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问答首页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
EN

Stack Overflow用户
提问于 2020-11-18 09:25:59
回答 1查看 190关注 0票数 1

我正在考虑用瀑布模型作为我的CS考试的主要开发方法。我有使用统一过程和敏捷方法(如SCRUM和XP )的经验。所有这些都有清晰和结构化的方式来收集任务、用例或用户故事。但我似乎找不到瀑布模型的等价物。

因此,我的问题是,瀑布模型是否有任何特定的方法来收集您的“用例/用户故事”(或您可能称之为它们的任何东西)--或者我是否应该从前人那里借用一些,并与用例一起工作?

EN

回答 1

Stack Overflow用户

回答已采纳

发布于 2020-12-01 23:55:56

瀑布、统一过程和敏捷方法在活动的组织方式上有所不同:

  • 它们都需要以某种方式覆盖软件开发活动的各个方面,如收集需求、设计系统、实现其特性、测试结果和交付。
  • 它们中的每一个都以不同的方式打包和组合这些活动:例如,敏捷倾向于将所有这些活动组合在一起以交付软件增量的小迭代,直到一切都完成为止。在另一个极端,瀑布将这些活动一个接一个地分开,只有在有重大问题的情况下,才有交付和迭代(返回实现或返回需求)。

在执行这些活动时,您可以使用一组帮助您更有效地实现结果的实践。实践有时出现在一种方法的背景下,但通常可以推广到其他情况下使用。例如:

瀑布上下文中,需求是预先编写的。只有在需求非常清楚且不经常更改的情况下,这才能很好地工作。在一个学习项目中,你很可能处于这样的情况。

目前,这类需求都是用软件需求报表(SRS)的IEEE来记录的。通常,本文档的功能部分是根据用例 (不一定是用例图)构建的。此外,现代用例,即所谓的用例2.0,演变成一种更灵活的实践,它允许收集“用户故事”(用户描述),使用例切片逐渐丰富用例。实际上,这种方法非常类似于用户故事映射(它定义了一个高层次的叙事线),它将叙事线分解成详细的用户故事。

所以是的,你可以借用这些技巧中的任何一种,除了瀑布需要预先做好一切准备。由于用例既可以在瀑布(传统用例)中使用,也可以在敏捷(用例2.0)中使用,因此在您的上下文中它肯定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对于学校的工作,按照用例结构的SRS肯定会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但是,如果您想要一种面向任务的方法,并且所有的需求还不明确,我建议您使用用例2.0或用户故事映射,并避免瀑布。

票数 1
EN
页面原文内容由Stack Overflow提供。腾讯云小微IT领域专用引擎提供翻译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64890268

复制
相关文章

相似问题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