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下,MySQL字符集有哪些问题?
物联网涵盖的内容太多,想要学好基础就需要好多,所以能搞物联网的人才很难得,举几门基础知识: 1.数电模电、单片机编程技术:要做物联网产品,起码,要能看得懂电路板,你得能给单片机写几行代码,点个流水灯。其实这倒还不难。玩过单片机的都知道,这些都是有视频教程的,不困难,照着视频写代码即可。而且,这个是自动化专业四年要学的东西。我有同学是自动化专业的,一考到数电模电,整个人就很苦逼,据说挂科率特别高,而且是在疯狂学习的情况下。电路板画得好,就算在内陆省会城市,月薪也随便上万的,单片机写得好,月薪也一样上万的。 2.网络技术:光给单片机编单机程序还不行,还得能让单片机上网吧,这才叫物联网。既然上网,最简单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好歹得在云端放个服务器吧。且不说服务器程序你要自己写,到腾讯云买个服务器,绑定个域名,估计你都得折腾一个礼拜。写服务器程序,那在本科也是一门专业啊,起码VC要学吧(现在很多人在学java)。你即会上位机,又会单片机,那你是全栈工程师啊,这工资不是更高? 3.无线技术:很多产品,光一个单片机还不行,你还得整多个单片机,然后多个单片机互相整个网络,这就涉及到组网。用wifi,功耗太高。用zigbee,光协议就难倒一大片。用蓝牙,人家构架就没这么整过。那只好自己写吧,从驱动到组网协议,你要能写全,还不出问题,那以后还有什么软件构架你整不了啊? 4.传感器技术:就目前而言吧,很多传感器都是数字型的,直接丢数值出来,单片机只需连上去就可以用,难到不难。但问题是量多,测温度吧,有温度传感器;测光照吧,有光照传感器;测空气吧,有空气质量传感器;还有加速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颜色传感器、分贝传感器。大学也就四年,学单片机编程估计都要三年,你看你剩下的时间能整几个吧。 5.终端技术(App):物联网物联网,总要给用户丢个App来看看产品状态吧,那就得学习App怎么做。iOS和Android你还得都学了,不然用户就得减少一半,这个工作量就很大了。
所以,从上述我举的几个例子来看,人才真的好难得啊,所以整个物联网发展都不得不被拖延发展。
写的我都想去再去码几行代码了/笑哭
物联网面临最大的共性问题包括设备以及数据的异构问题(heterogeneous),情景感知(context-aware),资源受限(resource-constrained)以及分布式(distributed)等等。 这些问题尚没有很好地解决方案(对没错,目前也没有很成熟很完善的),目前学术界及工业界对物联网的研究热点,就是形成一个规范的,完善的物联网中间件(IoT Middleware)框架体系。 对于IoT Middleware当前主要有一下几个研究方向,有想了解的可以google一下相应的paper:
另外,大规模实时数据流的情景感知计算也是物联网中间件研究的热点。情景感知又包括:context的获取,context的建模,context的推理,context的分发,四个循环的生命周期。 context的获取会涉及physical sensor, virtual sensor, logic sensor的数据获取,会涉及bluetooh, zigbee, usb这种底层通讯协议,也会涉及http, sip这些高层的应用层协议,也可能会涉及mqtt, xmpp这类实时通讯协议。总之,对通信方面你需要相当了解。 context的建模现在的话markup based,object based, ontology based的较多,确实语义的表达能力是很强,缺点是或多或少在推理能力或者推理速度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context推理的话,你需要考虑实时性等等,有监督无监督的都有,模糊逻辑或者单纯的规则策略,最多的就是在ontology的模型基础上直接进行推理。 context分发则是向订阅该context的不同对象分发context,然后这些对象又会重新对sensor产生影响,这样就形成一个context生命周期的闭环。这主要涉及到的就是诸如服务发现及订阅发布等方法。
物联网四大核心技术
它们四者的关系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