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人员可以从其他行业学到很多东西。作为一种思维练习,是否有可能使用敏捷技术制造一架客机?
暂时忘记成本;对硬件(机身、机翼等)和软件使用迭代和增量开发,并在交付时仍能得到满足客户需求的工作和安全的产品,这是否可行?
重构平面有意义吗?
发布于 2009-07-11 19:57:24
我会说“差不多”。事实上,我认为现在有一个例子非常接近于回答这个问题。
波音公司现在正试图通过新的787飞机做到这一点--参见以下内容:Boeing 787 - Specification vs. Collaboration (从777到787,最初的规格文件据说随着技术的变化从2500页增加到20页)。来自世界各地的供应商正在独立开发这款飞机的零部件。(我们称其为“团队”。)
所以,我想说是的,但与此同时,在创造飞机的过程中,迭代导致了2+ years的延迟,并导致了像这样的故事- (787 Delayed for 5th Time)
这架飞机会造出来吗?是的,当然会。但是当你看到橡胶在这里上路时,似乎“集成测试”正在经历一段时间。
编辑:与此同时,这种技术上的转变导致了一种由全新材料建造的新型飞机,这种材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之一。这可能是更敏捷的方法的直接结果。也许这才是真正的问题--而不是“你能吗?”但是“如果敏捷延迟了复杂的系统,它会提供一个更具创新性的产品吗?”
发布于 2009-07-10 13:20:59
软件中的敏捷和制造业中的敏捷确实是截然不同的,尽管它们拥有相似的原则和价值观。
敏捷制造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日本。请阅读W.E.戴明和丰田生产系统以了解更多信息。这一切都是关于不断改进产品被复制的过程。
软件中的敏捷在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一种快速开发模型发展起来。这一切都是关于不断改进产品的。
你当然可以使用敏捷制造方法来制造一架飞机,我毫不怀疑已经有一些这样做了。在日本制造的任何东西都肯定是敏捷制造,因为敏捷制造在那里已经很成熟了(它在小学就有教授)。
你不能用敏捷的软件方法建造一架飞机,因为你负担不起快速改变产品的费用--软件的改变和错误是廉价的,复制是免费的。这不是航空业的情况。
你可以使用类似敏捷软件方法的东西来设计一个原型飞机--但它必须被标准化才能被复制(这本身就是一个设计任务)。
发布于 2009-07-10 12:16:39
你将如何使用测试驱动开发?你会在每次迭代中自动构建和测试一个平面吗?你能做一个十分钟的构建吗?对飞机进行更改有多容易?即使你在设计建筑时真的很灵活,一些组件也需要送到特殊的工厂,所以不会有即时的反馈。
从设计使用CAD软件你需要做一个模具,拿出一块纤维,把它放在平面上。等。因此,在这里,一个微不足道的改变会带来不平凡的代价。在敏捷中,您可以进行非常小的更改,并在20分钟内对其进行测试、构建和发布。如果小的改变是昂贵的,那么短的开发周期和重构就不会那么有用了。您的反馈可能需要超过一周的时间,因此有充分的理由提前考虑,就像在瀑布模型中一样。除非你正在编程,否则每一次尝试都要付出物理材料的代价。Idea并不是新产品。木匠量两次。程序员只需先编写代码,然后进行测试。
总而言之。可能会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肯定是相同的。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1108953
复制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