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如何发现并处置越权漏洞? | FreeBuf甲方群话题讨论

如何发现并处置越权漏洞? | FreeBuf甲方群话题讨论

作者头像
FB客服
发布2023-03-30 19:45:55
1K0
发布2023-03-30 19:45:55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FreeBufFreeBuf

越权访问是Web应用程序中的一种常见漏洞, 在OWASP发布的2021年十大Web应用安全风险榜单中排列第一。在攻防实战中,越权漏洞也常常是红方进行渗透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运用范围广,危害也较大,本次话题讨论将围绕如何防范越权漏洞,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现在越权漏洞有哪些检测方法?比较好的思路是什么?

A1:

目前只知道越权漏洞需要通过人工来检测,如果公司能力有限,比较好的思路就是请经验丰富的人来测试。

A2:

越权漏洞算是逻辑漏洞里面比较容易自动化发现的了吧,我记得看过某公司的DevSecOps材料,他们通过收集Session和功能接口自动重放请求,来判断是否存在越权访问。

A3:

这种的应该算集成的DevSecOps流程内部了,一是能铺开DevSecOps的企业少,二是能铺开还要用好的团队更少。所以,从内部看待这个问题,还好。从外部发现此类逻辑漏洞的话,我是不太看好的。

A4:

我是这么看的,现在系统越来越复杂,但没有权限控制策略来指导开发人员,那么拍脑袋做的系统一定会埋雷,风险控制最好的方式我认为是角色、权限表制定好,由前端还是后台负责鉴权也明确好方案,然后开发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A5:

我认为好的思路就是通过测试传参的方式进行测试,越权不管水平还是垂直都是传参到后台请求,没规范传参值导致越权,常见的参数通过修改Get、Post请求,修改Cookie、ID订单号之类的值。

A6:

有时候请求本身就是带一个加密的参数,比如加盐Hash过的UserID,其实本身也是鉴权的一部分。有不少白帽子直接用AB两个账号,把A的post请求参数弄下来让B发成功,就提了。除非能从其它接口获取A的该参数,不然有有什么用呢。你能拿到A的UserID,都等于拿到他密码或者Cookie了,直接登录什么操作不能做,还越什么权?

A7:

这个意思是A的UserID就等同于A的Cookie了吗?能保证UserID不被其他方式获取到吗?

A8:

是的,找到那也应该其实他的问题,譬如敏感信息泄露导致查看到UserID。

A9:

UserID加密只是提升了利用的难度,漏洞依然是存在的,不能回避这个问题,你可以降级评级,但不能忽略说无影响。

A10:

漏洞存在,但是不能利用或者提高利用门槛一样也算是一种解决方案。

A11:

提高利用门槛不是指标不治本吗?如果真的无法解决的话确实可以尽量提高门槛。

A12:

大部分时候还真是提高利用门槛,直接规避风险,对于线上业务来说,难度还是比较高的,除非是一些小问题。

A13:

ID用来引用对象,Cookie用来辨识身份,若是没有做好资源调用的鉴权就是算失效的访问控制,还是算存在漏洞的。

A14:

拿到加密的UserID和拿到Cookie还是不一样的吧。前端加密还是可以扒拉出来的。

A15:

确实是不一样的,Cookie应该不是永久性的,但UserID一定是不变的。

A16:

确实不一样,我就是举个例子,你不能用登录账号才能拿到的信息去越权,我也说了,如果你有其他端口或手法可以拿到这个加密后的参数,那肯定也算越权。

A17:

不过一般白帽子做这种越权测试都是这种手法,就像测试越权删除修改这类操作,越权删除修改了其他用户的数据就不太好。

Q:在用户权限之外执行业务功能,为啥不能叫越权?

A1:

你确定是用户权限之外?你拿了用户只有登录才能获取的加密后的参数去执行,我为什么认定在用户权限之外,这明明就是用这个用户的身份去执行的。

A2:

你说的加密后的参数是指这种不能遍历猜解随机生成的吗?

A3:

就是不安全的直接对象引用,毕竟ID是唯一标识符为静态的,只是说模糊处理后的利用条件难了。

A4:

加密后的参数是指对象引用的ID,还是类似用户动态的Token,如果类似这种,UserID=189035692570394624,UserID存在越权,拿到UserID怎么就跟用户身份画上等号了?

A5:

都说了要是能不登录A账号,拿到A的这个UserID,没人不算你越权,你要是说能遍历,就你这个18位随机生成数字,算你1亿用户,从0开始遍历,每遍历一亿次请求就能遍历出一个用户的UserID,开发和运维都是不存在的么?

A6:

遍历肯定不会遍历,但越权肯定还是算越权。

A7:

你要说你这个是什么手机号+XX+XX生成的,那不就是破解了加密算法。破解加密算法我们本身就是高危,那我暴破密码你收么?

A8:

爆破密码有验证码啊。

A9:

你们接口没有频率限制么?

A10:

有频率限制,我没说要跑ID出来,存在越权漏洞是说这个参数没有进行权限校验,而不是说这个参数值没法被获取到。

水平越权是不是要比垂直越权更难以判断?

A1:

垂直比水平更难测,垂直可以从操作系统内核发起,例如iOS越狱就是垂直。

A2:

Web上面的垂直越权跟操作系统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不管是垂直还是水平还是未授权 无非就是用户鉴权问题,查询信息接口传入用户ID未校验等问题,未授权也很好解决,给接口做鉴权就可以了,无非就是访问这个接口直接把Cookie或Token删掉还是可以返回数据。

A3:

说实话,我也没搞懂,垂直越权和内核有啥关系,不应该是没做鉴权和校验导致的吗?

A4:

是的,大部分都是参数没做鉴权,或者某个接口传入UserID,对UserID这个参数不可控导致的,常规就是遍历,如果UserID不可遍历,就俩账号替换。

A5:

水平越权和垂直越权,感觉不太适合对比;只能说水平越权的场景发现比较容易,垂直越权一旦发生,其实代表架构设计层面出现问题。两者的难点在于此类漏洞属于逻辑漏洞、业务漏洞。不同的人对这些流程、逻辑和业务层面的理解不同,是否为漏洞的界限并不清晰。

Q:既然作为逻辑漏洞的一种,为什么有说法称越权类漏洞很难通过工具进行自动化检测?

A1:

既然是逻辑漏洞,那么判断过程就需要评判流程逻辑是否合理、严谨,此类漏洞在功能上来说都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组合起来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A2:

其实也可以实现自动化检测,比如在测试之前,测试人员把需要修改的Cookie、ID订单号拿出来,放入到自动化测试平台一样也可以测试,就是比较鸡肋。

A3:

工具自动化确实想精确检测不太行,Burp有款插件就可以自动化检测,原理也很简单,提前配置两个账号的Cookie或Token,每一次请求都会替换Cookie,重放,然后人工看Diff。 自动化检测比较麻烦的是,有些接口是大家都能用的,替换之后也能返回数据,不太好判断,不过可以通过白名单的方式来自定义有哪些接口是公共的,大家都有的,不过这种方式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根据以上的讨论,防范越权漏洞,对企业系统账号提出哪些具体安全要求?

A1:

1.权限最小化,非必要不赋权; 2.权限架构方面的设计一定要反复推演和验证; 3.如涉及业务流程和逻辑,一定要反复与业务团队确认效果。

A2:

1、前后端同时对用户输入信息进行校验,双重验证机制; 2、对于可控参数进行严格的检查与过滤; 3、直接对象引用的加密资源ID,防止攻击者枚举ID,敏感数据特殊化处理; 4、执行操作前验证操作用户身份,验证用户是否具备操作权限; 5、最小化控制用户权限。

A3:

越权漏洞用户层面无法解决,只能是产品+架构+开发解决。 1、明白非授权的能看什么、干什么;授权的能看什么、干什么; 2、现在都是RBAC+ABAC,就是角色+属性+权限=防范越权。 最终的产品设计: Device 或 Container 的 Owner 可以设置 Tag;安全团队决定谁 Own 哪些 Tag、每个 Tag 关联了哪些 Permissions、Tags 会授权给哪些 Roles;产品团队决定哪些 Users 应该属于哪些 Roles。

本期精彩观点到此结束啦~此外,FreeBuf会定期开展不同的精彩话题讨论,想了解更多话题和观点,快来扫码免费申请加入FreeBuf甲方群吧!

加入即可获得FreeBuf月刊专辑,还有更多精彩内容尽在FreeBuf甲方会员专属社群,小助手周周送福利,社群周周有惊喜,还不赶快行动?

申请流程:扫码申请-后台审核(2-5个工作日)-邮件通知-加入会员俱乐部

如有疑问,也可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哦!

精彩推荐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06-2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FreeBuf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现在越权漏洞有哪些检测方法?比较好的思路是什么?
  • 水平越权是不是要比垂直越权更难以判断?
  • 根据以上的讨论,防范越权漏洞,对企业系统账号提出哪些具体安全要求?
相关产品与服务
验证码
腾讯云新一代行为验证码(Captcha),基于十道安全栅栏, 为网页、App、小程序开发者打造立体、全面的人机验证。最大程度保护注册登录、活动秒杀、点赞发帖、数据保护等各大场景下业务安全的同时,提供更精细化的用户体验。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