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愚公搬代码 🏆《头衔》:华为云特约编辑,华为云云享专家,华为开发者专家,华为产品云测专家,CSDN博客专家,CSDN商业化专家,阿里云专家博主,阿里云签约作者,腾讯云优秀博主,腾讯云内容共创官,掘金优秀博主,亚马逊技领云博主,51CTO博客专家等。 🏆《近期荣誉》:2022年度博客之星TOP2,2023年度博客之星TOP2,2022年华为云十佳博主,2023年华为云十佳博主等。
🏆《博客内容》:.NET、Java、Python、Go、Node、前端、IOS、Android、鸿蒙、Linux、物联网、网络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U3D游戏、小程序等相关领域知识。
🏆🎉欢迎 👍点赞✍评论⭐收藏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是分配给网络中每个设备的一个唯一的标识符。IP地址主要用于网络中的设备间进行识别和通信。在互联网的使用中,每一台连接到网络的设备,例如电脑、手机、服务器等,都需要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P地址。
IP地址主要有两种版本:IPv4 和 IPv6。
子网(Subnet)是从一个较大的网络中划分出来的较小网络,在一个组织内部,可以通过划分子网来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安全性。子网可以通过子网掩码(Subnet Mask)来实现,子网掩码定义了IP地址中用于标识网络和主机的部分。
通过使用子网掩码,一个大型网络可以被划分成多个小的子网,每个子网内的设备可以直接通信,而与其他子网的通信则需要通过路由器来实现。这种划分可以减少网络流量,提高安全性和管理的便利性。
总的来说,IP地址用于确保网络中每个设备的唯一标识,而子网则是对IP地址空间的有效管理和优化策略。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用于标识网络中设备的数字标签。因为不同的设备可能需要彼此通信,每个设备都需要一个独一无二的地址以便正确地发送和接收数据。主要有两种类型的IP地址:IPv4和IPv6。
IPv4地址是最常用的IP地址形式,由32位二进制数字组成,通常表示为四个十进制数字,每个数字的范围从0到255,由点(.)分隔。例如,192.168.1.1。这种格式称为点分十进制表示法。
因为每个十进制数都是由8个二进制数转换而来, 因此IP地址每个部分取值范围为0-255 (掌握二进制转
十进制的快速计算方法, 牢记2的幂指数值, 实现快速转换) 。
IPv4地址通常与子网掩码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帮助确定网络中的哪部分地址是网络地址,哪部分是主机地址。
IP地址的主要功能包括:
IP地址是互联网基础架构的关键部分,确保数据能在全球范围内的设备之间正确路由和交换。
IP地址划分,也称为子网划分(Subnetting),是将一个较大的IP网络划分成若干个小的网络的过程。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广播流量,以及更好地管理和分配有限的IP地址资源。
在IPv4中,一个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分为两部分: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子网划分的关键在于重新分配这些位,以提供更多的网络地址和相对较少的主机地址,或者反之。这是通过使用子网掩码来实现的,它是一个32位的值,用于标示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例子:
假设有一个C类网络,IP地址为192.168.1.0,标准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或 /24,意味着前24位是网络位)。如果需要进一步将这个网络划分为更小的子网,可以调整子网掩码。
子网划分步骤:
子网划分是网络设计和管理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优化网络操作和扩展企业架构至关重要。
无分类编址 :即不按照A B C类规则, 自动规定网络号, 无分类编址格式为: IP地址/网络号, 示例 :
128.168.0.11/20表示的IP地址为128.168.0.11, 其网络号占20位, 因此主机号占32-20=12位, 也可以划分子网 。
特殊 IP地址:
在您的描述中,您概述了子网划分的基本概念和实践,以及如何通过聚合技术创建超网(Supernetting)。以下是对您提到的几个关键点的更详细解释和澄清:
目的和方法:
子网划分是为了更有效地使用较大的IP地址块(如B类地址)而进行的。通过这种方式,大型网络可以被细分成更小、更易于管理的网络块。在IP地址中,原有的主机部分的一些位被重新划分用作子网号,从而允许管理员基于实际需要来划分网络。
注意点:
定义和应用:
超网,或称为路由聚合,是子网划分的逆过程。它涉及将多个小网络合并成一个更大的网络,这在简化路由表和提高路由效率方面非常有用。通过超网,可以减少网络之间的边界,使得网络设计更为简洁。
超网和子网划分是网络设计中的两种基本技术,它们都用于优化和合理分配IP地址资源,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网络的结构和大小。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网络管理员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其网络资源,同时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将IP地址和其对应的子网掩码逐位进行“与”运算 , 可得到对应的子网的网络地址。
例如: 某主机的IP地址为136.34.5.56 , 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进行与运算后, 得出该主机所在子网的网络号为136.34.5.0。
因此路由器在相互之间交换信息的时候 , 除了要给出目的地址和下一跳地址外,还需要给出该目的网络的子网掩码。
例如: IP地址: 131.1.123.24/27与IP地址: 131.1.123.43/27是否在同一网段?
解析:/27代表前27位都是网络号,主机号是5位,因此将24与43 分别转换成二进制:
IPv6是在1995年提出的新设计方案,目的是为了解决IPv4的若干局限性,如地址空间耗尽、路由表急剧膨胀、缺乏对服务质量(QoS)的支持、本身不提供任何安全机制、以及移动性差等问题。这一新的设计方案被称为下一代IP(IP Next Generation,IPNG)。IPv6具备以下显著特性:
这些特性显示IPv6旨在成为一个更加高效、安全和灵活的网络协议,适应未来互联网的需求。
下一代IP地址 ,共128位 , 以16位为一段 ,共为8段 , 每段的16位转换为一个4位的十六进制
数 ,每段之间用“:”分开。
例如,2001:0da8:d001:0001:0000:0000:0000:0001,还可以表示为: 2001: da8: d001: 1: 0: 0: 0: 1与2001: da8: d001: 1: :1
与IPv4比 , IPv6的优势:
在IPv4到IPv6的过渡期间,因为全球网络并没有同时或能够立即全面地迁移到IPv6,所以需要一些过渡技术来确保两种协议的网络能够相互操作。以下是主要的过渡技术:
双协议栈技术允许主机或路由器同时支持IPv4和IPv6协议栈。这种方式下,网络设备能够处理IPv4和IPv6数据包,从而实现两种协议的平滑过渡。在实际应用中,双协议栈的设备会有两个IP地址:一个IPv4地址和一个IPv6地址,使得设备能够与IPv4和IPv6网络中的其他设备通信。
隧道技术主要用于在IPv4基础设施上传输IPv6数据包。这是通过将IPv6数据包封装在IPv4数据包中来实现的,从而允许IPv6数据包“隧穿”IPv4网络。这种方法不要求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支持IPv6,只需隧道的两端支持即可。常见的隧道技术包括:
翻译技术涉及在IPv4和IPv6网络之间转换IP头信息,以及必要时修改数据包的内容,以确保协议间的互操作性。这种方式需要使用特殊的网关设备,这些设备在两种协议间转换数据包。常见的翻译机制包括:
这些技术各有优势和适用场景,选择哪种技术取决于特定网络的需要、成本和长远的网络策略。过渡技术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在不影响现有服务的前提下,逐步过渡到纯IPv6环境。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