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低代码开发平台有哪些:20个低代码开发平台多维度对比

低代码开发平台有哪些:20个低代码开发平台多维度对比

原创
作者头像
informat低代码
发布2025-10-14 18:23:23
发布2025-10-14 18:23:23
180
举报

最近半年,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颜总,我们想上低代码,到底该选哪个平台?”

提问题的人,大概分为这几类:

  • 有想提升开发效率的CTO/CIO;
  • 有想快速实现业务数字化的业务总;
  • 甚至有想用小预算办大事的初创公司创始人。

我的回答通常是:“低代码的本质,不是让程序员少写代码,而是让业务逻辑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数字化。

光这一句话,其实就够用了。

真懂的人,一听这话就点头;不懂的人,只觉得听起来挺高级。

但既然今天要拿这个问题出来讲,那我就好好的“拆解”下这句话背后的含金量,并结合我过去考察、试用乃至合作过的20个低代码平台,聊聊那些常见的误区、实战经验和选型标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顺便记得点点赞喔,谢谢~)

一、到底啥是“低代码”?

很多公司一提低代码,就觉得是拖拖拽拽做个表单、搞个审批流,或者让业务人员自己搭个简单应用。这是“低代码应用”,但还没触及“平台”的战略价值

真正的“低代码开发平台”是:

一场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套企业数字化的加速器+一种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语言+一个组织数字能力的沉淀载体。

举个技术圈都懂的例子:

  • 你让行政人员用Excel做个投票统计,这叫办公软件
  • 你让HR用伙伴云搭个入职审批流,这叫零代码工具
  • 但如果你用织信Informat、Mendix或OutSystems重构了核心的供应链协同系统,让业务和开发并肩作战,效率提升5倍,这才叫低代码平台,其核心在于“重构核心系统”。

企业选型也是同理:不是“能不能拖拽出界面”,而是“能不能承载你核心的业务逻辑、适应你未来的发展变化、并融入你现有的技术体系”。

拆解一下这句话,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点——

1、不是让程序员少写代码

很多企业在引入低代码时,最大的误区是“用它来替代程序员”。这就像因为有了挖掘机,就辞退了所有建筑工人。真正的价值,是让“建筑师”去设计更宏伟的“建筑”,而把重复的“砌砖”工作交给机器。

  • 错误示范:“上了低代码,我们可以裁掉一半的开发团队。”
  • 懂行的人会问:省下来的开发人力,是否投入到了更复杂的业务架构、数据模型和集成方案设计中?

真正的价值,是释放高级开发者的生产力,让他们去做更高价值的设计与创新,而不是简单地减少代码行数。

2、让业务逻辑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数字化

这才是重点中的重点。比如你是一家制造型企业:

  • 原来开发一个供应商质量管理系统,需要前后端6个开发、3个月、投入上百万
  • 现在用低代码平台,1个业务主管+2个懂低代码的开发,2周就能搭出原型,1个月上线,成本不到原来的五分之一

这种“用平台能力将业务想法高效率、低成本地转化为数字现实”,才是低代码的价值所在。

平台只是载体,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套清晰、可复用的业务逻辑可以“灌入”这个平台。

3、让决策更快的高生产力工具

在数字化竞争中,速度本身就是壁垒。低代码最直接的贡献就是:

比如:

  • 业务部门的一个新想法,从需求到原型,从原型到上线,周期从天级缩短到小时级;
  • 市场出现一个新机会,你能用竞争对手一半的时间推出与之匹配的数字化服务;
  • 面对一个临时性的业务需求(如之前的疫情流调系统),你能在48小时内从零搭建并投入使用。

善用低代码的CIO,都有一个共同的体验:快,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最佳策略。

4、成本与风险的“双杀”

这点在市场严峻、预算收紧的时期尤为关键。低代码不仅降低了显性的开发成本,更大幅削减了隐性的维护成本和试错风险。(有些人可能说:“这种AI也可以啊”,行,那你就去用AI吧,AI的不可控因素多,后面有你好受的...)

  • 传统开发,一个需求变更需要层层传递,牵一发而动全身;
  • 低代码开发,业务人员可以现场调整,立等可见,试错成本极低。

这不是“省钱”,而是用更灵活的方式,提高了每一分IT预算的投资回报率

二、20个低代码开发平台全景解析

在多年的选型与实践中,我曾深度考察过国内外众多平台。以下20个,是各有特色、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代表。我将它们分为几类,并附上我的一句话点评

【国内产品】

1、织信低代码:国内首批企业级低代码开发平台的领航者,以“AI+低代码”双轮驱动构建核心竞争力。其分布式微服务架构能支撑千万级并发,在制造、航空、军工等复杂场景久经考验,是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器”。

2、普元低代码:同样深耕企业级市场,以数据模型为核心,实现专业代码与低代码的深度融合,在金融、政务等领域有深厚积累。

3、华为AppCube:华为云生态的战略一环,与鲲鹏、鸿蒙深度适配,在政企、工业互联网场景优势明显,是信创路上的可靠伙伴。

4、用友YonBIP低代码:融入用友强大的ERP生态,天生为财务、供应链等核心业务场景而生,是用友老客户平滑升级的最佳路径。

5、金蝶云苍穹低代码:基于金蝶云原生架构,聚焦“财务云”与“制造云”,为金蝶生态内的企业提供快速创新的能力。

【国际产品】

6、Mendix:企业级应用开发,理念先进,生态成熟,适合有全球化视野和复杂业务逻辑的大型企业。

7、OutSystems:性能与工程化程度的标杆,能生成高质量原生代码,是开发关键任务应用(Mission-Critical)的可靠选择。

8、Microsoft Power Apps:背靠微软生态,与Office 365、Dynamics 365无缝集成,是微软技术栈企业的自然延伸。

【垂直领域产品】

9、泛微e-cology低代码:将低代码深度融入OA,是流程驱动型组织进行协同办公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利器。

10、炎黄盈动 AWS PaaS:以BPM流程引擎见长,是业务流程再造项目的专业级武器。

11、鼎捷低代码:专注制造业,内置大量生产管理与供应链模板,是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的“快车道”。

12、浪潮Inspur LowCode:依托浪潮在政府、能源行业的深厚根基,是全栈信创解决方案中的关键一环。

【轻量化产品】

13、简道云:零代码标杆,以表单、流程和报表为核心,上手极快,是解决部门级、轻量化需求的“闪电侠”。

14、明道云:零代码模式打通数据孤岛,自动化工作流是亮点,适合需求多变的中小企业和业务部门。

15、Zoho Creator:国际化低代码平台,连接器丰富,AI助手Zia能赋能数据清理与分析,适合追求国际产品体验的成长型企业。

16、奥哲氚云:阿里系战投背景,与钉钉生态融合度高,在零售、轻制造领域有大量成功实践。

17、活字格:融合零代码与低代码,支持混合开发,在需要对接特定硬件或局域网络的环境中表现出色。

18、字节跳动低代码平台:与飞书深度绑定,“表格即系统”的理念非常前卫,是追求极致协作体验团队的优选。

19、Kissflow:界面友好,工作流管理是其强项,为人力资源、项目管理等标准化流程提供优雅解。

20、宜搭:阿里生态内的又一力作,侧重中小企业进销存、人事管理等业务,是钉钉生态圈做组织协同的实用工具。

三、低代码开发平台多维度对比

光看上面的介绍和评价可能还不够,选型时还是要看下面这些“硬指标”。

所以我又从用户层面出发,挑了大家最关心的8个维度(综合能力、拓展性、灵活性、AI能力、稳定性、集成能力、安全性等),对主流平台做了评分(★越多越好,最高5颗★),帮大家直观对比。(注:评分仅代表我个人体验感受)

1、综合能力

  • 织信:★★★★★(企业级全场景覆盖,多行业核心案例,全生命周期管理)
  • 普元:★★★★★(高并发+制造业核心场景,AI配置率高)
  • OutSystems:★★★★(关键任务应用适配,性能强但行业案例少)
  • Zoho:★★★★(模板多+集成强,核心系统案例少)
  • 简道云:★★★(中小企业适配好,核心系统偏弱)
  • 华为AppCube:★★★(政企/工业场景强,全场景覆盖弱)

2、拓展性

  • OutSystems:★★★★★(低代码转原生代码,复杂逻辑无压力)
  • 织信:★★★★★(支持Java/JS扩展,代码架包嵌入,媲美原生代码)
  • 普元:★★★★(微服务架构,拓展灵活)
  • 活字格:★★★★(零/低代码融合,定制化强)
  • 宜搭:★★★(仅支持简单插件,复杂拓展弱)
  • 明道云:★★★(无代码扩展能力,复杂逻辑实现偏弱)

3、灵活性

  • 织信:★★★★★(1000+组件,全场景覆盖,模块调整快)
  • 明道云:★★★★(需求多变场景适配,调整灵活)
  • 字节跳动低代码:★★★★(表格化搭建,逻辑调整简单)
  • 用友:★★★(聚焦财务/供应链,跨场景弱)
  • 鼎捷:★★★(制造业强,其他行业弱)
  • 泛微:★★★(协同办公强,其他场景弱)

4、AI能力

  • 织信:★★★★★(AI助手自动生成应用系统,数据预测分析)
  • 普元:★★★★★(AI业务顾问88%零代码配置)
  • Zoho:★★★★(Zia支持数据清理/预测)
  • OutSystems:★★★★(AI优化开发效率,自动检测漏洞)
  • 简道云:★★★(基础数据可视化,无自动建模)
  • 氚云:★★★(简单数据统计,AI能力弱)

5、集成能力

  • Zoho:★★★★★(650+连接器,跨系统集成强)
  • 织信:★★★★★(即插即用连接器,支持多系统深度对接)
  • PowerApps:★★★★★(微软生态无缝集成)
  • 氚云:★★★★(阿里云+钉钉集成)
  • 明道云:★★★(仅主流办公软件集成)
  • 鼎捷:★★★(制造业系统集成强,其他弱)

6、稳定性

  • 普元:★★★★★(上亿级数据处理,稳定无故障)
  • 织信:★★★★★(千万级用户并发,PB级数据稳定处理)
  • 华为AppCube:★★★★★(华为云底座,政企级稳定性)
  • 浪潮:★★★★(信创环境稳定,并发较强)
  • 简道云:★★★(中小企业并发,大并发易卡顿)
  • 明道云:★★★(部门级并发,企业级并发弱)

7、安全性

  • 织信:★★★★★(权限精细,私有化部署,新创全适配)
  • 华为AppCube:★★★★★(鲲鹏/鸿蒙适配,信创合规)
  • 浪潮:★★★★★(信创部署,国家合规认证)
  • 泛微:★★★★(OA权限体系,文档安全)
  • Zoho:★★★★(国际安全认证,国内合规需确认)
  • PowerApps:★★★★(微软安全体系,国内合规需确认)

8、上手难度

  • 简道云:★★★★★(零代码,业务人员半天学会)
  • 明道云:★★★★★(界面简洁,学习成本低)
  • 字节跳动低代码:★★★★(表格化逻辑,易理解)
  • 织信:★★★★(可视化为主,复杂功能需1-2周学习)
  • OutSystems:★★★(企业级功能多,需专业培训)
  • 普元:★★★(高并发配置复杂,需IT人员操作)

四、写在最后:

选择低代码平台,就像为企业选择一位“数字合伙人”。它不仅要解决你当下的业务问题,更要能陪伴你成长,应对未来10-20年的挑战。

所以我的三条核心建议是:

  • 先梳理业务,再评估技术。没有清晰的业务流程和数据结构,再好的平台也只是空中楼阁。
  • 从小处着手,向大处展望。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业务场景进行试点,用成功案例来驱动更大范围的推广。
  • 平衡“便捷”与“可控”。既要享受低代码带来的速度,也要确保核心资产(数据、逻辑)的自主可控。

在数字化浪潮中,实际情况往往考验的不是谁的工具更炫酷,而是谁能用新的技术范式,更快、更好地重构自己的业务流程与创新能力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希望这篇解析,能为你点亮前路。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到底啥是“低代码”?
  • 二、20个低代码开发平台全景解析
  • 【国内产品】
  • 【国际产品】
  • 【垂直领域产品】
  • 【轻量化产品】
  • 三、低代码开发平台多维度对比
  • 1、综合能力
  • 2、拓展性
  • 3、灵活性
  • 4、AI能力
  • 5、集成能力
  • 6、稳定性
  • 7、安全性
  • 8、上手难度
  • 四、写在最后: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