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的当下,充电站已成为支撑城市交通运转的关键基础设施。然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资源浪费与效率瓶颈,正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难题 —— 充电过程中突发的火情难以及时预警、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导致资源闲置、设备故障发现滞后造成营收损失、夜间安全风险频发、人工巡检成本高且漏检率高…… 这些痛点不仅侵蚀着运营利润,更影响用户信任度。
破解这些难题,亟需一套以智能化技术为核心的运营管理方案。基于 AI 算法与高清视频监控的充电站智能管理系统,通过 “视觉感知 + 智能分析 + 自动响应” 的全流程闭环,为充电站运营提供从安全防控到效率提升的全维度解决方案,重新定义充电站智能化运维标准。
电池起火、充电接口冒烟等安全事故,往往因人工巡检间隙难以发现初期征兆而扩大损失。AI 视频监控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采集充电区域画面,搭载的火焰与烟雾识别算法,可精准捕捉 “微小火星”“初期青烟” 等肉眼难辨的隐患信号,预警速度比人工巡检快 3-5 分钟。
当系统识别异常时,将立即触发三重响应机制:现场声光报警器同步启动,提醒周边人员撤离;后台管理平台自动向运维人员推送含异常位置、风险等级的预警信息;同时可联动充电控制系统切断故障设备电源,从源头阻止火情蔓延。此外,系统还能识别充电区域内的吸烟行为,通过现场语音广播自动劝阻,避免人为安全风险。
充电枪线破损、接口故障、设备未归位等问题,若依赖人工定时巡检,往往会导致故障设备闲置超 12 小时,直接影响站点营收。智能监控系统可按照预设频率,对充电设备进行 “可视化体检”,AI 算法能精准识别枪线裂痕、接口松动、设备离线等 10 余种故障类型。
一旦发现问题,系统会自动生成包含 “故障设备编号、具体位置、问题描述” 的维修工单,实时推送至运维人员移动端。运维人员可根据工单信息精准定位故障点,大幅缩短排查与维修时间。数据显示,该系统可将设备平均停机时长从 12 小时压缩至 4 小时以内,单站年均减少数十万元营收损失。
“燃油车占车位”“已充满电车辆滞留” 是充电站普遍面临的资源浪费问题,部分站点日均损失 10% 以上客流。AI 视频监控系统通过车牌识别与车辆状态分析,可自动区分燃油车、待充电新能源车、已充满电新能源车三类车型。
针对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的情况,现场显示屏会实时弹出 “非充电车辆请驶离” 的提示,同时后台同步通知管理人员协调劝离;对于已充满电超过 15 分钟的车辆,系统会自动向车主发送挪车短信提醒。通过动态管控,充电车位周转率可提升 30% 以上,单站日均可多服务 5-8 单客户,有效释放站点运营潜力。
偏远站点夜间易发生设备盗窃、人员纠纷等安全事件,传统人工安保成本高且存在监控盲区。智能监控系统通过 “虚拟警戒线 + 异常行为识别” 构建立体防护网:在配电房、设备存放区等敏感区域设置电子围栏,有人翻越或闯入即触发报警;同时可识别 “人员跌倒”“肢体冲突”“可疑人员徘徊” 等异常行为,管理人员可通过远程语音广播及时制止,或联动附近安保力量快速到场处置。
此外,系统还能自动追踪可疑人员行动轨迹并录制高清视频,为后续追责提供完整证据链。应用该系统后,充电站夜间安全事件发生率可降至近乎为零,同时安保成本降低 50%。
传统充电站需投入大量人力进行设备巡检、安全排查、环境管理,单站日均人工投入 2-3 小时,且易受节假日、恶劣天气影响导致巡检不到位。AI 视频监控系统可实现 “设备监测、安全防控、环境管理” 全流程智能化:除设备与安全监控外,还能识别垃圾桶溢出、地面油污、杂物堆积等环境问题,自动提醒保洁人员处理。
同时,系统会根据实时监控数据自动生成《设备运行报表》《车位使用报表》《安全事件报表》,管理人员通过后台即可实时掌握全站运营动态,无需现场值守。数据显示,单站应用该系统后,每月可节省人工成本 3000-5000 元,同时避免因人工漏检导致的运营风险。
从 “被动应对问题” 到 “主动预防风险”,从 “人工密集运维” 到 “智能高效管理”,AI 视频监控系统正成为充电站运营升级的核心工具。它不仅是一套安防设备,更是提升运营效率的 “利润引擎”、优化用户体验的 “服务管家”。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下,通过智能化技术破解运营痛点,才能让充电站真正成为新能源时代的 “放心驿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核心优势。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