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Harbor传奇(1)- Harbor前世

Harbor传奇(1)- Harbor前世

作者头像
Henry Zhang
发布2019-04-12 17:36:32
8520
发布2019-04-12 17:36:32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亨利笔记亨利笔记

题图摄于Lake Powell

VMware 中国研发中心的编辑小姐姐不辞劳苦,对 Harbor 团队进行了深度采访,编写了精彩纷呈的 Harbor 项目历程系列文章。原文获得15%的超强点赞率,秒杀众大V,现转发并借此和广大社区朋友们共勉。 本篇从 2012 年的 Cloud Foundry(CF)中国社区说起。CF 是最早把云原生的概念引入中国的开源项目,现今活跃于云原生社区的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和CF有着联系。

本文将用四个章节记录Harbor容器镜像仓库项目及社区发展的传奇历程,内容来自作者对Harbor项目核心开发团队、重要贡献者以及合作伙伴的深度采访。此篇是该文的第一章。

如果说世界杯的赛场是所有足球队的梦想之地,那么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云原生计算基金会,以下简称CNCF)的平台无疑是所有云原生开源软件开发者的梦萦之所。2018年7月,在全世界的球迷都为法国队夺冠而把酒狂欢的同时,中国的开源软件开发者也正为 Harbor 队拍桌叫好。

Harbor 由 VMware 中国发起, 是第一个是原创于中国的 CNCF 项目,也是 VMware首个进入 CNCF 的项目。

Harbor 这支地方球队凭借什么闯入了世界级的CNCF? 从默默无闻到走向全球,这支队伍到底经历了什么?

让我们走进Harbor,探寻它背后的故事。

1

IaaS风头劲,PaaS待普及

前VMware高级经理喻勇还依稀记得6年前那场“承上启下”的会议。

2012年3月初,一则消息在中国开发者社区内部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这个消息是:“VMware将于3月27日、30日,在北京和上海分别举办两场Cloud Foundry 开发者大会”。 在大部分吃瓜群众还在感叹“IaaS年代或许不该与PaaS太遥远的相爱”时,少部分高瞻远瞩的开发者已经预言“PaaS的时代就要来临”。

这两场大会由时任VMware上海研发中心总经理的任道远和喻勇联合组织。在这之后,PaaS(Platform-as-a-Service 平台即服务)概念逐渐被社区理解接受,VMware首个PaaS开源项目Cloud Foundry也开始崭露头角,云计算眼看就要迎来PaaS时代!

Cloud Foundry 的设计:多语言、多服务和多云平台

而在一年前,云计算IaaS (Infrastructure-as-a-Service 基础设施即服务) 风头还正劲。企业用户通常选择租用IaaS公司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硬件来运行他们的企业应用。 相比配置服务器,或是购买价格高昂的硬件,IaaS无疑大大节省了他们维护和租用办公场地的成本。再加上能随时利用这些硬件来运行应用程序这一优势,更是为IaaS添加了一个重量级砝码。

很多大公司, 如Amazon, Microsoft,包括VMware自己都是IaaS的提供者。反观PaaS, 其概念在欧美市场都尚未普及,更遑论起步较晚的中国市场?

任道远(Alan)却十分看好该技术。 他年幼在中国长大,少年时期移居美国。西方的开放包容和东方的稳重坚韧,两种看似完全不同的特质在他身上得以和谐地融合。 2011年,任道远加入VMware中国研发中心,致力于研发和推广 VMware 首个 PaaS 开源项目 - Cloud Foundry。

Cloud Foundry作为后来 PaaS 的代表项目,为当时每种主流编程语言都定义了一种打包格式,用户只要输入特定语言,就能将本地运用部署到云上, 从而快速完成应用程序的部署和扩展,无需担心任何基础架构问题。

期间,任道远邀请到当时还在微软担任布道师的喻勇加入VMware。 2012年3月底,两人一同组织了上述两场Cloud Foundry开发者大会,成功地将Cloud Foundry这一业界首个开源PaaS平台推荐给中国社区,吸引了众多合作伙伴的参与,包括盛大云、新浪SAE、MoPaaS等领先IT企业,它们成为该项目首批本土合作伙伴。

任道远在2012 Cloud Foundry开发者大会上演讲

这次活动,彻底打响了Cloud Foundry在中国企业用户中的知名度。但对大多数中国开发者而言,它却依然是个陌生的概念。如何在中国开发者社区中进行快速有效的技术普及?这成为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又一难题。

就在这时,任道远的前同事,后来的 Harbor之父张海宁(Henry,社区人称亨利)找到他, 表示希望加入VMware协助推广Cloud Foundry!张海宁当时就职于IBM,担任云计算架构师。专业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行业经验让他对行业未来的动向有着近乎本能的直觉,他认定PaaS提供的“应用托管能力”终将让它接替IaaS成为业内新一风潮。这个观点让他与任道远一拍即合,很快张海宁便加入到VMware。

经三人反复讨论,任道远最终拍板了“从草根开源开发者入手进行技术普及和培训”的方针,并笑称这为“农村包围城市”。 推广期间,三人遇到不少质疑与挑战,但凭借丰富的布道经验, 以及对项目深刻的理解,他们最终一一克服化解。

张海宁在Cloud Foundry公开课宣讲

2012年底的SpringOne中国开发者大会,任道远和喻勇向在场1,000 多名开发人员重点介绍了 Cloud Foundry项目,并对他们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

喻勇在2012 SpringOne中国开发者大会

Cloud Foundry启动营的小伙伴们

这样到2013初,Cloud Foundry 终于渡过最艰难的概念普及期和用户教育阶段,被中国用户广泛接受,很多优秀的企业都成为其生态圈中的一员。对 Cloud Foundry 未来信心满满的三人,尚不知一场更大的挑战正等待着他们…

2

Henry兼二职,Crane显雏形

2013年4月,VMware改变运营策略,决定将Cloud Foundry作为关键资产移交给Pivotal。失去目标的张海宁和喻勇,不得不各自转去做了vSAN和大数据。

就在Cloud Foundry移交给 Pivotal 的前一个月,云原生史上同样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 美国硅谷一家名为 DotCloud 的创业公司,宣布将其核心组件 Docker 开源。这个决定就像鱼雷入海,刚开始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水花,但随之而来的是容器概念一夕之间风靡整个欧美开发者社区。

不久,DotCloud成立了Docker公司,宣告它从一家纯粹的PaaS公司正式转型成为容器平台公司。 自此,云原生正式迈入CaaS时代(Container-as-a-Service 容器即服务)!

2014年初,容器概念开始传入中国,在对Docker进行深入研究后,张海宁和喻勇发现这是继Cloud Foundry之后的新一代云原生管理技术。对云原生情有独钟的他们,将满腔热情倾注在Docker上。

为了将Docker技术推广至中国开发者社区,两人联同中国Docker技术早期布道者之一马全一(社区人称马道长)组织了国内最早的容器领域技术分享活动,期间两人还时不时关注线上社区的用户反馈。架构师出身的张海宁很快发现,大多数Docker用户都在想办法解决相似的镜像管理问题,在私有镜像管理方面,用户需求显得尤为急迫。

镜像处于容器生命周期中的核心位置

“能否做一个中国首发,面向全球的企业容器镜像管理仓库?”这个念头突然在张海宁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可作为一个本土项目,即便能够开发成功,在缺少资源的情况下,能走多远?

开发一个新项目有多艰难,没人比身为架构师的张海宁更清楚;推广一个新项目有多不易,也没人比将Cloud Foundry推广至整个中国社区的张海宁更明白。于是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任道远。

任道远对这个提议彼为感兴趣。“他当时只说了四个字 - ‘何妨一试’。’张海宁回忆说:“自此身为架构师的我,也兼任起了产品经理的职责。”

Crane开源前的界面,隐约可见Harbor的雏形

当时的VMware云原生项目架构师淡成搭建了这个项目最初框架,在验证完可行性后,张海宁给项目起了个十分形象的名字 – Crane (起重机)。“容器就像一个个集装箱(Container), 我为项目取名为Crane, 就是希望它能像起重机一样有效的管理容器镜像。”张海宁解释道。

3

文开添虎翼,Crane终成型

在Harbor的前身 - Crane项目确立的同时,任道远也被任命为VMware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并继续致力于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Crane团队新成员王锟,接到了他入职后的第一个任务 - 完成Crane前后端的开发及设计。据后来的Harbor项目主力程序员尹文开回忆:“锟哥接到任务后就默默地把手机铃声改成‘男人哭吧不是罪’。 没办法,那时候团队和项目都刚起步,资源不够人也少。”

尹文开于2014年6月作为实习生加入 Crane 团队,比王锟略早。入职后,他一直在研究和学习 Docker 相关的容器技术。偶然从王锟口中得知 Crane 定位后,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尹文开 - Harbor项目代码commit数量最多的贡献者

“容器和镜像在2014年虽然还属于新技术,但社区已经有不少用户开始显示对镜像管理的需求了。容器应用的开发和运行离不开可靠的镜像管理,从安全和效率等方面考虑,在企业私有环境内部署Registry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而Crane目标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这让我坚信Crane未来市场一定会非常广阔。所以我鼓足勇气找到Henry (张海宁),表达了自己想加入Crane项目组的愿望。”尹文开依稀记得当年的心境,他不无骄傲地补充道:“而事实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对的。”

张海宁十分惊喜,很快便点头同意。实习结束后,尹文开选择继续留在VMware Crane团队。 2017年,尹文开转为正式员工,成为Crane(即后来的Harbor)项目贡献代码最多的金牌程序员。

Crane在2015年初终于正式成型,下一步就是走向用户了。但这个过程却并不顺利…Crane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预知详情,请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10-2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亨利笔记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容器服务
腾讯云容器服务(Tencent Kubernetes Engine, TKE)基于原生 kubernetes 提供以容器为核心的、高度可扩展的高性能容器管理服务,覆盖 Serverless、边缘计算、分布式云等多种业务部署场景,业内首创单个集群兼容多种计算节点的容器资源管理模式。同时产品作为云原生 Finops 领先布道者,主导开源项目Crane,全面助力客户实现资源优化、成本控制。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