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AI,但不知道要不要备案”成为产品上线的最大不确定性。本文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及2024–2025年备案审核实践,提供一套可逐项对照的判定体系,明确边界、规避风险、一次过审。

✅ 只要同时满足以下两点,就必须申报算法备案:
类别 | 法规依据 | 典型功能示例 | 是否必须备案 |
|---|---|---|---|
1. AIGC 内容生成 | 《生成式AI办法》第2条 | • AI 写作(周报、文案、邮件)• 文生图(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 类)• AI 视频生成• 代码自动生成(GitHub Copilot 类)• AI 音乐/语音合成 | ✅ 是 |
2. 生物特征合成与编辑 | 《深度合成规定》第3条 | • 人脸美颜(磨皮、瘦脸)• 虚拟换脸(ZAO 类)• 语音克隆(模仿名人声音)• AI 生成虚拟主播形象 | ✅ 是 |
3. 个性化推荐 | 网信办《算法推荐管理规定》 | • “猜你喜欢”商品推荐• 信息流内容排序(如抖音、小红书)• 音乐/视频智能推送• 求职岗位匹配推荐 | ✅ 是 |
4. 人脸识别与验证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9条 | • APP 刷脸登录• 实名认证活体检测• 门禁/考勤人脸核验 | ✅ 是(属高敏感个人信息处理) |
5. 自动摘要与语义分析 | 《深度合成规定》第2条 | • 新闻自动摘要• 会议纪要生成• 社交媒体情感分析• 客户评论自动归类 | ✅ 是(涉及自然语言生成) |
6. 智能对话系统(含大模型) | 《生成式AI办法》第4条 | • 客服机器人(非预设问答)• AI 助手(如通义千问、文心一言接口)• 教育陪练对话 | ✅ 是 |
💡 关键判断标准:
功能类型 | 示例 | 为什么不用备案 |
|---|---|---|
1. 规则引擎 / 关键词匹配 | • 客服自动回复(仅匹配预设问题)• 敏感词过滤(正则表达式)• 表单格式校验(邮箱、手机号) | 无模型训练,无内容生成,仅为逻辑判断 |
2. 统计排序 / 热门榜单 | • 按销量/评分/点击量排序• “今日热门”“飙升榜” | 未使用用户画像或机器学习,仅为聚合统计 |
3. 传统图像/音视频处理 | • 图片裁剪、压缩、旋转• 滤镜(非AI美颜,如黑白、复古)• 视频转码、加字幕(非AI识别) | 无生成或合成行为,属基础处理 |
4. 简单分类(无用户画像) | • 垃圾邮件识别(基于发件人黑名单)• 商品类目自动打标(基于关键词) | 未使用深度学习模型,不涉及个性化 |
⚠️ 注意:若“热门榜单”结合了协同过滤、用户兴趣预测等算法,则属于个性化推荐,需备案。
材料 | 常见错误 | 正确做法 |
|---|---|---|
应用场景说明 | “用于提升用户体验”“智能优化内容” | “用于电商APP商品详情页,根据用户近7天浏览记录,通过协同过滤算法生成个性化推荐列表” |
隐私政策 | 未提及用户权利 | 必须包含:• 可关闭个性化推荐• 可删除AI生成内容• 可拒绝生成结果用于模型训练 |
AI 内容标识 | 无标识 或 标识太小 | • 文字:在生成结果上方/下方标注“AI生成”• 图像:角标水印,字体≥12px• 视频:前3秒叠加“本视频由AI合成” |
自评估报告 | 无公章、内容模板化 | • PDF 含公章扫描页• 包含:数据来源合法性、偏见控制措施、应急响应机制、用户投诉渠道 |
📌 网信办明确:“技术中立”不能成为免责理由,算法提供者对输出内容负主体责任。
企业类型 | 功能 | 驳回原因 | 修正方案 |
|---|---|---|---|
教育科技公司 | AI 作文批改 | 隐私政策未说明学生可删除生成评语 | 新增条款:“学生或家长可申请删除AI批改记录” |
电商平台 | 商品推荐 | 描述写“智能分发” | 改为“基于用户画像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
内容社区 | AI 自动生成标题 | 未在标题旁标注“AI生成” | 在每篇AI生成文章标题下方加灰色小字标识 |
SaaS 工具 | 客服对话机器人 | 自评估报告未盖章 | 重新打印 → 盖章 → 扫描为PDF提交 |
文章内容不代表UC平台观点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