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由长安链生态联盟、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以下简称“微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长安链开源社区技术沙龙”在微芯研究院举行。
长安链开发者合影
来自微芯研究院、腾讯、百度、京东、华为、快手、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机构的数十位长安链开发者参加了此次沙龙,分享嘉宾来自微芯研究院、腾讯和百度的长安链核心开发者。
长安链核心开发者、腾讯公司区块链
高级工程师曾毅现场分享
长安链核心开发者、来自腾讯的区块链高级工程师曾毅带来了“长安链数据模型浅析”的分享。曾毅首先回顾了比特币、以太坊Fabric等知名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的数据结构,他指出,从长安链自身数据结构可以看出,在支持轻节点、适配公链/联盟链等不同应用场景、多链并行、跨链和预言机、离线交易生成方面,长安链均具明显优势。“譬如,为了支持离线交易,支持IOT设备在区块链场景中的应用,长安链有个专门的交易ID设计,不像比特币、以太坊标识交易用哈希计算出来,交易ID是由用户根据自己业务场景生成的,这样就可以完全离线交易,也是为适配IOT设备不总是在线这样的实际情况。”曾毅说。
长安链资深架构师、微芯研究院胡振远现场分享
长安链资深架构师、来自微芯研究院的胡振远则就“长安链交易并行原理”进行分享。他指出,区块链技术发展早期,传统智能合约交易的串行模式以其简单易行、无需担心交易间冲突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串行模式交易执行和验证时间过长,无法发挥多核并行处理能力的缺陷凸显出来,有限的交易处理速度制约了区块链技术在更多应用场景中落地。有鉴于此,长安链在区块链底层技术设计上,在交易调度环节设计了最大程度并行化处理的机制,实现了智能合约的并行加速处理,大幅度提升了超大规模区块链网络交易性能,交易处理能力达到10万TPS,位居全球领先水平。
长安链首席架构师、微芯研究院万明超现场分享
长安链首席架构师、来自微芯研究院的万明超为大家分享了“长安链身份权限与隐私保护设计”。他指出,有别于公链以公钥/地址为区块链中身份标识方法,长安链v1.0面向联盟链场景实际需求,选择数字证书作为用户标识,在身份标识同时还可在证书字段中可附加组织、角色等额外信息,满足应用场景对用户身份识别的需要。目前长安链可同时兼容自建CA、BJCA/CFCA等国产CA证书。在后续版本中,长安链也将支持公钥、地址、分布式数字身份等多种标识方法。
“在颁发证书时写入证书权限字段,可有效标识共识节点、同步节点、管理员、用户等不同角色在区块链系统中的权限。另外,通过层级身份加密、同态加密与隐私合约,可实现对不同数据的隐私保护。”万明超说。
长安链核心开发者、百度区块链
资深研发工程师樊冰新现场分享
百度深度参与了长安链智能合约的贡献,此次会上,长安链核心开发者、百度区块链资深研发工程师樊冰新为大家带来了“基于C++的WASM智能合约虚拟机原理”。据他介绍,WASM是WebAssembly的缩写,原本是一种运行在浏览器上的字节码,用于解决js在浏览器上的性能不足的问题。其开发团队分别来自Mozilla、谷歌、微软和苹果。WASM的指令跟机器码很相似,因此很多高级语言如C,C++,Go,rust等都可以编译成WASM字节码从而可以运行在浏览器上。樊冰新指出,现在随着区块链系统的出现,开发者意识到在区块链系统中应用WASM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智能合约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多的区块链解决方案也都将WASM引入其智能合约虚拟机引擎中。用户通过c++或者其他语言编写智能合约,通过emcc编译器生成wasm字节码,最终放到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引擎中运行。WASM解决了智能合约运行引擎的最关键的性能难点,成为大规模区块链应用开发的最优秀的解决方案之一。
在沙龙最后环节,长安链核心开发者和与会开发者就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部分开发者还对长安链开源社区建设与规划提出了不少建议。
长安链开源社区技术沙龙现场
长安链开源社区技术沙龙现场
长安链开源社区技术沙龙现场
关于长安链开源社区
长安链·ChainMaker秉承开源开放、共建共享的理念,已开放程序源码。区块链技术是建立各方信任的机器,一个区块链底层软件平台,只有开源开放,才具有长期的、可持续的生命力。我们诚挚地欢迎更多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加入长安链开源社区,一起推动长安链·ChainMaker和区块链领域各项核心技术的持续提升!
开发者可登录长安链开源社区网站
https://www.chainmaker.org.cn/下载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