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布 Gemini 3.0 的同时,还上线了一个名为 Google Antigravity 的全新开发平台。谷歌的说法是这是 VS Code的分支。
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 VS Code 插件,也不是在侧边栏加个对话框那么简单。Antigravity 是一个完全基于“智能体优先”(Agent-First)理念构建的 IDE,由 Gemini 3 Pro 提供算力支持。目前的预览版是免费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Antigravity 到底有哪些实质性的新特性,它与 Cursor、GitHub Copilot Workspace 等竞品相比有何不同。
Antigravity 的核心优点在于,程序员不再是那个逐行敲代码的工具人了,而是指挥多个 AI 智能体干活的项目经理。
这是 Antigravity 最显著的特点。它引入了一个 Manager View(经理视图)。用户可以在这里同时从宏观层面指挥多个智能体。

大多数 AI 编程工具只能处理文本(代码)。但 Antigravity 通过内置的 Chrome 扩展,赋予了智能体操作浏览器的能力。
为了解决 AI 编程黑盒不可信的问题,Antigravity 引入了 交付物 (Artifacts) 机制。智能体不会直接把代码甩给程序员,而是生成可视化的交付物:
用户可以像在 Google Docs 里批注一样,直接在这些交付物上留言,智能体会根据反馈继续调整。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及实际体验,我们将 Antigravity 与 Cursor、GitHub Copilot Workspace 以及 Windsurf 进行了对比:
特性 | Google Antigravity | Cursor | GitHub Copilot Workspace | Windsurf / Devonshire |
|---|---|---|---|---|
核心模型 | Gemini 3 Pro (默认)支持切换其他模型 | GPT-4o / Claude 3.5 | GPT-4o / Copilot 模型 | Claude 3.5 / 本地模型 |
自主程度 | 高(完全控制编辑器/终端/浏览器) | 中-高 | 中等(规划器 + 执行器) | 高(但仅限本地) |
结果验证 | Artifacts + 录屏(可视化程度最高) | Diff 预览 + 聊天确认 | 计划 + 测试结果 | 实时预览 |
多智能体并行 | 原生的经理视图(Manager View) | 有限支持(Composer 功能) | 无 | 无 |
浏览器集成 | 内置 Chrome 扩展 | 通过 Playwright 脚本间接实现 | 有限 | 无 |
价格 | 免费预览版(额度大方) | $20+/月 | 包含在 Copilot 订阅中 | 免费/开源 |
适用场景 | 复杂的全栈任务需要高度验证和可视化反馈 | 快速原型开发追求单点代码速度 | 深度绑定 GitHub 工作流 | 离线开发,注重隐私 |
Antigravity 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 Vibe Coding的趋势。开发者不再纠结于语法细节,而是通过自然语言把控逻辑和功能,剩下的交给 AI。
但完全依赖云端(如 Antigravity 依赖 Google 服务)也带来了隐私顾虑和网络依赖问题。这时候,本地化 AI + 快速环境部署成为了完美的互补方案,而 ServBay 正是为此而生。
如果你想在享受 AI 便利的同时,保持代码的私密性,或者只是想快速验证一个想法,ServBay 是一个极其友好的选择。

全栈环境秒级准备:
零门槛上手:
为了展示 Antigravity 是如何通过指令生成代码的,我们看一个简单的 Python 任务:创建一个带日志记录的简单的 HTTP 服务。
在 Antigravity 中,只需要输入:“写一个基于 Flask 的服务,包含一个 /status 接口,并把每次访问记录到 SQLite 数据库中。”
AI 生成的代码逻辑如下:
import sqlite3
import datetime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jsonify, request
app = Flask(__name__)
DB_FILE = 'access_logs.db'
def init_db():
"""初始化数据库表结构"""
with sqlite3.connect(DB_FILE) as conn:
cursor = conn.cursor()
cursor.execute('''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logs (
id INTEGER PRIMARY KEY AUTOINCREMENT,
ip_address TEXT,
timestamp TEXT,
user_agent TEXT
)
''')
conn.commit()
def log_request(req):
"""记录请求信息"""
with sqlite3.connect(DB_FILE) as conn:
cursor = conn.cursor()
now = datetime.datetime.now().isoformat()
cursor.execute(
'INSERT INTO logs (ip_address, timestamp, user_agent) VALUES (?, ?, ?)',
(req.remote_addr, now, req.headers.get('User-Agent'))
)
conn.commit()
@app.route('/status', methods=['GET'])
def status_check():
# 记录访问
log_request(request)
return jsonify({
"status": "running",
"service": "Antigravity_Demo",
"checked_at": datetime.datetime.now().isoformat()
})
if __name__ == '__main__':
init_db()
# 智能体通常会选择调试模式以便于反馈
app.run(debug=True, port=5000)在 Antigravity 中,智能体会自动运行这段代码,打开浏览器访问 localhost:5000/status,并录制下返回的 JSON 数据作为验证通过的证据。
Google Antigravity 的发布,标志着 AI 辅助开发从代码补全向任务托管的转变。它提供的多智能体协作和可视化验证机制,确实解决了不少痛点。
而对于开发者来说,工具的选择变得更加灵活。可以使用 Antigravity 处理庞大的全栈架构,同时利用 ServBay 配合本地的 Qwen 3 或 Gemma 模型,在本地安全、快速地进行业务逻辑的精细打磨。这种云端规划 + 本地执行的混合模式,或许正是未来高效开发的标准答案。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