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粘包问题怎么解决_包带粘手怎么处理

粘包问题怎么解决_包带粘手怎么处理

作者头像
全栈程序员站长
发布2022-09-22 14:48:13
发布2022-09-22 14:48:13
708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如何解决粘包问题

粘包就是连续向对端发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据包,对端在一次收取中受到的数据包数量可能大于1个,当大于1个时,可能时几个包加上某个包的部分,这这干脆几个完整的包在一起。当然,也可能收到的数据只是一个包的部分,这种情况一般也叫做半包。

无论是半包问题还是粘包问题,因为TCP是流式数据,所以其解决思路还是从收到的数据中把包与包的边界区分出来。如何区分,有以下三种办法。

  1. 固定包长的数据包。固定包长,即每个协议包的长度都是固定的。假如我们规定每个协议包的大小都是64字节,每收满64字节,就取出来解析(如果不够,就先存起来),则这种通信协议的格式简单但灵活性太差。如果包的内容长度小于指定的字节数,对剩余的空间就需要填充特殊的信息,例如\0;如果包的内容超过指定的字节数,又得分包分片,则需要增加额外的处理逻辑——在发送端进行分包分片,在接收端重新组装。
  2. 以指定的字符串为包的结束标志。这种协议包比较常见,即在字节流中遇到特殊的符号值时就认为到一个包的末尾了。例如FTP或者SMTP,在一个命令或者一段数据后面加上\r\n表示一个包的结束。对端收到数据后,每遇到一个\r\n,就把之前的数据当作一个数据包。这种协议一般用于一些包含各种命令控制的应用中,其不足指出就是如果协议包的内容部分需要使用包结束标志字符,就需要对这些字符做转码或者转移操作,以免被接收方错误地当成包结束标志而误解析。
  3. 包头+包体格式,这种格式一般分为两部分,即包头和包体,包头是固定大小的,且包头必需包含一个字段来说明接下来的包体有多大。例如。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struct msg_header
{ 
   
	int32_t bodySize;
    int32_t cmd;
};

是一个典型的包头结构,bodySize指定了这个包的包体有多大。由于包头的大小是固定的,这是是8字节,所以对端先收取包头大小的字节内容,然后解析包头,根据包头中指定的包体大小收取包体,等包体收够了,就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包来处理。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69713.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如何解决粘包问题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