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宏观经济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读书笔记

作者头像
lilugirl
发布2019-05-26 20:36:56
7970
发布2019-05-26 20:36:5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前端导学前端导学

第一部分 导论

1 思考宏观经济学

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的总的商品和服务的产值是如何决定的。 消费,总投资(私人部门购买的新的资本货物-设备和建筑物) ,政府采购的商品和服务,及商品和服务的净出口。

就业:有工作者 失业:无工作而正在找工作的人 一般物价水平:典型或平均的价格

工资率:劳动的美元价格 租赁价格:支付给使用资本货物的美元价格 利率:决定了借款的成本和贷款的收益 汇率:从一个种形式的货币转换成另一个货币的比率

1.1 美国历史上的产出,实业和价格

t年的实际GDP增长率=(Yt-Yt-1)/Yt-1

年与年之间的实际GDP的增长率的变动称之为经济波动,或有时候叫做经济周期。 当实际GDP下降或跌到谷底时,经济就处于衰退期,当实际GDP增加并向高点或顶点移动时,经济就处于景气期,或称经济扩张。

通货膨胀率:计算t年的通货膨胀率的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取t年和t-1年之间物价水平的差额,即Pt-Pt-1,除以t-1年的物价水平Pt-1,得到 :t年的通货膨胀率=(Pt-Pt-1)/Pt-1

1.2 经济模型

内生产变量:包括实际GDP,投资,就业,一般物价水平,工资率和利率

外生产变量:气候,石油小麦的的世界价格,其他地区的收入水平,政府政策-货币政策,政府的支出和税收 ,战争,和平

外生变量->经济模型->内生变量

我们可以把个人的选择加总,以构建一个宏观经济模型。 这种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的方法称之为微观经济学基础

1.2.1 一个简单的例子:咖啡市场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市场出清条件(需求数量和供给数量)

我们将咖啡的总的需求量确定为是总收入(用Y表示)与价格Pc(咖啡的价格) 和Pt(代替品茶的价格)的一个函数。 通过画出一条市场需求曲线,我们可以把Pc对咖啡需求的总量的影响分离出来,这条曲线表明开飞的总需求Qc d 是Pc的一个函数。

需求:Pc 上升 Qc d 下降 供给:Pc 上升 Qc s 上升

市场出清价格Pc=(Pc)* 均衡价格

内生变量:咖啡的价格Pc和数量Qc 外生变量:收入Y和茶叶的价格Pt 咖啡生产区域的气候

收入Y的增加 Pc上升 Q上升 茶叶价格Pt上升 Pc上升 Q上升 咖啡歉收 Pc上升 Q下降

1.2.2 浮动价格与粘性价格

劳动市场通常处于不均衡状态。 新凯恩斯模型:有些商品的价格也是粘性的,并且只是缓慢的变动,以使商品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不管对短期内粘性价格的显著的最终判定是什么,利用一个市场出清模型来开始宏观经的分析是最佳的途径。

2 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

2.1 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 :衡量一个经济体(国家)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比方说一年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美元(或欧元)价值。

名义GDP是一个流动变量:它测量在每单位时间(例如1年)内生产的商品的美元金额。 名义GDP取决于总的物价水平,也取决于实际生产的商品数量。 名义GDP有时候被叫做现值美元GDP

2.1.1 计算实际GDP

计算实际GDP的最通用的方法是将每年每种商品的产出数量乘以该商品在基年(比方说2000年)的价格,然后将这些乘数的结果相加,就得出该经济体总的实际GDP. 由此获得的总数就称为“以2000年美元计量的GDP”

一种更精确的解决方法叫做链式加权法 ,由此得到的变量叫做链式加权的实际GDP

隐含的GDP平减指数

2.1.2 实际GDP作为福利的量度

2.2 用不同观点看待GDP-支出 收入和生产

2.2.1 用支出法计算GDP

个人消费支出+国内私人总投资+政府采购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和进口

2.2.2 用收入法计算GDP

1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差异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是相等的。实际上,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的差异反映了两个主要项目:涉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收入和资本存量的折旧。

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GNP=GD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

2 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不包括缴给政府社会保险计划的保险费。

个人可支配收入:缴税后的个人收入

2.2.3 用产值法计算GDP
按部门分解国民收入
2.2.4 季节性调整

2.3 价格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批发价格指数

第二部分 经济增长

3 经济增长导论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第一部分 导论
    • 1 思考宏观经济学
      • 1.1 美国历史上的产出,实业和价格
      • 1.2 经济模型
    • 2 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
      • 2.1 名义GDP和实际GDP
      • 2.2 用不同观点看待GDP-支出 收入和生产
      • 2.3 价格
  • 第二部分 经济增长
    • 3 经济增长导论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