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简介,愚公搬代码 🏆《头衔》:华为云特约编辑,华为云云享专家,华为开发者专家,华为产品云测专家,CSDN博客专家,CSDN商业化专家,阿里云专家博主,阿里云签约作者,腾讯云优秀博主,腾讯云内容共创官,掘金优秀博主,亚马逊技领云博主,51CTO博客专家等。 🏆《近期荣誉》:2022年度博客之星TOP2,2023年度博客之星TOP2,2022年华为云十佳博主,2023年华为云十佳博主等。
🏆《博客内容》:.NET、Java、Python、Go、Node、前端、IOS、Android、鸿蒙、Linux、物联网、网络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U3D游戏、小程序等相关领域知识。
🏆🎉欢迎 👍点赞✍评论⭐收藏
系统设计是指在构建软件系统或计算机系统时,对系统整体结构、组件之间的交互、数据流和功能实现等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系统设计的目标是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具有良好的性能、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系统制定蓝图,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精心设计,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法。简单来说,系统设计就是告诉你该怎么做。需求分析是找到你要做什么,而系统设计则是告诉你如何做。系统设计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其目的:
系统设计是将需求分析阶段得出的用户需求转化为可实现的系统设计方案,为软件开发提供具体的指导和计划。通过系统设计,开发团队能够更好地理解项目目标,规划开发工作,并最终实现一个符合需求、高效稳定的系统。
当然可以。在系统设计中,结构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设计方法是两种主要的设计范式。以下是这两种方法的简要整理:
结构化设计方法是一种自顶向下的方法,强调系统的模块化和分解。它的核心思想是将复杂系统分解为更小、更易管理的模块。
特点:
过程: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是一种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强调系统中的对象和类,通过对象的交互来实现系统的功能。
特点:
过程:
| 方面 | 结构化设计方法 |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 
|---|---|---|
| 分解方式 | 自顶向下,功能分解 | 自底向上,对象分解 | 
| 设计基础 | 模块和数据流 | 类和对象 | 
| 主要工具 | 数据流图、结构图 | 类图、序列图、对象图 | 
| 主要关注点 | 功能和过程 | 对象及其交互 | 
| 复用性 | 相对较低 | 较高,通过继承和多态实现 | 
| 可维护性 | 较好,通过模块化实现 | 更好,通过封装和模块化实现 | 
结构化设计方法适用于功能明确、需求稳定的项目,而面向对象设计方法更适合于需求变化较多、需要高复用性和可扩展性的项目。选择哪种方法应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需求来决定。
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阶段: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基本任务:
具体内容:
基本任务:
具体内容:
系统设计中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是确保系统开发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概要设计侧重于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模块分配,而详细设计则关注每个模块的具体实现和细节。通过详细的设计和评审,确保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从而为后续的实现和测试提供坚实的基础。
当进行系统设计时,有一些基本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构建软件系统。以下是这些原则的通俗解释:
概念:将复杂的问题分成更小、更易管理的部分。
通俗解释:就像画家将一幅画分成不同的图层,系统设计中也会将复杂的问题分成更小、更易管理的部分。这样做能让我们关注重要的细节,同时不被不必要的复杂性所困扰。
概念:从整体框架入手,然后逐步添加细节。
通俗解释:想象你在建立一座高楼大厦,你首先会构想整体的结构,然后一层一层地逐步建造。在系统设计中也是如此,我们先考虑整体框架,然后逐步添加细节,以确保每个部分都被仔细设计和优化。
概念:隐藏复杂的内部细节,只暴露必要的信息给其他部分。
通俗解释:想象你开车时并不需要了解引擎的每个零件如何运作。在系统设计中,我们可以隐藏复杂的内部细节,只暴露必要的信息给其他部分。这样能够降低不同模块之间的相互影响,使系统更易于管理和维护。
概念: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功能,并且尽可能不依赖其他模块。
通俗解释:就像用乐高积木一样,系统设计中的各个部分应该是独立的。高内聚表示模块内部的元素彼此紧密相关,低耦合表示模块之间的依赖尽可能降低。
衡量模块独立程度的标准有两个:耦合性和内聚性。内聚程度从低到高如下表所示:

耦合程度从低到高如下表所示

这些基本原则能够帮助我们在系统设计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和高效的工作流程,构建出结构合理、易于维护和扩展的软件系统。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一些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构建清晰、可维护且高效的软件系统。以下是这些原则的解释:
概念:模块应适中,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通俗解释:就像把一块大蛋糕切成适合一口吃的小块一样,系统中的模块也应该适中。这样做可以使每个模块的功能清晰,并且易于理解、测试和维护。
概念:减少程序的层层嵌套,以避免复杂的调用关系。
通俗解释:想象你需要找到某本书,如果每次你要找的书都在另一本书的页码里,你需要不断翻书才能找到。在系统设计中,减少调用深度意味着尽量减少程序的层层嵌套,使代码更清晰和高效。
概念:模块应允许多个模块调用它(多扇入),但它本身应尽量少调用其他模块(少扇出)。
通俗解释:想像一个火车站,火车到站后乘客下车,站台上的人上车,但火车的出口只有一个。在系统设计中,模块应该允许多个模块调用它,但它本身应尽量少调用其他模块,以减少模块之间的复杂关系。
概念:模块最好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通俗解释:就像你进入一座建筑物只有一个门一样,在模块设计中,最好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这样可以使模块的功能和接口更清晰,不容易引入混淆和错误。
概念:模块的功能应该限制在模块内部,不要让外部模块直接访问内部的细节。
通俗解释:就像一个厨房用具只在厨房里使用一样,模块的功能应该限制在模块内部,不要让外部模块直接访问内部的细节。这有助于封装和隐藏内部逻辑,防止外部干扰。
概念:模块的功能应该是可预测的,使用者应该能够合理地预期它会发生什么。
通俗解释:就像按下开关会打开灯一样,模块的功能应该是可预测的。使用者在调用一个模块时应该能够合理地预期它会发生什么,从而避免产生混淆和不可预知的结果。
这些原则有助于我们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创建清晰、结构合理且易于维护的软件系统。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