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互联网的第一次“失忆”

互联网的第一次“失忆”

作者头像
IT阅读排行榜
发布2019-05-14 11:56:02
4650
发布2019-05-14 11:56:02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华章科技华章科技

导读:“你还记得上一次用磁带欣赏音乐,是在什么时候吗?”

“MySpace是个贼,偷走了我们的上传内容!”

你想靠互联网留住记忆,但是,互联网面前众生平等——至少号称如此,就连失忆也一样。

作者:司马徒林、王健飞

来源:腾讯研究院(ID:cyberlawrc)

就在不久前,Google宣布永久关闭其于2011年推出的社交产品Google+。

今年4月2日,这一社交产品正式关闭。面对这场长达九年试图进军社交领域的持久战,Google 选择了主动放手。

▲Google+产品界面

然而,运营方的离场仅仅是一方面,作为SNS服务,随着Google+的关闭,平台用户在过去9年中贡献的相当一部分内容,就此化作了比特时代的数字灰烬。尽管 Google 为用户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备份入口,但那些曾经发布于Google+上的公开内容,随着用户各自备份,将不可避免地转化为私密内容而从公众视野中消失。

以互联网档案馆(The Internet Archive)为代表的非盈利组织确实在努力避免这种局面的发生,但遗憾的是,这些第三方网站能够做到的,仅仅是对“完全公众可见”的内容备份。由于 Google+ 采用了多层次的内容分享权限,对许多半公开的内容,互联网档案馆也无能为力。

雪上加霜的是,即便是标记为“公开”的内容,最终留下的也并非100%“原生态”的样本——只有部分主题评论能够转成静态页得以保留,图片和视频的分辨率较之原始版本更有折扣。

然而,普通用户并非这场“失忆”中的唯一主角,Google 自己甚至也因此丢失了一段“公司史”:

在Google+上线之后的一段时间,为了推广自家服务,Google号召自家以及旗下各项产品的高管都将这处平台作为唯一的宣发渠道,原先的Twitter和Facebook账号一概停更或者只发布导向Google+的链接——直到这里操作还尚可理解,毕竟用自家的产品做宣发,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然而随着Google+的关闭,那些 Google 其它产品和高管颇具存档价值的内容,也都将被删掉。一如上面提到的,尽管 Google 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备份,但随着公开信息转向私密存档,这些内容不一定能再度现身公众面前。

怎么样,有没有感到世界在下沉?别急,这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甚至连开始的结束也算不上——互联网失忆这个事实,要比你我的想象来得更为渊远流长。

01

“于是他们告诉我,基于现代科学在各个学科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根据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的结果,通过对大量方案的综合分析和比较,他们已经得出了把信息保存一亿年左右的方法。他们强调,这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它就是——” 罗辑把拐杖高举过头,白发长须舞动着,看上去像分开红海的摩西,庄严地喊道: “把字刻在石头上!” ——《三体3:死神永生》

自从“文明”这个概念诞生以来,“对抗失忆”就成为“人类”这个物种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之一。

留意一下人类从蒙昧时期一路发展至近现代的关键节点便不难发现,诸如文字、绘画、照相和印刷等等攸关“传承”的技术,归根结底遵循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留住记忆”——当然,这并不难理解:毕竟我们大脑的天然存储机制更像是内存而非硬盘。

既然记忆遗传乃至移植的技术节点尚未点亮,通过不断发展外围存储技术来协助我们保留并传递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信息——大到种族文化,小到个体记忆——自然就是理所当然。

由此一来,当我们创造了互联网这个扩展性与便捷性远胜于以往任何载体的信息存储与传递媒介之后,“利用互联网储存记忆”就变成了水到渠成的结果:从Web1.0时代的留言板,BBS到Web2.0时代的个人主页和Blog,再到现如今的社交网络,形态在变化,易用性在升级,但万变不离其宗的依旧是“藉由互联网共享与保存记忆”这个核心主题——可以预见,在即将到来的互联网下一阶段,这一局面依旧不会有大幅改观。

尽管在容量、灵活性乃至稳定性方面较之以往的手段要出色太多,但要做出“互联网是我们有史以来最可靠的记忆载体”这种乐观到天真地步的结论,显然是为时过早。

是的,互联网一样会失忆。

02

MySpace是个贼,偷走了我们的上传内容!

自 2015 年开始,就不断有老牌社交网站 MySpace 的用户零星质疑 MySpace 偷偷删除了他们早前的一些内容。

但,这并不是 MySpace 偷窃了用户的数据,而是这些数据被搞丢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

2019年3月,MySpace发表了一条官方公告,宣布平台用户“在三年前上传的任何照片、视频以及音频文件可能无法在MySpace上找回或者重新下载”。至于原因,官方的解释是“服务器迁移所导致的结果”。

由此一来,长期以来许多MySpace用户所质疑的“2003年至2015年期间上传至MySpace平台的内容遭到删除”事件,至此算是划上了一个毫不圆满的句号,理所当然,无人喝彩。

考虑到MySpace在欧美千禧一代成长经历中所扮演的重要地位——在2006年的巅峰时期,平台用户量一度接近1亿——这则消息引发的反响自然不难想象:在以Reddit为代表的互联网社区中,无数MySpace用户声泪俱下地痛斥“我在MySpace上投入的青春岁月彻底毁于一旦”,且“一去不复返”的绝不仅仅是日志文档和照片记录那么简单。

MySpace 早年主打音乐社交,尽管当时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上不如今,但依旧有上千万的范媒体制作人,这也包括在欧美流行文化影响下成长的千禧一代。这些年轻人在青春时期创作的音乐,往往并没有正式出版或刻录光盘,仅仅在网络上发布并传播。

事到如今,一切都无法挽回了:根据《滚石》的估计,至少有出自1400万名(非正式)艺术家之手的5000万件作品已经随着MySpace平台服务的动荡而彻底遗失。

国外平台的状况如此,放眼国内,我们的经历也是大同小异。

早在2000年前后,随着网民规模的不断提升,面向个人用户的免费网站创建服务开始逐渐上线;一时间,利用Dreamweaver(或 FrontPage)搭建个人主页蔚然成风。

不仅如此,随着技术与产品的进一步迭代发展,这些个人站长不再满足于制作“自娱自乐仅供观赏”的私人网站,从留言板衍生出的网站BBS,以及相关的FTP服务逐渐开始流行起来;哪怕是没有建站能力的用户,一样可以通过自己感兴趣的个人主题网站找到志趣相投的同好,建立在“兴趣社交”基础上的互联网平台,就此诞生了雏形。

▲天涯社区页面

遗憾的是,进入2005年之后,个人网站论坛的运营与维持难度一步步水涨船高,再加上免费建站空间的不断凋零以及收费空间成本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纯属兴趣使然搭建个人网站的站长逐渐感觉力不从心,许多曾经红极一时的民间爱好者主题BBS和个人博客慢慢走向了衰落。

最终,面对人丁稀少的论坛,大多数个人站长选择了关闭,将BBS原本的交流讨论功能让位给了贴吧和IM工具——然而,即便用户可以迁移,社交还可以继续,原本BBS上长年累月积蓄的原创图文资源乃至心得日志又有多少可以流传下来呢?答案我们心知肚明。

事实上,从最开始的聊天室和留言板,到之后的论坛BBS,乃至国内社交网络服务刚刚上线时的相关平台,兴衰起落的产品代谢从来都没有终止过——而在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用户所经历的“互联网失忆”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哪怕是在现如今看似牢不可破足以“流传至永远”的SNS平台,实际上究竟还能维持多久,有点互联网经验的朋友心里都清楚,只不过我们大多都不愿意去面对这个现实罢了。

最让人悲哀的是,互联网的失忆不仅仅是过去式和现在进行时,哪怕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份悲剧依旧会不断上演。

03

2018年12月,一款名叫《VRChat》的虚拟现实社交软件一炮而红:在一波网络主播的推波助澜下,这款原本只在小众圈子里拥有一定人气的VR社交软件瞬间变成了雪花一代的关注热点;经过圣诞节的发酵之后,《VRChat》的用户量一举突破百万,顺利成为了2018年VR行业的年度事件焦点,相关的分析报导更是甚嚣尘上。

尽管在标题中带有“VR”这个醒目的关键字,但《VRChat》之所以能够一夜爆红,真正原因恰恰在于低廉的接入成本——VR头显设备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哪怕只有一台主流配置的PC,利用键鼠和常规显示器一样可以流畅体验这部知名度一流但名不副实的VR社交产品。

归根结底,至少在目前阶段,《VRChat》的核心卖点仅仅是将传统聊天室的字符窗口转变为图像化界面,用语音交互取代了文字交流而已,真正意义上的“社交革命”价值,并没有印象中那么突出。

然而即便《VRChat》的成功并不能为我们指明下一代社交产品的真正出路,“VR SNS”这个概念本身,确实已经随着技术的迭代发展逐渐逼近了全面进化的边缘。

不出意外的话,随着虚拟与现实界限的不断混淆,在不久的将来,虚拟现实SNS平台将会彻底颠覆我们的互联网社交体验:走亲访友不必出门,只要戴上头显佩戴好体感控制设备,转瞬之间我们就可以在虚拟的客厅中与旧识面对面重新相会;谈天说地自然不在话下,扎堆观影、聚众揾食乃至更细腻更深入的肢体交互也统统不是问题——与现实生活相比,进化到如斯境界的互联网社交,又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呢?

然而由此一来,新的问题便又出现了:凭借现有的互联网社交产品形态,想要完整记录这些与现实体验如出一辙的VR SNS活动显然是不可能的——哪怕是沿用Vlog的模式,能够留下的也仅仅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而已。

再加上互联网本质上的“信息孤岛化”趋势,外加平台新陈代谢不断持续的“易碎品”属性并未得到真正改观,最终,“互联网失忆”的局面依旧会不断上演。

比特世界依旧在不断下沉。幸运的是,在这个世界以外,我们依旧有很多选择。

04

“你还记得上一次用磁带欣赏音乐,是在什么时候吗?”

对于数字时代的互联网用户来说,这个问题听上去着实有够莫名其妙:在这个流媒体音乐平台大行其道的时代,连CD都已经变成了彻底过气的概念,我们干嘛还要折腾这种模拟时代的老古董?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不可预料:根据福布斯的统计,近年来,作为一种看似“过时”的载体,磁带专辑的销量正在不断复兴,2016年,仅在美国国内的专辑磁带销量就上涨了74%;再考虑到顺应这股潮流发行磁带的不仅仅是边缘小众的前卫house和techno(两种音乐流派)音乐人,就连Eminem这种一线明星也推出了磁带版本的专辑作品。

不仅如此,事实上前数字音乐时代的音乐媒介——CD、磁带、黑胶都在复兴。

以国外黑胶唱片综合网站Discogs为例,仅在2016年一年,网站的数据库就增长了12%,收录条目总数突破了800万;而在成交量方面,这一年通过Discogs交易成功的黑胶唱片就在650万张以上,各类唱片的交易量更有着超过26%的综合增长。

但另一方面,传统音乐介质的复兴与数字音乐的成长完全没有冲突,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同时消费数字音乐和传统介质音乐。数字音乐满足了用户越来越多样、碎片、个性化和及时性的音乐需求,而传统介质音乐则满足了用户“一张永流传”的收藏需求。

结论就是如此不可思议却又在情理之中:尽管互联网带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便利性,成千倍地扩大了我们的视野与信息获取边界,但反而由于可获取的太多,导致我们在互联网上往往只能记忆当下。

单就稳定性与可靠性来说,互联网并不比传统的“物理化”的介质更为出色——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在互联网已经全面普及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拿出日记本和照片打印机记录自己的美好生活。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5-0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大数据DT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