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发电厂的智能化转型进程中,构建精准可靠的人员与资产定位系统,已成为保障生产安全、提升运维效能的核心支撑。发电厂场景特殊,既包含高压设备密集的室内空间,也涉及开阔的户外作业区域,强电磁干扰、复杂环境布局等因素,对定位技术的稳定性与覆盖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新锐科创推出的RTK+蓝牙融合定位系统,通过技术协同与场景适配,为发电厂打造了全域化、高精度的定位管理方案。
发电厂的定位需求贯穿生产全流程,涵盖人员安全管控、设备运维调度等多个维度。从场景来看,户外区域如输电线路走廊、原料存储区,需要对巡检人员、运输车辆进行实时追踪;室内空间如配电室、机组厂房、地下电缆隧道,则需精准掌握作业人员位置及设备分布。
传统定位技术在这类场景中常显局限:卫星定位在室内易受建筑遮挡,精度大幅衰减;单一室内定位技术在强电磁环境下信号稳定性不足,难以满足安全生产对定位可靠性的要求。此外,发电厂对定位系统的功能需求多元,既需要实时位置监控,也需支持电子围栏、应急响应等管理功能,这对技术方案的综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锐科创的RTK+蓝牙融合定位系统,通过两种技术的协同互补,突破了单一技术在复杂场景中的应用瓶颈。
RTK技术基于卫星定位原理,在户外开阔区域可实现高精度定位,确保厂区内移动人员、作业车辆的轨迹可追溯,为巡检路线规划、设备运输调度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蓝牙低功耗(BLE)技术则专注于室内场景,通过部署定位信标构建室内定位网络,满足厂房、控制室等封闭空间的定位需求。
两种技术的无缝切换是该系统的核心亮点:当人员或设备从户外进入室内时,系统自动从RTK模式切换至蓝牙模式,无需人工干预,实现全域无死角定位覆盖。同时,针对发电厂的强电磁环境,系统在硬件设计与信号处理算法上进行了专项优化,保障定位信号的稳定传输,避免因环境干扰导致的定位偏差。
作为户外定位的核心节点,RTK基准站需部署在厂区内视野开阔、坐标已知的高点,其核心功能是持续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误差修正参数,通过专用网络将修正信息实时发送至移动终端。这一机制确保了户外移动设备(如巡检人员的定位终端、运输车辆的定位模块)能够获得高精度位置数据,为户外作业调度提供可靠依据。
蓝牙定位信标
蓝牙信标基于低功耗蓝牙技术,通过周期性广播信号实现室内定位功能。在发电厂的厂房、设备间等区域,信标可根据空间布局灵活部署,人员佩戴的定位终端通过接收多个信标的信号,结合信号强度分析实现位置测算。除人员定位外,信标网络还可用于资产追踪,实时监控关键设备的位置状态,助力设备管理效率提升。
人员定位终端
终端设备集成RTK与蓝牙双模定位模块,设计轻便,可搭载于安全帽、工牌等载体上。其核心特性在于自动适配定位环境:户外场景启用RTK模式,室内场景切换至蓝牙模式,确保位置数据的连续性。终端内置长续航电池,并配备紧急呼叫功能,当人员遭遇突发状况时,可一键触发报警,管理平台能即时获取报警位置,为应急救援提供支持。
定位管理平台
作为系统的中枢,定位管理平台负责整合各类设备的位置数据,通过算法处理后,以电子地图形式直观呈现人员、设备的实时位置及运动轨迹。管理人员可通过平台设置虚拟电子围栏,当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或偏离规定作业范围时,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实现风险的提前干预。同时,平台支持历史轨迹回放,为作业流程优化、安全事件追溯提供数据支持。
在日常运维中,该系统通过精准定位数据优化巡检流程,减少无效作业路径,提升巡检覆盖率与效率;通过实时掌握设备位置,实现资产的智能化管理,降低设备查找与调度成本。
在安全管理层面,电子围栏与应急报警功能构建了主动防御体系:当人员误入高压设备区、受限空间等危险区域时,系统即时报警并推送位置信息,便于管理人员快速介入;突发事故时,救援团队可通过定位终端精准锁定受困人员位置,缩短应急响应时间。
长期来看,系统积累的定位数据可用于分析人员作业模式、设备运行规律,为发电厂的智能化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推动生产运营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综上,新锐科创RTK+蓝牙融合定位系统凭借全域覆盖能力、抗干扰设计及多元功能,精准匹配了发电厂的复杂场景需求,既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技术手段,也是提升运维效率的重要工具,为发电厂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