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MS二次开发技能练习:数据的遍历、读取和判断
因为项目的实际需要,做了一个小工具,进一步验证PDMS通过.NET方式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
项目数据在一致性检查是发现有部分元件的目录树顺序与元件在管线上的实际位置不符,例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目录树中的顺序
图2 模型中的顺序
图3 思路手稿
有很多细节问题,比如:
如图4所示,间隙报警阈值是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3,产生间隙的原因是PDMS的坐标系有误差,与坐标原点的位置设置有关,我还没理解清楚;我设置了间隙判断,只要小于间隙阈值的连接点偏差都视为正确,在0-间隙阈值之间的偏差,给出警告提示而不是错误提示,由工程师自己判断,超出1mm的间隙都报错误。拿公司的实际项目测试了一下,找出了两个错误,见图5,觉得还是能发挥点作用的。
图4 小工具界面
图5 运行效果(显示错误)
图6 运行效果(显示警告)
后期改进
1.增加ATTA的顺序检查;
2.优化承插焊类型的连接点的判断逻辑;
3.增加自动修复元件顺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