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问答首页 >超立方体顶点的不可分赋值

超立方体顶点的不可分赋值
EN

Data Science用户
提问于 2019-06-06 20:32:04
回答 1查看 117关注 0票数 1

在曼宁等人的“信息检索导论”中,我有一个关于练习14.17的问题。

问题是:

“假设两个类,表明当M>1时,超立方体顶点不可分离赋值的百分比随着维数M的增加而减小。例如,对于M=1时,不可分离赋值的比例为0,对于M= 2,则为2/16。通过解析或仿真解决这个问题。”

N维超立方体的顶点赋值总数为:2^{(2^N)}

正如我在这里中所发现的,可分离赋值的数目是O(2^{(N^2)})。因此,不可分离作业的百分比随着N的增加而增加(这与练习中所说的相反)。

我在这里错过了什么?

EN

回答 1

Data Science用户

发布于 2019-06-28 20:46:28

你似乎是对的。我相信这很简单地证明了相反的事实:

s(n)表示n-cube中可分集的数目。设Q_0, Q_1表示一个较小维的子立方体,假设最后一个坐标分别等于0,1。关键的事实是,整个立方体的任何可分集都在可分集中与每个Q_0, Q_1相交。(分离超平面与馀维-1空间相交,形成分离超平面。)所以

s(n)\leq [s(n-1)]^2.

现在的比例r(n)满足

r(n)= \frac{s(n)}{2^{2^n}}\leq \frac{[s(n-1)]^2}{(2^{2^{n-1}})^2}= [r(n-1)]^2< r(n-1),

其中最后一个不等式仍然有效,因为r(n-1)<1 for n>2

票数 0
EN
页面原文内容由Data Science提供。腾讯云小微IT领域专用引擎提供翻译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datascience.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53358

复制
相关文章

相似问题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