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S2-MLPV2:目前最强的视觉MLP架构,空降榜一,达到83.6% Top-1准确率

S2-MLPV2:目前最强的视觉MLP架构,空降榜一,达到83.6% Top-1准确率

作者头像
CV君
发布2021-09-03 11:01:38
4510
发布2021-09-03 11:01:38
举报

0

写在前面

随着ResMLP、MLP-Mixer等文章的提出,基于MLP的backbone重新回到了CV领域。在图像识别方面,基于MLP的结构具有较少的假设偏置,但是依旧能够达到与CNN和Vision Transformer相当的性能。

其中 spatial-shift MLP(S2-MLP)采用了空间移位操作,因此达到了比ResMLP、MLP-Mixer更好的性能。近期,采用了更小的patch和金字塔结构的Vision Permutator (ViP)和Global Filter Network (GFNet) 在性能上又一次超越了S2-MLP。

因此,作者基于S2-MLP,沿着通道维度拓展了特征的维度,并将特征按通道维度分成了多组,每组进行不同的空间移位操作,最后再采用split-attention将这些特征融合起来。

此外,与其他工作一样,作者也采用了更小尺度的patch和金字塔结构来提高图像识别精度。在55M参数 下,作者提出的S2-MLPv2-Medium能够在ImageNet上达到83.6% 的性能(不适用额外的数据预训练,输入图片大小为224x224)。

1

论文和代码地址

S²-MLPv2: Improved Spatial-Shift MLP Architecture for Vision

论文:https://arxiv.org/abs/2108.01072

代码:未开源

2

Motivation

近年来,研究者们在更少的假设偏置下实现更高的性能(主要包括Vision Transformer结构和基于MLP的结构)。Vision Transformer模型堆叠了一系列Transformer块,实现了全局感知的效果。MLP-based方法通过MLP将不同patch的信息进行投影,实现不同patch的信息交互,这也是一种全局的信息交互。

为了使得原始的S2-MLP达到更高的性能,S2-MLP的作者重新对S2-MLP结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S2-MLPv2。相比于S2-MLP,S2-MLPv2的改动主要有两个方面:

1)作者沿着通道维度拓展特征图,并将扩展的特征图分割为多个部分。对于不同的部分,作者进行不同的空间移位操作,以增加特征的多样性。最后,作者使用split-attention操作来融合这些分裂的部分。

2)借鉴现有的MLP架构(比如ViP,GFNet,Cycle-MLP等等),作者采用较小的patch和分层金字塔结构。

作者在ImageNet-1K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S2-MLPv2的图像识别精度达到了SOTA。在使用55M参数的情况下,作者提出的S2-MLPv2-Medium能够在ImageNet上达到83.6%的性能。

3

方法

3.1. Spatial-Shift MLP (S2-MLP)

在介绍S2-MLPv2之前,首先回顾一下S2-MLP的做法。S2-MLP的结构如上图所示,主要有三部分组成:patch embedding、一系列S2-MLP block和classification head。

Patch embedding layer

这一步和ViT一样,首先将W × H × 3大小的图像裁剪成w × h个patch。每个patch的大小为p × p × 3, p =W/w =H/h。然后通过全连通层将每个patch映射为一个d维向量。

Spatial-shift MLP block

如上图所示,Spatial-shift MLP block由4个用于混合通道的MLP层和一个用于spatial shift的mixing patch。

spatial-shift层的输入为一个w x h x c的特征X,首先X在通道维度上被均分为了四份,然后对每一份分别做四个不同方向(长、宽的正、负方向)的shift操作,用公式表示如下(其实就是沿不同方向偏移一个单位的距离):

S2-MLP 的N个spatial-shift MLP块采用了相同的设置,并且没有像GFNet那样采用金字塔结构。

Split Attention

ViP[1]中采用了ResNest中提出的Split Attention来将不同操作之后的feature map进行融合。具体实现上,对于给定的K个nxc的特征图(其中n是patch的数量,c是通道数量),Split Attention首先K个特征图空间的信息进行了求和,计算如下:

这里的就是一个长度为n,内容全部为1的向量(将和进行点乘,其实就是把空间的信息进行求和 ),得到的就是 c维的向量。

接着,将送入到MLP中,得到:

因为和分别为和的矩阵,所以是一个大小为Kc的向量。将 reshape成一个的矩阵:

然后在K这个维度上进行Softmax(这样就相当于得到K这个维度上的Attention Map):

最后将这个Attention Map与K个X进行相乘,得到attention之后的特征:

3.2. S2-MLPv2

与S2-MLP Backbone类似,S2-MLPv2由patch embedding、一系列S2-MLPv2 block和classification head组成。因此与S2-MLP相比,S2-MLPv2的主要不同之处就是在S2-MLPv2 block。

S2-MLPv2 Block

S2-MLPv2模块由两部分组成,也就是S2-MLPv2和 channel-mixing MLP (CM-MLP)组件。给定输入映射X,S2-MLPv2会执行下面的操作:

这里的channel-mixing MLP 和MLP-Mixer(如下图所示)的实现是一样的。

因此,本文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在S2-MLPv2(算法流程如下图所示)。

对于输入的特征X,S2-MLPv2首先会把特征在通道维度上拓展为原来的3倍,表示如下:

然后将这拓展之后的特征X分为三组:

对前两组和分别用和两种转换方式进行spatial-shift,和这两种转换方式是非对称的,表示如下:

因为和是非对称的结构,所以它们在信息上可以互相补充。对于,作者没有做任何的平移操作。

接下来,作者将三组特征进行聚合,聚合方式采用的是上面介绍的split attention:

然后将得到的特征送入到另一个MLP中进行特征的增强:

S2-MLPv2 module的代码如下所示:

Pyramid Structure

在本文中,作者还采用了两层金字塔结构来提性能,为了能够与ViT进行公平的比较,作者采用了和ViP的相同的设置,如下表所示:

更小的patch可能更有利于捕捉细粒度的视觉特征,从而获得更高的识别精度,但是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计算资源消耗。

4

实验

4.1. 与MLP方法比较

上表展示了S2-MLPv2其他MLP结构在ImageNet上的性能对比。其中MLP-Mixer、ResMLP、gMLP、S2-MLP、CCS-MLP没有利用金字塔结构,因此与GFNet、AS-MLP、CycleMLP、ViP等结构相比,它们的识别精度并不是非常高。

在相似的计算量和参数量下,S2-MLPv2的性能都能够由于同类的MLP模型。

4.2. 与CNN和Transformer方法比较

如上表所示,在使用更少参数,但更多FLOPs的情况下,S2-MLPv2-Medium实现了与其它vision Transformer相当的精度。但是相比于需要Self-Attention的Vision Transformer结构,本文提出的结构就简单的多,并且使用了更少的参数。

4.3. 金字塔结构的影响

为了评估金字塔结构对提出的S2-MLPv2的影响,作者比较了Small/7设置和Small/14设置(配置如上表所示)。两者都与Vision Permutator相同。其中,Small/7中初始patch大小为7×7,Small/14中初始patch大小为14 × 14。

从直观上看,较小的Patch有利于对图像中的细粒度细节建模,有利于获得更高的识别精度。从上表可以看出,Small/7设置的性能确实比Small/14更好。

4.4. split attention的影响

作者比较了用split attention和sum pooling的方式来聚合特征,可以看出split attention的方式确实比sum pooling要好,但同时参数量也增加了一点。

4.5. split的影响

在实验中,作者是把X分成了三组,分别做不同的变换,探究split的影响,作者用了不同组的特征进行了实验。可以看出,三组特征都用的时候效果是最好的。

5

总结

本文对S2-MLP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S2-MLPv2模型。将feature map进行扩展,并将扩展后的feature map分为多组。每组的feature map分别进行不同的偏移,然后将偏移后的特征用split attention进行聚合。

同时,作者利用层次金字塔来提高其建模细粒度细节的能力,以获得更高的识别精度。使用55M参数,S2-MLPv2-Medium模型在ImageNet1K数据集上取得了83.6%的top-1精度,这是基于mlp方法的SOTA性能。同时,与基于Transformer的方法相比,S2-MLPv2模型在不需要Self-Attention的情况下,参数更少,但达到了相当的精度。

相比于现有的MLP的结构,S2-MLP的一个重要优势是,不管图像的输入是什么尺寸,S2-MLP的形状是不变的。因此,经过特定尺度图像预训练的S2-MLP模型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具有不同尺寸输入图像的下游任务。

参考文献

[1]. Qibin Hou, Zihang Jiang, Li Y uan, Ming-Ming Cheng, Shuicheng Y an, and Jiashi Feng. Vision permutator: A permutable mlp-like architecture for visual recognition. arXiv preprint arXiv:2106.12368, 2021

作者简介

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系20级硕士

研究领域:FightingCV公众号运营者,研究方向为多模态内容理解,专注于解决视觉模态和语言模态相结合的任务,促进Vision-Language模型的实地应用。

知乎:努力努力再努力

公众号:FightingCV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8-0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我爱计算机视觉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论文和代码地址
  • Motivation
    • 3.1. Spatial-Shift MLP (S2-MLP)
      • Patch embedding layer
      • Spatial-shift MLP block
      • Split Attention
    • 3.2. S2-MLPv2
      • S2-MLPv2 Block
      • Pyramid Structure
  • 实验
    • 4.1. 与MLP方法比较
      • 4.2. 与CNN和Transformer方法比较
        • 4.3. 金字塔结构的影响
          • 4.4. split attention的影响
            • 4.5. split的影响
            • 总结
            • 参考文献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