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born.histplot使用一个名为multiple
的关键字参数,其中一个{'layer', 'dodge', 'stack', 'fill'}
值。我猜想它处理多个条形重叠的方式,或者什么时候使用hue
。但是,示例和文档并没有明确说明何时使用哪种类型的multiple
。任何来自社区的信息都会有帮助!
发布于 2022-01-10 08:21:21
我认为可见的例子非常好(与我所见过的其他“文档”相比)。
参数"multiple“的缺省值是layer
,它只是相互之间的不同的子直方图。如果您想比较形式(偏度、变异、x轴上中值/平均值的位置等),这是有帮助的。对每个子直方图进行比较,并相互比较。
stack
把铁条堆在一起。这将是最有用的,如果你想要有一个比例(例如,哪个子类别是最主要的分布在哪个区域的x轴和快速查看哪里有差距,哪个子类别)。
dogde
将分隔相邻的列。这非常类似于stack
,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具有相同意图的变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fill
会填满整个情节。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很有用,因为缺乏每个发行版的严格形式可能会导致用户错过一些重要的见解。
发布于 2022-01-10 08:12:13
一幅画更能说明问题等。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import seaborn as sns
penguins = sns.load_dataset("penguins")
fig, axes = plt.subplots(2, 2, figsize=(15, 15))
kws = ["layer", "dodge", "stack", "fill"]
for kw, ax in zip(kws, axes.flat):
sns.histplot(data=penguins, x="flipper_length_mm", hue="species", multiple=kw, ax=ax)
ax.set_title(kw)
plt.show()
文档中说,“当语义映射创建子集时,解决多个元素的方法。只与单变量数据相关。”这意味着只有在一个图表中绘制类别时,这才是相关的: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70649224
复制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