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日《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全国已有超200家企业因未及时备案被责令整改,其中5家企业因存储量达50万+人脸信息且逾期未备案,被处以50万元-200万元罚款。企业若未在30天备案窗口期内完成流程,不仅面临高额罚款,还可能被暂停人脸识别功能。多数企业因不熟悉线上流程导致反复驳回,平均耗时超过45天。本文将拆解4步备案全流程,附材料清单与避坑指南,助企业一次通过审核。
备案全程通过国家网信办“个人信息保护业务系统”线上完成,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以避免兼容性问题。企业可通过两个官方入口进入:
登录前需准备企业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经办人授权委托书等基础材料,确保网络环境稳定,避免因断网导致信息丢失。
信息填报需确保与营业执照、实际业务完全一致,任何字段错误都可能导致驳回。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备案材料需扫描为PDF格式,单个文件不超过50MB,缺少任何一项将导致初审不通过。以下为材料清单及监管关注点:
表格
复制
材料名称 | 关键要求 | 监管关注点 |
---|---|---|
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报告(PIA) | 需论证“非人脸识别不可的业务逻辑”,提供替代方案分析(含必要性分析、风险评估及缓解措施) | 必要性论证不足将直接驳回 |
安全防护方案 | 包含数据加密(AES-256/国密SM4)、入侵检测措施及日志留存≥6个月的管理流程 | 未附渗透测试报告视为无效 |
授权委托书 | 明确授权范围为“人脸识别备案专用”,需加盖企业公章 | 自然人签字或授权期限不足均不认可 |
存储资质证明 | 自建服务器需等保2.0三级证明,云端存储需服务商认证证书 | 使用未备案云服务商触发高风险预警 |
第三方合作协议(若有) | 明确双方信息保护责任划分,禁止“免责条款” | 未约定数据泄露赔偿责任将要求补充 |
80%的备案申请因材料不合格被退回,以下为企业最易踩的“雷区”: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