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服务器端,很多大型项目都是部署在Linux服务器上
利用VM + Centos7搭建本地Linux系统
你可以使用 man [命令]来查看各个命令的使用文档,如 :man cp。
概念 云服务器就是一个远程电脑
Linux中一切皆文件 根目录/,所有的文件都挂载在这个节点下

在Linux中我们可以使用ll或者ls –l命令来显示一个文件的属性以及文件所属的用户和组,如:


一般情况下,属主和属组是同一个。
测试
[root@kuangshen /]# cd /home
[root@kuangshen home]# touch f1 # 创建一个测试文件f1
[root@kuangshen home]# ls
f1
[root@kuangshen home]# ln f1 f2 # 创建f1的一个硬连接文件f2
[root@kuangshen home]# ln -s f1 f3 # 创建f1的一个符号连接文件f3
[root@kuangshen home]# ls -li # -i参数显示文件的inode节点信息
397247 -rw-r--r-- 2 root root 0 Mar 13 00:50 f1
397247 -rw-r--r-- 2 root root 0 Mar 13 00:50 f2
397248 lrwxrwxrwx 1 root root 2 Mar 13 00:50 f3 -> f1结果
# echo 字符串输出 >> f1 输出到 f1文件
[root@kuangshen home]# echo "I am f1 file" >>f1
[root@kuangshen home]# cat f1
I am f1 file
[root@kuangshen home]# cat f2
I am f1 file
[root@kuangshen home]# cat f3
I am f1 file
[root@kuangshen home]# rm -f f1
[root@kuangshen home]# cat f2
I am f1 file
[root@kuangshen home]# cat f3
cat: f3: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vi/vim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输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这三种模式的作用分别是:
用户刚刚启动 vi/vim,便进入了命令模式。
三种模式的转换

命令模式
移动光标的方法
编辑模式
底层模式 注意一下啊,那个惊叹号 (!) 在 vi 当中,常常具有『强制』的意思~
账户管理用户账号就是在/etc/passwd文件中修改信息 你一般在i公司,用的都不是root账户 Linux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任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首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
添加账号 useradd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删除帐号 userdel -r 用户名 -r,它的作用是把用户的主目录一起删除。
修改帐号 常用的选项包括-c, -d, -m, -g, -G, -s, -u以及-o等,这些选项的意义与useradd命令中的选项一样
usermod -s /bin/ksh -d /home/z –g developer kuangshen此命令将用户kuangshen的登录Shell修改为ksh,主目录改为/home/z,用户组改为developer。
切换用户
密码修改 超级用户可以为自己和其他用户指定口令,普通用户只能用它修改自己的口令。 命令的格式为:
passwd 选项 用户名 可使用的选项:
为用户指定空口令时,执行下列形式的命令:
passwd -d kuangshen此命令将用户 kuangshen的口令删除,这样用户 kuangshen下一次登录时,系统就不再允许该用户登录了。
passwd 命令还可以用 -l(lock) 选项锁定某一用户,使其不能登录,例如:
passwd -l kuangshen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系统可以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进行集中管理。
用户组的实际上就是对/etc/group内容的更新。
增加用户组 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 可以使用的选项有:
-g GID 指定新用户组的组标识号(GID)。
-o 一般与-g选项同时使用,表示新用户组的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实例1:
groupadd group1此命令向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新组group1,新组的组标识号是在当前已有的最大组标识号的基础上加1。
实例2:
groupadd -g 101 group2此命令向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新组group2,同时指定新组的组标识号是101
删除用户组
groupdel group1修改用户组 groupmod 选项 用户组 常用的选项有:
-g GID 为用户组指定新的组标识号。
-o 与-g选项同时使用,用户组的新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n新用户组 将用户组的名字改为新名字
此命令将组group2的组标识号修改为102。
groupmod -g 102 group2将组group2的标识号改为10000,组名修改为group3。
groupmod –g 10000 -n group3 group2切换用户组 如果一个用户同时属于多个用户组,那么用户可以在用户组之间切换,以便具有其他用户组的权限。
用户可以在登录后,使用命令newgrp切换到其他用户组,这个命令的参数就是目的用户组。例如:
$ newgrp root这条命令将当前用户切换到root用户组,前提条件是root用户组确实是该用户的主组或附加组。
etc/passwd Linux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都在/etc/passwd文件中有一个对应的记录行,它记录了这个用户的一些基本属性。
# cat /etc/passwd
root:x:0:0:Superuser:/:
daemon:x:1:1:System daemons:/etc:
bin:x:2:2:Owner of system commands:/bin:
sys:x:3:3:Owner of system files:/usr/sys:
adm:x:4:4:System accounting:/usr/adm:
uucp:x:5:5:UUCP administrator:/usr/lib/uucp:
auth:x:7:21:Authentication administrator:/tcb/files/auth:
cron:x:9:16:Cron daemon:/usr/spool/cron:
listen:x:37:4:Network daemon:/usr/net/nls:
lp:x:71:18:Printer administrator:/usr/spool/lp:含义如下
用户名:口令:用户标识号:组标识号:注释性描述:主目录:登录Shell常见的伪用户如下所示: 伪 用 户 含 义 bin 拥有可执行的用户命令文件 sys 拥有系统文件 adm 拥有帐户文件 uucp UUCP使用 lp lp或lpd子系统使用 nobody NFS使用
/etc/shadow 1、除了上面列出的伪用户外,还有许多标准的伪用户,例如:audit, cron, mail, usenet等,它们也都各自为相关的进程和文件所需要。 由于/etc/passwd文件是所有用户都可读的,如果用户的密码太简单或规律比较明显的话,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就能够很容易地将它激活成功教程,因此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Linux系统都把加密后的口令字分离出来,单独存放在一个文件中,这个文件是/etc/shadow文件。有超级用户才拥有该文件读权限,这就保证了用户密码的安全性。 2、/etc/shadow中的记录行与/etc/passwd中的一一对应,它由pwconv命令根据/etc/passwd中的数据自动产生 它的文件格式与/etc/passwd类似,由若干个字段组成,字段之间用”:”隔开。这些字段是: 登录名:加密口令: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警告时间:不活动时间:失效时间:标志 “登录名”是与/etc/passwd文件中的登录名相一致的用户账号 “口令”字段存放的是加密后的用户口令字,长度为13个字符。如果为空,则对应用户没有口令,登录时不需要口令;如果含有不属于集合 { ./0-9A-Za-z }中的字符,则对应的用户不能登录。 “最后一次修改时间”表示的是从某个时刻起,到用户最后一次修改口令时的天数。时间起点对不同的系统可能不一样。例如在SCO Linux 中,这个时间起点是1970年1月1日。 “最小时间间隔”指的是两次修改口令之间所需的最小天数。 “最大时间间隔”指的是口令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警告时间”字段表示的是从系统开始警告用户到用户密码正式失效之间的天数。 “不活动时间”表示的是用户没有登录活动但账号仍能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失效时间”字段给出的是一个绝对的天数,如果使用了这个字段,那么就给出相应账号的生存期。期满后,该账号就不再是一个合法的账号,也就不能再用来登录了。
/etc/group 用户组的所有信息都存放在/etc/group文件中。 将用户分组是Linux 系统中对用户进行管理及控制访问权限的一种手段。 每个用户都属于某个用户组;一个组中可以有多个用户,一个用户也可以属于不同的组。 当一个用户同时是多个组中的成员时,在/etc/passwd文件中记录的是用户所属的主组,也就是登录时所属的默认组,而其他组称为附加组。 用户要访问属于附加组的文件时,必须首先使用newgrp命令使自己成为所要访问的组中的成员。
用户组的所有信息都存放在/etc/group文件中。此文件的格式也类似于/etc/passwd文件,由冒号(:)隔开若干个字段,这些字段有:
组名:口令:组标识号:组内用户列表Linux磁盘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问题。
Linux磁盘管理常用命令为 df、du。
df :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
du:检查磁盘空间使用量
df
df [-ahikHTm] [目录或文件名]# 将系统内的所有特殊文件格式及名称都列出来
[root@kuangshen /]# df -aT
Filesystem Type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sysfs sysfs 0 0 0 - /sys
proc proc 0 0 0 - /proc
devtmpfs devtmpfs 889100 0 889100 0% /dev
securityfs securityfs 0 0 0 - /sys/kernel/security
tmpfs tmpfs 899460 708 898752 1% /dev/shm
devpts devpts 0 0 0 - /dev/pts
tmpfs tmpfs 899460 496 898964 1% /run
tmpfs tmpfs 899460 0 899460 0% /sys/fs/cgroup
cgroup cgroup 0 0 0 - /sys/fs/cgroup/systemd
pstore pstore 0 0 0 - /sys/fs/pstore
cgroup cgroup 0 0 0 - /sys/fs/cgroup/freezer
cgroup cgroup 0 0 0 - /sys/fs/cgroup/cpuset
cgroup cgroup 0 0 0 - /sys/fs/cgroup/hugetlb
cgroup cgroup 0 0 0 - /sys/fs/cgroup/blkio
cgroup cgroup 0 0 0 - /sys/fs/cgroup/net_cls,net_prio
cgroup cgroup 0 0 0 - /sys/fs/cgroup/memory
cgroup cgroup 0 0 0 - /sys/fs/cgroup/pids
cgroup cgroup 0 0 0 - /sys/fs/cgroup/cpu,cpuacct
cgroup cgroup 0 0 0 - /sys/fs/cgroup/devices
cgroup cgroup 0 0 0 - /sys/fs/cgroup/perf_event
configfs configfs 0 0 0 - /sys/kernel/config
/dev/vda1 ext4 41152812 6586748 32662356 17% /
systemd-1 - - - - - /proc/sys/fs/binfmt_misc
mqueue mqueue 0 0 0 - /dev/mqueue
debugfs debugfs 0 0 0 - /sys/kernel/debug
hugetlbfs hugetlbfs 0 0 0 - /dev/hugepages
tmpfs tmpfs 179896 0 179896 0% /run/user/0
binfmt_misc binfmt_misc 0 0 0 - /proc/sys/fs/binfmt_miscdu
du [-ahskm] 文件或目录名称选项与参数:
# 只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夹容量(包括隐藏文件夹):
# 直接输入 du 没有加任何选项时,则 du 会分析当前所在目录的文件与目录所占用的硬盘空间。
[root@kuangshen home]# du
16./redis
8./www/.oracle_jre_usage # 包括隐藏文件的目录
24./www
48. # 这个目录(.)所占用的总量挂载 根文件系统之外的其他文件要想能够被访问,都必须通过“关联”至根文件系统上的某个目录来实现,此关联操作即为“挂载”,此目录即为“挂载点”,解除此关联关系的过程称之为“卸载” Linux 的磁盘挂载使用mount命令,卸载使用umount命令。 磁盘挂载语法:
mount [-t 文件系统] [-L Label名] [-o 额外选项] [-n] 装置文件名 挂载点磁盘卸载命令 umount 语法
# 将 /dev/hdc6 挂载到 /mnt/hdc6 上面!
[root@www ~]# mkdir /mnt/hdc6
[root@www ~]# mount /dev/hdc6 /mnt/hdc6
[root@www ~]# df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hdc6 1976312 42072 1833836 3% /mnt/hdc6选项与参数:
卸载/dev/hdc6
[root@www ~]# umount /dev/hdc6什么是进程
命令 ps 查看当前系统中正在执行的各种经成的信息
ps -xx:
# ps -aux 查看所有的进程
ps -aux|grep mysql
# | 在linux中叫做管道符 A|B
# grep查找文件中符合条件的字符串ps -ef : 可以查看到父进程的信息
ps -ef|grep mysql #看父进程我们一般可以通过目录树结构来查看
# 进程树
pstree -pu
-p 显示父id
-u 显示用户组杀掉进程
kill 进程Id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69026.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