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inode到底是什么?

inode到底是什么?

作者头像
meowrain
发布2021-04-22 16:11:59
发布2021-04-22 16:11:59
4.7K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MeowRain的博客MeowRain的博客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事情的起因:

我看到这个inode信息,还有使用率,直接看傻了,这啥玩意儿啊? 于是去百度了一下

inode是什么?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每一个文件都有对应的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二、inode的内容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指inode上一次变动的时间,mtime指文件内容上一次变动的时间,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开的时间。

      *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 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

可用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stat backup.txt

三、inode的大小

如前所述,当您在 UNIX 中创建一个文件系统时,将为 inode 表分配大约百分之一的总磁盘空间。每次在文件系统中创建一个文件时,都会为该文件分配一个 inode 。通常,与一个文件系统相关联的 inode 的数目足够多,但耗尽 inode 的可能性始终存在。要监视是否发生了这种情况,您可以观察 df 的输出。 使用 df 命令,您可以查看所有已挂载的文件系统或者特定的文件系统。在该命令的输出中,您可以查看各个文件系统中已使用的 inode 的数目,以及文件系统中总体使用情况百分比,如清单 1 中所示。 清单 1. 使用 df 来监视 inode 的使用

使用df -i查看使用情况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某个文件系统 inode 的使用率达到百分之百,那么您将无法在该文件系统中创建更多的文件、设备、目录等等。

四、inode号码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这里值得重复一遍,Unix/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或者绰号。

表面上,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实际上,系统内部这个过程分成三步: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其次,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最后,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使用ls -i命令,可以看到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ls -i example.txt

内容来自: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12/inode.html 以及百度百科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1年04月03日,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inode是什么?
  • 二、inode的内容
  • 三、inode的大小
    • 使用df -i查看使用情况
  • 四、inode号码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