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屏幕前的你还好吗?我是不二鱼,一个不喜欢写技术博客的IC验证工程师,写这个系列,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因为,写得人很多,但写得好的不多,我也是如此。我一个菜鸡,敢写UVM(应该也不止UVM,我尽量把其他知识杂糅进去),我是疯了吗?至今能有比张强老师写得好的估计也没有,我之所以写,是为了促进自己进步,换了一个新的环境,使用UVM也是日常必备,所以,以写促学,写一写我眼中的UVM,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学习,相互成就,如有错误,欢迎私信我批评指正。
一个技术帖为什么选这么个小清新的模板,是因为,想让你看完如沐春风,没有压力感,哈哈哈。
更新频率:暂定一周一更。
01
UVM小剧场
大家好,我是一个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外国萌妹子,我叫UVM,大家可以加我幽梦。我的职业是灵魂注入师,是不是有一点玄幻?由于业务扩张,我已经开了自己的工作室,我已经退居幕后。
成立初期的时候,我其实只招募到一个成员,他就是“driver”。“driver”是一名出色的灵魂注入工程师,他任劳任怨负责了工作室大部分的工作,包括和客户直接对接,下面再介绍一下我们真正的客户-DUT。
“大家好,我叫DUT,我是一团行尸走肉的verilg代码,我是躺平一族的代表性人物。”
有一天,我按照惯例游荡在人世间,和形形色色的擦肩而过,但没有一个人感受到了我的存在,直到,我遇到一个人。这个人,他告诉我,他的英文名字叫做“driver”,洋里洋气的。谁还没个英文名,我也告诉他,我叫DUT,我没有灵魂。
他说,“好巧啊,我的职业是,灵魂注入师,来自幽梦工作室,快让我拯救你!”说着,他拿出来一个超大型的注射器,准备往我身体里,注入灵魂。
“雅蠛蝶,住手!!滚你丫的,第一次面,你就要扎我,你的灵魂,是通用的吗?注入我的身体里面,会不会有排斥反应啊!我害怕!”
他说,“别怕,谁都会有第一次,不疼,我的灵魂药剂叫做激励,在遇见你的那一刻,我量身为你定制的,相信我,我是专业的,快趴下。”
哈哈哈哈哈,小剧场结束啦~~
02
只有driver的验证平台
对于一个验证平台而言,最重要的角色是激励的产生,最开始,driver是集合了数据的产生、发送于一体这么一个重要的角色(后面到进入真正UVM会将功能分离)。对于整个验证平台而言,产生激励,将激励送到DUT,收集DUT产生的数据,进行对比,这是最基本的功能。后面一系列的UVM机制,都只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这个基本功能。
这里也强调一点,学习UVM,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搞清楚,what,where,how。你应该产生什么样的激励数据(what),你的激励是在哪里产生(where),能各个组件之间是怎么连接,数据怎么发送,怎么收集,怎么对比,这就是how的问题。数据在哪里对比,这又是where的问题。能够从数据产生的源头,一路追,追到数据在各个组件里头的流转。就像你找到了一条小溪的源头,你能够沿着这条小溪,一路追下去,直到你明白这条小溪会流经那些村庄,目的地是哪里。
学过verilog的应该知道,verilog里面进行验证,只有两个部分,一个是DUT,一个是tb,这两个组件,组成了最最基本的验证平台,其中,它包含了激励部分,以及代码部分。在UVM中,最基本的验证平台也是由这两部分组成,但是多了一个top_tb.sv的组件。下面,先认识一下这个简单的平台,从代码进行剖析,代码全部来自张强老师的《UVM》实战的源码,张强老师如果觉得我侵权了,请联系我。
module dut(clk,
rst_n,
rxd,
rx_dv,
txd,
tx_en);
input clk;
input rst_n;
input[7:0] rxd;
input rx_dv;
output [7:0] txd;
output tx_en;
reg[7:0] txd;
reg tx_en;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rst_n) begin
txd <= 8'b0;
tx_en <= 1'b0;
end
else begin
txd <= rxd;
tx_en <= rx_dv;
end
end
endmodule
这个dut确实是很简单。当复位也就是rst_n=0时,将输出数据(txd)和使能(tx_en)都设置为0,否则,将输入给输出。
看到这个DUT,如果让你自己写一个Tb.v,你会怎么写呢?不妨自己写一个,然后再对照下面这个。其实思路也很简答,就是产生相应的数据给四根输入信号,经过dut,看输出的数据。产生时钟给clk,产生复位信号给rst_n,产生数据给rxd,产生使能信号给rx_dv。下面我们来看看driver和tb。
`ifndef MY_DRIVER__SV
`define MY_DRIVER__SV
//这个`ifndef和`define其实就是相当于一个判断条件,便于调用
class my_driver extends uvm_driver;
function new(string name = "my_driver", uvm_component parent = null);
super.new(name, parent);
endfunction
extern virtual task main_phase(uvm_phase phase);
endclass
//这里出现了extern,你翻翻SV的书就知道,只是因为把代码全部写在这个类里面显得臃肿
//所以,在这里用extern留下了一个索引,具体的内容放到class外面
task my_driver::main_phase(uvm_phase phase);//::作用域符号,这个写法就是个规则,记住就行
top_tb.rxd <= 8'b0;
top_tb.rx_dv <= 1'b0;
//这两句相当于初始化
while(!top_tb.rst_n)//这里其实是等待复位结束,否则一直在这里循环
@(posedge top_tb.clk);
for(int i = 0; i < 256; i++)begin// 复位结束之后开始for循环,产生256个数据
@(posedge top_tb.clk);
top_tb.rxd <= $urandom_range(0, 255);//产生随机数,赋值给rxd
top_tb.rx_dv <= 1'b1;
`uvm_info("my_driver", "data is drived", UVM_LOW)
end
@(posedge top_tb.clk);//赋值结束以后,等待时钟上升沿,将rx_dv,重新归零
top_tb.rx_dv <= 1'b0;
endtask
`endif
`timescale 1ns/1ps //时钟精度
`include "uvm_macros.svh"//导入uvm的库文件,才能识别定义的宏变量
import uvm_pkg::*; // 导入uvm的包
`include "my_driver.sv"
module top_tb;
reg clk;
reg rst_n;
reg[7:0] rxd;
reg rx_dv;
wire[7:0] txd;
wire tx_en;
dut my_dut(.clk(clk),
.rst_n(rst_n),
.rxd(rxd),
.rx_dv(rx_dv),
.txd(txd),
.tx_en(tx_en));
//这是信号的例化,相当于把这个文件中的信号,和DUT的输入信号连接起来
initial begin
my_driver drv;//指定一个类的指针,你可以理解为用drv代替了driver.
drv = new("drv", null);//实例化一个driver,不实例化的driver相当于一张图纸
drv.main_phase(null);
$finish();
end
initial begin
clk = 0;
forever begin // forever,永远发生,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吗?
#100 clk = ~clk; //这是产生时钟的地方,#是延迟,意思是每隔100个时钟单位,clk进行翻转
end
end
initial begin
rst_n = 1'b0;
#1000; //复位持续了1000个时钟单位
rst_n = 1'b1;
end
endmodule
用vcs进行仿真,如果不会配置,参照下面的链接:
看一下波形:
从波形图中,我们怎么看呢?看复位,是不是在1000个时间单位以前在复位;看采样,复位之后的时钟上升沿是否开始采样,采的样是不是复位之后的有效数据,看数据,数据个数,对照输入输出的数据是否一致;我们就基本可以判定,DUT的功能有没有实现。
这一次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最后,希望能点个赞支持一下,你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