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粘包就是连续向对端发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据包,对端在一次收取中受到的数据包数量可能大于1个,当大于1个时,可能时几个包加上某个包的部分,这这干脆几个完整的包在一起。当然,也可能收到的数据只是一个包的部分,这种情况一般也叫做半包。
无论是半包问题还是粘包问题,因为TCP是流式数据,所以其解决思路还是从收到的数据中把包与包的边界区分出来。如何区分,有以下三种办法。
\0
;如果包的内容超过指定的字节数,又得分包分片,则需要增加额外的处理逻辑——在发送端进行分包分片,在接收端重新组装。\r\n
表示一个包的结束。对端收到数据后,每遇到一个\r\n
,就把之前的数据当作一个数据包。这种协议一般用于一些包含各种命令控制的应用中,其不足指出就是如果协议包的内容部分需要使用包结束标志字符,就需要对这些字符做转码或者转移操作,以免被接收方错误地当成包结束标志而误解析。struct msg_header
{
int32_t bodySize;
int32_t cmd;
};
是一个典型的包头结构,bodySize
指定了这个包的包体有多大。由于包头的大小是固定的,这是是8字节,所以对端先收取包头大小的字节内容,然后解析包头,根据包头中指定的包体大小收取包体,等包体收够了,就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包来处理。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69713.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