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问答首页 >散列雪崩效应的最优比特变化概率

散列雪崩效应的最优比特变化概率
EN

Cryptography用户
提问于 2018-10-05 09:27:37
回答 1查看 747关注 0票数 2

雪崩效应:

严格的雪崩准则(SAC)是雪崩效应的形式化。当单个输入位被补充时,如果每个输出比特以50%的概率发生变化,则满足。

我的问题是:

  • 对于任何散列,50%的比特变化概率是最优的,还是仅仅是满足严格的雪崩准则的最小值?
  • 如果散列算法有100%的比特变化概率呢?
EN

回答 1

Cryptography用户

发布于 2018-10-05 10:27:55

如果散列算法有100%的比特变化概率呢?

好吧,那就不是胡说八道。你可以称它为振子什么的,但肯定不是伪随机函数。密码散列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给定任何输入,输出都是伪随机的。

您建议使用类似于f(b) = f'(a)的行为,因为您必须对前面所有的输出位保持一个内存。输出之间不存在随机性和独立性。然后,您只需在这两个输出之间振荡。它作为一个散列是无用的,也不会比一个准非运算符更好。

50%的比特变化概率不是最优的.这是基本要求之一。但是,您还会发现,在构造任何好的散列时,这都会自然发生。一个自然的关系,输出碰撞率的1/e和50%的整体比特变化,在足够的内部比特损坏。

不过要小心点。雪崩效应和严格雪崩效应是不一样的,人们倾向于交替使用它们。它们不是,你的wiki引用也不是明确正确的。一个不仅仅是另一个的正规化。有一个简洁的答案@ https://crypto.stackexchange.com/a/42471/23115解释了这一点。

票数 1
EN
页面原文内容由Cryptography提供。腾讯云小微IT领域专用引擎提供翻译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crypto.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62884

复制
相关文章

相似问题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