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深入推进,国产操作系统(如银河麒麟、中标麒麟、深度等)在生产环境中的部署规模持续扩大。这些基于Linux内核的国产系统虽然继承了开源生态的优势,但也带来了独特的故障排查挑战:硬件兼容性复杂性(如鲲鹏、龙芯、飞腾等国产处理器的差异)、操作系统特异性(各厂商的内核定制和优化)、核心组件异常(如系统组件存在bug导致内存溢出),以及国产化应用生态(如达梦数据库、金仓数据库等特定应用的系统交互)。
在此背景下,系统故障排查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Linux诊断技能,更需深入理解国产化环境的特殊性。偶发性故障(如因国产CPU弱一致性存储模型引起的内存刷新延迟导致应用异常)、性能异常和稳定性问题在生产环境中往往表现更为复杂,其根源可能涉及硬件、内核、驱动、应用等多个层面,要求运维人员具备全栈式排查能力。
国产操作系统通常采用分层架构:硬件适配层(针对国产CPU和硬件优化)、内核增强层(安全加固和性能优化)、系统服务层(提供国产化系统服务)和应用支撑层(兼容国产中间件和数据库)。这种架构虽然提升了自主可控性和安全性,但也增加了故障排查的复杂度。
生产环境中的系统故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有效的故障排查应遵循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国产操作系统环境下,除了通用Linux工具外,还需掌握一些特定工具:
以下是常用故障排查工具的分类表:
工具类别 | 工具名称 | 主要功能 | 适用场景 |
---|---|---|---|
系统监控 | top/htop | 实时监控进程CPU、内存使用情况 | 系统负载高、进程异常 |
vmstat | 监控系统进程、内存、交换区、IO等性能指标 | 系统性能分析 | |
iostat | 监控系统IO操作情况和CPU使用情况 | 磁盘IO性能问题 | |
sar | 系统活动报告,可历史回溯 | 性能趋势分析 | |
日志分析 | journalctl | 查询和分析systemd日志 | 服务启动失败、系统事件分析 |
dmesg | 检查内核环形缓冲区消息 | 硬件故障、驱动问题 | |
内核诊断 | perf | 性能分析工具,可跟踪CPU周期、缓存命中等 | 性能瓶颈分析 |
ftrace | 内核函数跟踪器 | 内核行为分析 | |
dropwatch | 监控内核丢包情况 | 网络丢包问题诊断 | |
硬件诊断 | lspci | 列出所有PCI设备 | 硬件识别、驱动加载问题 |
lscpu | 显示CPU架构信息 | CPU相关故障 | |
国产化增强工具 | KSMC(Kylin System Monitor) | 银河麒麟系统监控平台 | 国产环境深度监控 |
达梦性能诊断工具 | 达梦数据库性能分析 | 数据库性能问题 |
问题描述:在中标麒麟系统生产环境中,金仓数据库KingbaseES V8R3集群发生failover切换。原主库(node 12)异常,触发备库(node 11)接管服务。
排查过程:
根因分析:
所谓"soft lockup"是指内核进程或线程被锁死在某个状态(通常在内核区域),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调度。这通常是由于内核锁使用问题或CPU负载过高导致的。
从系统message日志发现,从"Dec 8 00:43:43"开始,node 12操作系统持续出现soft lockup错误,导致系统假死,数据库服务无法正常运行。备库因无法连接主库,超过阈值后触发failover切换。
解决方案:
kernel.watchdog_thresh
(默认10秒),但注意不能大于60问题描述:某国产服务器设备(全国产化环境)稳定运行1年后出现应用软件进程异常退出,同时生成coredump文件。
排查过程:
根因分析:
该国产CPU采用弱一致性存储模型,每个核有独有缓存(I-Cache、D-Cache)。在消息队列读写同步优化中,多核缓存一致性面临挑战,导致内存刷新延迟,应用软件读到错误指针,从而在释放内存时导致进程异常退出。
解决方案:
问题描述:银河麒麟V10SP1操作系统上,达梦数据库异常宕机,dmwatcher拉起后仍反复宕机,数据库日志中无报错信息。
排查过程:
根因分析:
操作系统组件audit服务内存溢出,导致达梦数据库申请内存时,无法正常申请到连续内存,触发操作系统kernel异常,强制kill数据库进程。
解决方案:
问题描述:Cas虚拟化平台上,运行银河麒麟系统的虚拟机出现系统服务中断,智能运维系统登录提示500错误。
排查过程:
根因分析:
磁盘IO性能瓶颈导致系统负载高,CPU忙于等待IO操作,无法正常响应中断请求,进而引发软中断。系统软中断不是服务中断的直接原因,而是IO性能问题的表现。
解决方案:
对于深层次系统故障,需要采用内核级诊断技术:
针对性能类故障,需要使用高级剖析工具:
根据国产硬件特性和应用需求,调整内核参数:
# 内存管理优化
vm.overcommit_memory = 2
vm.overcommit_ratio = 80
vm.swappiness = 10
# 网络堆栈优化
net.core.rmem_max = 16777216
net.core.wmem_max = 16777216
net.ipv4.tcp_rmem = 4096 87380 16777216
net.ipv4.tcp_wmem = 4096 65536 16777216
# 文件系统优化
vm.dirty_ratio = 10
vm.dirty_background_ratio = 5
vm.dirty_writeback_centisecs = 500
建立全方位的监控体系,提前发现系统异常:
国产操作系统生产环境下的系统故障排查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运维人员深入理解国产硬件特性、内核原理和应用行为。通过本文介绍的系统化方法论、工具集和典型案例,希望能够帮助运维人员提升故障排查能力。
未来,随着国产化替代的深入推进,故障排查技术也将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根因分析自动定位和自愈系统将成为运维标准能力。麒麟软件已申请的"一种快速定位导致操作系统偶现性故障的问题的方法"专利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运维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工具,深入理解国产软硬件平台的特点和特性,才能在生产环境系统故障排查中游刃有余,保障关键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