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当程序遇上飞蛾:史上最萌的“Bug”故事

当程序遇上飞蛾:史上最萌的“Bug”故事

作者头像
找Bug
发布2025-08-11 13:23:35
发布2025-08-11 13:23:35
88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你的Bug我做主你的Bug我做主

程序员的日常,可以说是和“bug”斗智斗勇的漫长战役。什么内存泄漏、死循环、空指针……每个都能让人头大得想把电脑掀了。但你知道吗,程序世界的第一个“bug”竟然是一只真·昆虫!没错,就是一只小飞蛾,活脱脱地卡在了1947年的“巨型计算机”里,导致程序崩溃。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科幻片里的桥段?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计算机历史上最萌、最真实的“bug”,保证让你笑着看完,还能偷偷安慰那些因为bug抓狂的程序员们:“你们不孤单!”

“Bug”这词,其实早就被‘虫’霸占了

先来个小科普:英文“bug”本来就是“虫子”的意思。早在计算机发明之前,工程师们就已经把机械上的各种毛病叫做“bug”。比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时,就抱怨那些‘bugs’(故障)搞得他头疼。

不过当时谁都没想过,几十年后,这个词会被程序员用来形容代码里的错误。毕竟,那时候的“代码”还是一堆电线和继电器。

1947年:当飞蛾变成了超级大Boss

时间快进到1947年9月9日,地点在哈佛大学的Mark II计算机实验室。Mark II长得庞大无比,大概有个小房间那么大,全靠继电器和开关拼命计算。

这一天,格蕾丝·霍珀(Grace Hopper)——计算机界的“超级奶奶”,正在和她的团队一起维护这台庞然大物。突然,机器罢工了,计算结果全乱套。大家开始挨个检查继电器,想找出问题。

结果,她们发现……一只飞蛾卡在继电器里。是的,你没听错,一只真正的小飞蛾,懒洋洋地堵住了开关,搞得整台电脑罢工。

格蕾丝把这只飞蛾小心翼翼地用胶带贴在了维修日志上,上面写着:

“First actual case of bug being found” “首次发现的实际‘虫子’”

这张带着飞蛾的日志,后来成了计算机界的“传奇文物”。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bug,就是它了

你想想,代码里出现个bug很正常,但真有只虫子卡机器里,这也太有画面感了。

这只飞蛾不仅成为计算机历史上的明星,还让“debug”(除虫)这个词变得特别形象:程序员们仿佛真的在“抓虫子”!

从此以后,无论是代码里的语法错误,还是莫名其妙的死循环,都被统称为“bug”,程序员的日常就是跟这些“虫子”搏斗。

格蕾丝·霍珀:不仅抓虫,还发明了编译器

发现飞蛾的这位女士格蕾丝·霍珀,简直是计算机界的传奇人物。

她不仅亲手抓过“第一只bug”,还是发明现代编程语言基础——编译器的先锋。没她,就没有今天各种酷炫的高级语言。

她的人生信条之一是:“永远不要把事情做得比你需要的复杂。”这句名言对程序员们来说,堪称至理名言。

今天的程序员也像捉虫达人一样

虽然现在的bug已经不再是实体的昆虫,而是代码里的各种“幽灵”,但对程序员来说,debug依然是最头疼的事。

写代码写着写着,突然程序崩了,你想:“不会又是那只看不见的飞蛾吧!”

其实,debug的过程就像捉迷藏,有时候你越是着急找bug,bug就越会躲得远远的,让你抓狂。

而当你终于找到那个让程序崩溃的“罪魁祸首”,那种成就感,比抓到一只真正的飞蛾还要爽!

bug再烦,也得笑着面对

历史上的第一只“程序bug”是一只真实的飞蛾,这段趣闻成了计算机文化里永远的笑料。

每当你被代码里的bug气得想砸电脑,不妨想想那只“历史最萌bug”:一只小飞蛾如何轻松让庞大的计算机罢工。

我们都在和“bug”斗争,但这也是程序员最有趣、最值得骄傲的部分。

下次遇到bug,别急着抓狂,深呼吸,幽默一点——谁知道呢,也许哪天你发现的bug,也会成为历史的传奇!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8-1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找Bug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Bug”这词,其实早就被‘虫’霸占了
  •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bug,就是它了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