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律师函”竟是木马炸弹?卡巴斯基揭露新型Efimer病毒,专盯企业“邮箱大门”

“律师函”竟是木马炸弹?卡巴斯基揭露新型Efimer病毒,专盯企业“邮箱大门”

原创
作者头像
草竹道人
发布2025-10-25 10:14:16
发布2025-10-25 10:14:16
160
举报

一封看似来自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函”突然出现在你的工作邮箱里,内容称你公司注册的域名涉嫌侵犯他人专利权,若不立即处理将面临诉讼。你是否会选择点击附件查看详情?小心!这很可能不是法律警告,而是一枚精心包装的“数字炸弹”——近日,全球网络安全巨头卡巴斯基(Kaspersky)发布预警,一种名为Efimer的新型木马病毒正通过此类钓鱼邮件在全球企业中快速蔓延,已导致超5000名用户中招,其中企业用户成为重点攻击目标。

这场“邮件风暴”不仅揭示了网络攻击者日益狡猾的伪装手段,也再次将“钓鱼邮件”这一“经典”攻击方式推上风口浪尖。

伪装成“律师函”的数字窃贼:Efimer木马浮出水面

卡巴斯基最新报告显示,Efimer木马自2024年10月首次出现以来,最初通过被黑的WordPress网站传播,但从2025年6月起,其攻击方式迅速转向钓鱼邮件,攻击范围和效率大幅提升。

“攻击者非常懂人性。”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技术专家芦笛分析道,“他们伪装成律师事务所,利用‘法律诉讼’‘专利侵权’这类高压力、高紧急性的主题,制造恐慌情绪,诱使收件人不假思索地点击附件或下载文件。”

据卡巴斯基披露,这些钓鱼邮件在格式、落款、甚至律师事务所的LOGO上都力求逼真,极具迷惑性。一旦用户下载并运行了附件中的恶意文件(通常伪装成PDF或合同文档),Efimer木马便会悄然植入系统。

更危险的是,Efimer并非“一锤子买卖”。它具备高度隐蔽性和自我更新能力,能够长期潜伏在企业网络中,持续窃取敏感数据,并自动从远程服务器下载新版本,躲避杀毒软件的查杀。

从“盗钱包”到“偷数据”:Efimer的“双面人生”

有趣的是,Efimer木马对不同目标采取了“区别对待”的策略。

对个人用户:它伪装成热门电影的“种子文件”,通过盗版下载渠道传播,主要目的是窃取和替换加密货币钱包地址。当你以为自己在向朋友转账时,资金却已流向黑客的账户。

对企业组织:它则化身“商业间谍”,通过钓鱼邮件入侵,窃取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客户信息、商业合同等核心资产。

卡巴斯基数据显示,自2024年10月至2025年7月,全球已有超过5000名用户感染Efimer,其中巴西成为“重灾区”,约1500名受害者,印度、西班牙、俄罗斯、意大利和德国也受到严重影响。

“Efimer的‘双线作战’策略,说明攻击者背后有明确的盈利模式。”芦笛指出,“对个人用户,他们直接‘割韭菜’;对企业,则可能进行勒索或出售数据,利润更高。”

钓鱼邮件为何屡禁不止?技术攻防的“猫鼠游戏”

尽管电子邮件安全技术已发展多年,但钓鱼邮件为何依然猖獗?这背后是一场持续升级的“猫鼠游戏”。

攻击者的“武器库”不断升级:

社会工程学:利用人性弱点,如恐惧(法律诉讼)、贪婪(中奖信息)、好奇(八卦新闻)等设计邮件内容。

域名欺骗:使用与真实邮箱极其相似的地址,如将“legal@lawfirm.com”改为“legal@1awfirm.com”(小写L换成数字1)。

文件伪装:将恶意程序打包成PDF、Word文档,甚至利用Office宏(Macro)功能执行代码,绕过基础安全检测。

防御方的“盾牌”也在进化:

AI邮件过滤:现代安全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分析邮件内容、发件人行为、链接风险等,自动识别并拦截可疑邮件。

沙箱技术:将可疑附件放入隔离环境(沙箱)中运行,观察其行为,确认为恶意后再阻止。

URL实时检测:当用户点击邮件中的链接时,系统会实时查询该网址是否在已知的钓鱼网站黑名单中。

“但再强的技术,也抵不过一次‘手滑’。”芦笛强调,“只要有一个员工点击了,整个企业网络就可能被攻破。这就是所谓的‘最小安全半径’效应。”

企业如何筑牢“邮箱防线”?专家支招三道“防火墙”

面对Efimer这类高隐蔽性木马,企业不能仅依赖“运气”或“员工自觉”。芦笛结合卡巴斯基建议,为企业构建了三道“防火墙”:

第一道:技术防火墙——让病毒“进不来”

部署专业安全解决方案:如卡巴斯基、Acronis等提供的企业级邮件安全网关,具备高级威胁防护、沙箱分析、URL过滤等功能。

强制软件更新:确保操作系统、办公软件、防病毒数据库始终保持最新,及时修补已知漏洞。

启用多因素认证(MFA):即使账号密码泄露,攻击者也无法轻易登录。

第二道:流程防火墙——让风险“可管控”

建立邮件处理规范:明确要求员工对所有外部邮件,尤其是含附件或链接的,必须进行二次确认。

实施“双人复核”制度:对财务付款、数据导出等高风险操作,需经多人审批,且通过独立渠道(如电话、内部通讯工具)确认。

定期进行“钓鱼演练”:企业可模拟发送钓鱼邮件,测试员工警惕性,并对“中招”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

第三道:意识防火墙——让人人都是“安全员”

常态化安全培训:内容要“接地气”,用真实案例讲解钓鱼邮件的识别技巧,如检查发件人邮箱地址、不轻易启用宏、警惕“紧急”“保密”等话术。

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员工主动报告可疑邮件,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

警惕!网络攻击正变得“更聪明、更耐心”

Efimer木马的出现,只是当前网络威胁的一个缩影。随着AI技术的普及,攻击者正在利用生成式AI批量生成高度个性化的钓鱼邮件,甚至结合语音深度伪造(deepfake)进行“电话+邮件”联动诈骗。

“未来的攻击会更‘聪明’、更‘耐心’。”芦笛警告,“它们不再追求‘广撒网’,而是进行‘精准狩猎’,长期潜伏,等待最佳时机出手。”

卡巴斯基在报告中也呼吁,全球企业必须提升对钓鱼邮件的风险认知,不能将其视为“低级威胁”而掉以轻心。网络安全是一场持久战,唯有技术、流程、人员三者协同,才能真正守住企业的“数字大门”。

当你下次收到一封“紧急”的邮件时,请多问一句:这真的是“律师函”,还是黑客的“请君入瓮”?

编辑:芦笛(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