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LLM高性能并行训练技术

LLM高性能并行训练技术

原创
作者头像
zhangjiqun
发布2024-12-31 09:03:26
发布2024-12-31 09:03:26
2790
举报

LLM高性能并行训练技术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深度学习的重要性**: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焦点,深度学习是其核心技术,在众多领域取得突破,推动社会向智能化跃升。

- **面临的挑战**:数据、模型规模呈指数级增长,硬件算力发展滞后。单个 GPU 难以满足大规模模型训练需求,分布式训练面临通信和内存瓶颈。

相关技术与研究现状

- **分布式训练

- **数据并行**:每个计算节点持有模型完整副本,处理小批量训练样本子集,通过 All - Reduce 或参数服务器架构实现全局梯度通信。已有工作探索通信优化技术,如梯度稀疏化、通信调度等,但需平衡压缩率和精度损失,且不同互联架构影响性能。

- **模型并行**:将模型**参数张量划分到多个计算节**点,相应划分或复制特征映射张量和误差张量。可降低单个设备内存需求,但通信成本高,不同模型结构适用情况不同。在框架层面,有多种支持模型并行的框架,如 DistBelief、Mesh - Tensorflow、Megatron - LM 等。

- **流水线并行**:将模型纵向划分为多个子网络分配到计算节点,批量样本分微批以流水线方式输入。**Gpipe 是首个研究,但存在性能缺陷,如 GPU 利用率低、层间分区不均衡。异步流水线并行虽受关注,但算法设计复杂,需降低对模型收敛的影响**。

- **显存优化**

- **激活重计算**:在前向计算存储部分激活张量,反向传播重计算释放的张量。可分为线性化网络和一般图两类方法,不同方法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部分方法已集成到主流框架。

- **张量卸载**:源**于虚拟内存技术,将暂时不需要的张量卸载到 CPU 内存**。针对卷积神经网络和模型参数有不同卸载策略,但存在确定卸载对象和时机的关键问题。

- **低精度训练**:用**低精度格式表示训练数据,降低内存占用提升性能**,但需引入误差补偿技术维持准确率。

混合并行训练策略

- **成本模型构建**:深入分析模型训练中层内(数据并行和模型并行)和层间(流水线并行)并行性,分别构**建前向计算与反向计算的成本模型**。层内并行成本模型考虑数据交换的**通信对象、时机和开销**;层间并行成本模型考虑微批量训练数据在各子网络的**执行时间和数据传输开销**。

- **混合并行分区算法**:基于动态规划算法搜索混合并行策略空间,将模型分区映射到计算设备。相比暴力搜索的指数级复杂度,该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K^{2}N^{2})\),有效降低了策略搜索成本。

- **实验验证**:在多个深度学习模型和分布式环境下验证有效性。**与数据并行和 Gpipe 相比,分别实现高达 1.88 倍和 2 倍的加速比**,证明了该策略能根据不同环境和模型给出高效并行方案。

- **Transformer 层内模型并行优化策略**

- **细粒度流水线执行**:引入**细粒度层内流水线执行**,解耦层间计算和通信依赖。通过将每层操作沿样本维度划分,设计动态规划分区算法确定最优分区方案,使计算和通信开销最大程度重叠,搜索复杂度为\(O(L)\)。

- **混合通信压缩机制**:联合 Token 级的 **Top - k 稀疏化和分段量化方法**。Token 级 Top - k 稀疏化根据注意力分数评估 Token 重要性,减少通信开销,复杂度远小于元素级;分段量化根据张量数值分布设计,减少与原始张量的均方误差。

- **实验验证**:在不同规模 Transformer 模型上实验,与 Megatron - LM 相比,AccTFM 训练吞吐量**提高 2.08 倍**,且基本不影响模型收敛性。**消融实验表明各模块能提供显著性能收益。**

- **异构训练策略**

- **参数分桶与卸载策略**:引入参数分桶机制最大化 PCIe 带宽利用率。设计贪心算法确定卸载参数对象及卸载和预取时机,考虑 GPU 计算与内存拷贝异步执行,将参数卸载问题建模为优化问题求解。

- **参数预分配算法**:基于确定的卸载策略,分析训练过程中参数共存情况,设计参数预分配算法复用 GPU 内存空间,解决内存碎片化问题。

- **实验验证**:在不同规模 Bert 和 GPT 模型上验证。与 Zero - Offload 相比提升了单机单卡可训练模型规模,与 Gemini - CPU 相比在相同内存预算下实现 2.13 倍性能提升。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LLM高性能并行训练技术
  • 相关技术与研究现状
  • 混合并行训练策略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