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IT圈内的小动物们有哪些?

IT圈内的小动物们有哪些?

作者头像
霞姐聊IT
发布2025-11-28 18:45:41
发布2025-11-28 18:45:41
110
举报

我爱我的IT圈,IT圈里动物多~企鹅爬虫加金丝雀,骆驼蜘蛛在唱歌~又抓虫来又跳舞,版本发布真快乐!今天就让霞姐带大家来参观下IT圈的动物园吧!

1、虫子

1947年9月9日,哈佛大学马克二型计算机(Harvard Mark II)发生故障。团队经过艰难的排查,最终在继电器F面板的第70号继电器触点处,发现了一只飞蛾。这只飞蛾因为受光和热的吸引,飞入了机器内部,被继电器电死,导致电路无法正常闭合。

团队清除了这只飞蛾,并在日志本上郑重地记录下了这一事件。格蕾丝·霍珀俏皮地写道:“First actual case of bug being found.”(这是发现虫子的第一个实际案例。)

需要澄清的是,格蕾丝·霍珀并非创造了“Bug”这个词,早在爱迪生时代,“bug”就用来形容技术设备中的小毛病。

甚至这个虫子日志也很可能不是被格蕾丝·霍珀记录的。但是她和她团队的这个故事,以及她本人在计算机界的巨大影响力,使得 “Bug缺陷、错误、故障” 和 “Debug调试、除错” 这两个术语变得形象化、深入人心,并最终成为了整个计算机行业的官方术语。

2、爬虫

IT圈将能自动抓取网页的程序叫做“爬虫”或者“蜘蛛”。

1993 年MIT 学生 Matthew Gray只想统计当时整个 Web 到底有多少台服务器,结果程序顺着超链接一路“溜达”,意外变成了第一个能递归抓 URL 的自动化工具。因为行为太像蜘蛛结网后到处游走,Gray 在邮件列表里直接把它叫成 “spider”,于是 “web spider” 一词被写进早期搜索引擎 FAQ,成为定名源头。

早期国内把“spider” 直译成“网络蜘蛛”,但口语里“蜘蛛”拗口,于是借用了更形象的“爬虫”——既能“爬”又带“虫”字,完美契合 “computer bug” 里“虫”的幽默传统。

3、金丝雀

19世纪,苏格兰生理学家 John Scott Haldane 发现金丝雀对一氧化碳极其敏感,哪怕微量瓦斯也会让它们停止歌唱甚至死亡。英国煤矿遂形成下井仪式:先放鸟,后下人;鸟一倒,立刻撤。这套做法一直用到 1986 年才被电子探测器取代。

20世纪90年代末,软件界把这只金丝雀借到了软件发布流程:Canary Release/Canary Deployment。在软件部署中,先向一小部分用户发布新版本,如果没有问题(金丝雀没死),再逐步扩大发布范围,鸟活则全量,鸟亡则回滚。

4、蜂鸟

蜂鸟不像金丝雀那样拥有官方名份,但却因为它呈现出来的一种“小而快、悬停即敏捷”的意象,被多家公司拿来给产品或项目“取名+定调”。我们看看几个例子:

(1)芯来科技的蜂鸟E203芯片基于RISC-V,在设计上追求极致的低功耗和面积最小化 。两级流水线结构非常简单,在典型的65nm工艺下,芯片面积仅约0.015mm²,运行功耗可低至微瓦(μW)级别。

(2)迅雷在2010年将Logo变为蜂鸟图案,旨在传递下载服务快速和体验轻盈的理念。

(3)谷歌2013年推出的核心算法更新命名为“蜂鸟”,就是希望算法能像蜂鸟一样快速、精准地解析用户搜索意图,更关注查询语句的整体含义和上下文。

5、企鹅

在IT 世界里提到“企鹅”,99% 的程序员都会立刻想到 Linux 的吉祥物 Tux——那只腆着白肚子、好像随时要给你让路的小胖子。据闻,Linus 和家人去堪培拉动物园,看到企鹅想伸手抚摸,结果反被啄了下手指。他本人没生气,反而觉得“这小家伙太呆萌”,这个有趣的小意外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和愉快的印象。

当后来社区讨论需要为Linux选择一个吉祥物时,林纳斯提议使用企鹅。他在一个邮件列表里开玩笑地说:“你们都听说过企鹅咬人吗?……它们很友好,只要你也能对它们友好。”

Tux企鹅的形象与Linux及开源文化的内核高度契合:

(1)友好与亲和:Tux圆润、可爱的外形打破了操作系统高深莫测的技术壁垒,向所有用户传递出友好和易于接近的信号。

(2)集体与协作:企鹅是群居动物,它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这完美地象征着开源社区全球协作、互帮互助的核心精神。

(3)“看似笨拙,实则高效”:企鹅在陆地上看起来摇摇晃晃,但在水里却无比敏捷和迅速。这正如Linux系统,对于初学者可能有些门槛,但在专业人士手中,它能爆发出极其强大、稳定和高效的能量。

(4)自由与无拘无束:企鹅生活在南极,那是一块不属于任何国家、没有边界的土地。这象征着Linux和开源软件是全人类共同的、自由的财富。

6、海豚

在IT 领域,“海豚”并没有像企鹅、金丝雀那样形成一条贯穿整个行业的统一典故,而是被不同产品/项目借用了“聪明、友好、回声定位”三种生物特征。

(1)MySQL 官方吉祥物:Jumping Dolphin

2000 年前后,MySQL AB 公司想把数据库“轻快、可跃迁、集群友好”的特性视觉化,便选用了“跃出水面的小海豚”作 Logo,并给官方示例数据库起名 sakila(dolphin 的斯瓦希里语)。

(2)海豚领导风格 (Dolphin Management)

这类管理者通常非常友善、乐于助人,不轻易拒绝他人的需求。 这种风格虽然能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但也可能因为不善于拒绝和设置优先级,导致团队负担过重、精力分散,难以聚焦高价值任务。

(3)海豚算法 & 网络诊断

2013 年有学者把“海豚捕食时的‘围-追-回声’策略”抽象成 Dolphin Algorithm,用于解决动态环境下的路径规划问题。

网络领域,有人把广域网低带宽、长时延、高噪声的环境想象成“深海”,于是把同样靠回声定位、却生活在开阔海域的海豚拉来当形象代言。

7、猴子

“猴子”的形象在IT文化中更加多元,它既可以代表一种灵活但危险的技术手段,一种测试哲学,一种管理法则,也可以是对开发者自身的幽默自嘲。

(1)猴子补丁:一种在运行时动态修改代码的技术。无需理解内部逻辑就能快速修改代码,但也可能破坏原有结构,被视为“肮脏但实用”的技巧。

(2) 混乱猴子:与其等待不可避免的故障发生,不如主动在系统中模拟故障,从而发现并修复弱点,最终打造出能抵御任何意外风暴的健壮系统。

(3)背上的猴子:1974 年 William Oncken 提出“猴子管理”概念:下属抛过来的“下一步动作”就是一只猴子,经理若随口说“我看看”,等于把猴子背到自己身上,结果自己的时间被一群猴子挤满。

(4)程序猿:谐音"程序员",带点幽默和贬低。得从工作强度开始,比如加班多、重复劳动,让人感觉像机械劳动的猿类。然后提到需求频繁变更,导致不停修改代码,类似被指挥的动物。还有面对复杂问题时的无力感,自嘲可以缓解压力。

8、猫

IT中的猫,有些是官方吉祥物,有些是技术术语。

比如,调制解调器(Modem)被称为猫,开源轻量级的服务器Tomcat,还有Linux常见命令cat(虽然是concatenate的简写,但看起来像猫)。

监督学习里,经常让AI识别猫狗……

9、狗

IT领域确实有不少关于“狗”的典故,它们或是自嘲的俚语,或是技术术语,或是一种企业文化。

(1)IT狗、累成狗:IT从业者(尤其是程序员)对工作强度大、作息不规律的自嘲。

(2)看门狗" (Watchdog):用于监控系统运行、防止程序卡死或崩溃的硬件或软件机制。

(3)自己的狗粮自己吃:一家公司应该积极使用自己生产的产品来进行日常运营,尤其是在产品对外发布之前。狗粮文化发源于微软。他们会强制在内部使用尚未正式发布的Windows测试版、Office测试版等。这使得他们在产品公开发布前就能修复大量问题。

10、独角兽

在 IT 语境里,“独角兽”不是奇幻动物,而是一把“资本+科技”的标尺:只要你是成立 ≤ 10 年、估值 ≥ 10 亿美元、且还没上市的初创公司,就会被贴上“Unicorn”标签。

霞姐只列了十种动物,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蛇、骆驼、蜜蜂、狮子、大象等等,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大家一起乐呵乐呵,涨涨无用的知识~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11-2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霞姐聊IT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