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得帆信息联合创始人兼CTO徐翔轩
最近1-2年拜访客户的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很多CIO、CDO朋友的焦虑感与日俱增。尤其春节前后DeepSeek爆火,AI飞速更新迭代和老板关注AI带来的压力,更加剧了焦虑。百亿营收以内的CIO(尤其是5~100亿之间营收的民营企业),感受到的压力与紧迫感似乎更大。
CIO既要满足管理层对数字化成果的短期期望,又要应对业务部门日益增长的敏捷需求,还要在有限的IT资源约束下管理复杂的技术生态。中型企业CIO既没有大企业的充足资源,也不具备小企业的灵活性,却同样要求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数字化突破。
如果对CIO的困境做个提炼,大致体现在如下方面:
在过去半年时间中,通过对50余位CIO的面对面深度访谈和超过200家企业的调研数据,我逐步识别和梳理出CIO面临的七大核心痛点,并按照紧迫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排序。麻烦的是,这些痛点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以致形成恶性循环。要真正解决CIO的困境,需要从系统性角度入手。
七大核心痛点:
1、数字化转型KPI考核下的“政治生存”危机;
2、核心技术人才稀缺与“单点故障”风险;
3、业务变化速度与IT交付能力的致命错配;
4、遗留系统技术债务积累的“维护噩梦”;
5、系统孤岛与数据集成的“连接地狱”;
6、网络安全与合规风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7、IT预算约束与ROI证明的“财务困境”。
痛点之间的恶性循环:
在这里,我把每个痛点都转化为了公式,以便大家更直观清晰地理解。
01
数字化转型KPI考核下的"政治生存"危机
KPI压力下,成果不明显,生存焦虑感爆棚!
公式表达:
管理层期望 » IT资源 + 交付能力
公式解读:
管理层对于数字化成果和进展的预期,远远大于数字化团队的承载能力,导致CIO无法满足KPI要求,这是CIO面临的最致命痛点。在调研数据中,77%的CIO表示自己正因此感受到职业威胁。
具体体现:
02
核心技术人才极度稀缺与"单点故障"风险
平台靠核心人才撑着,关键人走了就塌!
公式表达:
人才市场竞争 × 薪酬劣势 = 招不到 + 留不住 + 用不起
公式解读:
中型企业岗位吸引力和薪资竞争力有限,很难招到并长期留存核心技术人才,人才稀缺造成项目交付瓶颈。这是导致痛点一的最直接原因,也是CIO最无力解决的困境。核心人才稀缺还会导致现有员工工作负荷过重,进一步加剧人才流失风险,让CIO陷入"越缺人越招不到人"的困境。
具体表现:
03
业务变化快与IT交付慢的错配
上新慢,改需求慢,竞争机会常常错过!
公式表达:
业务需求增长率 ÷ IT交付能力 > 2 ⇒ 业务部门绕过IT
公式解读:
业务需求爆发式增长,IT的交付能力严重滞后,形成较难弥合的速度错配。CIO在业务部门前失去威信,加剧“生存危机”。
具体表现:
04
遗留系统技术债务积累的“维护噩梦”
老系统不能动,新系统插不进去,演进卡死!
公式表达:
技术债务 ∝ 维护成本 × 创新阻力2
公式解读:
理想情况下,企业系统维护、新需求实现、创新项目的配比大致应为30%、40%、30%,但不少企业实际配比大致为70%、20%、10%。遗留系统产生技术债务,技术债务成了“慢性毒药”,不仅逐步增加维护成本,更进一步消耗IT的创新能力。
具体表现:
05
系统孤岛与数据集成的“连接地狱”
接口断、流程断、数据断,协同无法实现!
公式表达:
∑ni = 1独立系统i- 集成能力 = 数据孤岛 + 流程断裂
公式解读:
如若没有完善的预先规划与数据集成能力,系统数量越多,越容易引起数据孤岛和流程断裂,数据价值无法释放,长期运维压力激增。
具体表现:
06
网络安全与合规风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不能出事,但又不知道哪里有漏洞、谁动了什么!
公式表达:
监管趋严 + 攻击频发 = 合规成本 + 数据泄露风险
公式解读:
近年来,个人数据、关键信息技术设施、数据出境等安全合规要求愈发严格。CIO是企业网络安全责任的第一人,一旦出现安全和数据泄露问题,CIO首当其冲承担责任。
具体表现:
07
IT预算约束与ROI证明的“财务困境”
预算每年紧缩,每个项目都要“解释它的意义”!
公式表达:
IT投资需求 / 可用预算 > 3 ⇒ 项目优先级排序困难
公式解读:
相比持续增加的IT投资需求,IT预算往往有限,CIO不得不对投资需求做取舍,且IT投资的价值往往难以量化。
根据调研情况,IT投资需求增长率约为25%,IT预算的增长率只有8%,存在17%的缺口。除预算层面的缺口外,CIO也面临投资抉择层面的困境,相较于短期运营需求和维护现有系统(例如:硬件投资、软件授权续费或扩容、系统运维费用等),长期战略价值和投资新技术(例如:架构升级、新技术和工具引入、安全投资等)在ROI证明时难度更高。
具体体现:
解决之道:得帆低代码痛点解决能力矩阵
CIO七大核心困境,并非七个孤立问题,而是环环相扣的压力源。每一个痛点的爆发,往往都是另一个问题积累的后果,也常常会触发新的失控点。
对CIO来说,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我将以“问题→能力评分→解决机制→典型应用”的方式,系统还原得帆低代码解决方案如何为CIO提供结构化支撑,进而破解或大幅缓解前述困境。
在这里,我把每个痛点都转化为了公式,以便大家更直观清晰地理解。
01
痛点一:"政治生存"危机
得帆低代码解决能力评分:★★★★★
回应公式:
标准化能力 × 快速交付路径 × 成果展示机制 = 管理层认可度上升 × CIO安全感回归
得帆低代码平台围绕“成果可见化”构建系统能力链:
02
痛点二:技术人才稀缺与"单点故障"风险
得帆低代码解决能力评分:★★★★★
回应公式:
低门槛开发 + 组件沉淀 + 团队协同机制 = 降依赖风险 × 提组织稳定性
得帆低代码平台构建了一套以“平台赋能于人、平台成为IT专家”的技术承载体系:
03
痛点三:
业务节奏快,IT响应慢
得帆低代码解决能力评分:★★★★★
回应公式:
敏捷建模 + AI辅助 + 并行交付机制 = 交付周期压缩 × 业务协同提升
平台强调“组织级快速响应”机制,而不是单项目提速:
04
痛点四:技术债务积累
得帆低代码解决能力评分:★★★★☆
回应公式:
系统包裹 + 中台抽象 + 渐进替代机制 = 技术债转化路径可控
我们不鼓励一次性重构,而是强调技术演进的“相容性”:
05
痛点五:系统孤岛与集成困局
得帆低代码解决能力评分:★★★★★
回应公式:
aPaaS+iPaaS协同 + 可视化集成编排 + 数据一致性保障 = 系统联通性提升 × 业务流畅性增强
得帆低代码平台从底层将“应用+集成”合并管理:
06
痛点六:
安全与合规风险
得帆低代码解决能力评分:★★★★☆
回应公式:
信创适配 + 数据隔离 + 行为留痕机制 = 安全基础合规化 × 风险控制前置化
得帆低代码平台嵌入式支持合规治理:
07
痛点七:
预算限制与ROI证明难
得帆低代码解决能力评分:★★★★☆
回应公式:
平台多场景通用 + 组件复用率提升 + 成果可量化 = 成本可控 × ROI可视化
得帆低代码平台更像是“能力平台”:
尾声:不需要万能钥匙,但需要一个可行路径
面对CIO群体的核心痛点,我们并不主张“低代码能解决一切问题”,相反,我们更愿意和CIO一起思考:
得帆低代码平台之所以存在意义,是因为它能将“构建系统”的工作,从一次次偶然的项目中,转化为一次次可复制、可交付、可持续的组织能力建设过程。
如果说CIO的核心痛点、焦虑感有较多来自于不确定性,那么我们希望提供的,不是一个承诺结果的方案,而是一套可以支撑长期进化的能力系统。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