本身体量也要大很多。视频是为广告而生的。国内外视频网站的运营模式并无本质差别。

但是有一点值得思考,视频内容如电影和电视剧制作成本高昂,仍然不乏大量的优质内容,包括国内。这很大程度得益于视频制作方在整个生态中获得了匹配的利益。数字音乐创作者的付出和收益是不匹配的。

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便是有人提出的行业协会保护甚至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而促进数字音乐行业从服务商到用户的付费意识,进而形成合理的、可持续的利益分配模式。

而自下而上则是行业自我修复,自我完善。通过各个角色的博弈,形成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养成用户的付费习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博弈,自下而上的方式显然已被宣判苍白无力。

接下来如果网络音乐要收费,就必须得回答:为什么我要给钱?如果没有地方提供免费音乐,想听歌我会给钱;如果使用免费音乐会受到谴责,或者制裁,我不会去下载;如果使用的播放器无法播放免费音乐,我也不会使用免费音乐。

但是,没有如果。在2013年上述假设都不存在。因此,与其考虑对音乐收费,比如考虑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对于用户来说,培养为音乐付费的习惯难,但是为增值服务付费的习惯却已得到验证。腾讯的增值服务模式可以支撑其成为中国市值第一的互联网公司足以说明。

02年百度MP3的推出让我们享受了一场音乐盛宴——至少当时觉得是盛宴。买个几百块叫做德生的MP3,找个网吧几个小时便能下载上百首歌曲听上几周。那时候为了音乐还得付几块钱的上网费。

在享受10多年的免费音乐后,今年,我成为豆瓣FM Pro版的付费会员。每个月10元钱,为了避免插播广告,为了更好的音质,更因为豆瓣FM给了使得我惊喜的音乐服务。这10元钱有一部分会分给唱片公司。在豆瓣FM的体系里,大家都很爽。

如果越来越多的用户怀着我这种心态,越来越多好的音乐服务出现,更多可选择的付费模式以及分成模式趋于合理,进而激发音乐创作的源头,或许数字音乐在中国的春天就真的来临了。再不来,音乐就死了。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3-05-0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罗超频道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