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研究陆续为我们带来了《2015-2017年中国移动CRM市场回顾》与《2015—2017中国企业移动化发展回顾报告》之后,我们又迎来了T研究今年发布的第三份报告《2018年变化的协同办公市场》,现在我们就来对报告内容先睹为快 厂商方面,云协同市场已形成老牌协同厂商、新兴协同厂商以及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几方混战格局。 其中老牌厂商主打针对中大型企业的定制化服务+针对于中小型的轻量云协同产品;新兴厂商以专业化的工具型产品(如任务管理)+即时通讯切入市场;而互联网公司依据自身能力在市场中打造全协同生态服务平台。 用户方面,T研究发现,随着市场与产品的成熟的,愈发多的大型企业参与到了云协同产品的应用。 同时,当云协同产品彼此同质化情况的变得严重,用户对于供应商判断的依据也从“品牌影响力”转向了“厂商服务能力”以及“产品安全有保障”。 ? ? ? ? ? ? ? ? ? ?
云计算热烘烘地暖场,已经让商业巨人们感受到了这一新锐业务力挽狂澜的声势,国内外企业的竞争让中国云计算市场变得波云诡谲和狼烟四起。 在云服务市场浸淫了9年的亚马逊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云计算平台,主要发力的目标是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市场。 目前“Cloud OS战略合作伙伴”覆盖了全球范围内25个世界顶级的云服务供应商,成员遍布全球131个活跃的市场,并管理着分布在431个数据中心的250万余台服务器。 “中国云”的想像空间 据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专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正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预计至年底我国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36.69亿美元。 这些跨国巨头要么凭借产品与技术优势与中国云计算企业一比高低,要么通过价格战从中国本土云计算公司的手中抢夺市场份额,国内外企业的竞争让中国云计算市场变得波云诡谲和狼烟四起。
代金券、腾讯视频VIP、QQ音乐VIP、QB、公仔等奖励等你来拿!
根据研究公司 Gartner 发布的最新公有云研究报告。预计2015年全球公有云市场收入将达到1129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8.5%。 虽然全球公有云服务增值迅速,但不同区域的发展存在差异,北美地区占比最高,占总支出量的59%,西欧地区排名第二,占比24%。增长率最高的则是新兴市场,包括亚洲(中国、印度)、拉丁美洲和俄罗斯地区。 亚马逊AWS作为公有云领域的领军者,一直大力提倡公有云,但现在也承认混合云是未来的趋势,从AWS在2013年获得CIA的6亿美元大单、部署独立的GovCloud等事件已经表明AWS实际上已经迈入混合云的市场 而业界其它主流的云服务商Rackspace、IBM、Vmware也都纷纷推出混合云方案,旨在企业混合云市场构筑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企业根据自身业务需要,使用混合云的驱动各不相同,这里将混合云的典型应用场景概括为以下4大类: 1)成本因素:企业希望能够扩容其现有的数据中心,但要避免购买更多的硬件。
面对全球云巨头的市场竞争,云基础架构提供商CenturyLink公司努力保持相关性,并将重新定位,将为那些需要获得公共云和私有云资源的企业IT部门提供服务。 这种双重性,使CenturyLink公司尝试创建一个包括私有云和公共云资源的平台,而这个平台可以管理其他供应商的公共云。否则,该公司有可能在云计算基础设施市场中逐渐地失去其立足点。 CurrentAnalysis首席分析师艾米·德卡洛表示,“CenturyLink公司试图在一些地区赢得多元化的云计算市场,但他们无论在哪个市场空间都要全力以赴。” 昂特里兹表示,CenturyLink公司云计算业务能找到成功领域是位于城郊的中端市场,其客户通常分布在农村和城市郊区,这里可以远离城市中心的竞争,而在城市中心中,其中主要的云供应商直播市场竞争往往十分激烈 聚焦中端市场 并不是所有的工作负载都属于公共云,也不属于私有云。
随着IaaS市场的继续整合,云用户将面临新的挑战和风险,但这并不都是坏消息。 基础设施及服务的市场似乎在缩水,大多数市场观察人士看到了这点,云客户也看到了。 并且,随着整合的继续,必将改变IaaS的市场动态。 这些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从长远来看,还有待观察。 “由于激烈的价格竞争,IaaS市场很有可能将继续整合,”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Wellesley的技术咨询公司THINKstrategies的总经理Jeffery Kaplan说,IaaS的市场整合可能会以两种方式伤害到客户 由于IaaS的市场整合,规模较小的云供应商必须提供同等的功能,或以低得多的价格提供服务,他说。 避免潜在整合陷阱的最好方法是根据服务的质量而不是价格来仔细挑选你的IaaS提供商,Kaplan说。此外,还要评估潜在的供应商在IaaS市场上竞争力,并始终有一个适当的云退出策略。
根据IDC预测,2016年-2021年全球超融合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会保持在28.9%,营收规模将超过百亿美元,中国市场同期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会达到24.7%。 与此同时,像ZETTAKIT泽塔云这类国内最早一批的超融合厂商迅速崛起,以专业化和差异化的技术服务,激发出超融合在场景应用方面的更大潜力与更多可能。 在大唐地产项目中,泽塔云根据用户实际情况,依据不同服务器之间的设备性能差异、不同业务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新增超融合服务器和既有服务器的业务布局规划,在超融合系统中划分不同的计算资源池和存储资源池,达到了设备利旧和系统扩容升级的目的 随着超融合与行业应用场景结合的加深,围绕不同场景需求,衍生出了各细分领域的超融合解决方案,比如国土测绘、工业制造、建筑设计、高校教育等领域,除了传统上云需求,对GPU虚拟化也有着现实而强烈的需求。 查乾表示,泽塔云超融合GPU云目标锁定的市场不只局限在GIS领域,而是更广阔的能源、工业制造、建筑设计、动画设计等多个行业的数据中心超融合市场,以及这些行业用户使用本地图形工作站的市场,单看每个行业背后都是一个百亿级的市场
根据Forrester研究公司分析师Dave Bartoletti及其同事预测,在2018年云计算市场,“很少有公司能享受到以私有基础设施为中心的云计划带来的预期收益,但重新关注开发者授权,首先进入云和大量新技术堆栈将鼓励私有云的发展和实践 随着私有云和混合云的继续增长,2018年这些市场将会有何变化和期待? 1. 经过2年多的市场推广后,微软发布了Azure Stack——一个私有云的IaaS平台。Azure Stack的早期部署已经进入市场,并将在2018年上半年进入中国。 他说:“私有云的经济价值将越来越明显,这将导致大规模迁移到这些混合环境。 3. 容器和PaaS将作为混合云平台 驱动整个云计算市场的巨大趋势正在使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能够尽快创新,并创造出新的业务价值。 互联供应商市场近年来迅速扩大支持了这一点,Equinix、Digital Realty和QTS等公司提供与公有云(包括AWS,微软,Google或其他公司)直接连接的托管和共同定位服务。
行业分析公司IDC预测,全球云计算市场(包括私有云、公共云和混合云)在2015年将会达到1180亿美元。 如果云计算市场2015年出现明显增长,那么,这意味着比2014年的958亿美元的市场将增长提高23.1%以上。 市场研究机构Technology Business Research预测,在2015年,私有云市场预计将会增长35%,公共云预计将会增长25%。而混合云将会增长50%。 如此看来,混合云将是未来云计算市场的主要增长部分,那么为什么混合云会有这样大幅度的增长呢? 安全因素 随着BYOD部署势头的持续,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虚拟化和混合运算的普及,不同的厂家软硬件产品之间的选择性越来越大,混合云技术就是择其所需,包容扩展。
作为对《2017年第三方电子签名市场及用户研究报告》的延续,同时也为深度探究电子合同的市场概况及重点行业用户的实践现状,T研究于近日重磅推出《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及应用行业研究报告》。 据统计,2017年国内第三方电子合同市场规模依然较小,仅约为1.8亿人民币,并且其实际应用还主要依附于互联网相关场景,并没有渗透进全部合同签约场景。 另外,现阶段国内提供第三方电子合同产品/服务的厂商数量仍然较少,包含老牌及新兴厂商在内仅50余家。 但是,市场规模则高速攀升,年复合增长率连续多年高于130%。 面对行业市场,第三方电子合同已经在金融、电商等行业有了场景化的应用,但仍不能忽视对他们的持续培育。 总的来说,对于第三方电子合同未来市场的拓展,厂商绝不能只靠单打独斗,与其他机构合作方可实现共赢。 接下来,我们将对第三方电子合同在典型行业的实践现状进行剖析,敬请期待。
2015年云市场显然是混合云唱起了主角,此前曾在私有云或是公有云市场有所成就的众多服务提供商们很多都开始转战混合云市场。根据Gartner的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企业表示看好混合云模式。 但是现实是混合云目前的市场使用率仅有15%。混合云市场的用户需求与应用落地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 ? 这就意味着,在混合云市场,先进入者未必能赢得先机,只有能提供更加亲近用户使用的解决方案才有更大机会。 那么,未来混合云市场的竞争焦点会落在哪里呢? 灵活的计费模式。 数据中心在全球市场较为合理的区域分布是云计算提供商未来竞争的焦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国内的云计算提供商纷纷布局海外市场,而国外云计算巨头如AWS和微软等为什么布局国内市场。 混合云管理。 随着更多的用户从单一的云模型转向混合环境,服务商们在多种云环境下经验的积累会显得日渐重要。混合云管理的目标是提供单一合同和统一的方式,从而将云服务和管理层集合起来。 安全。
IaaS保持主导地位 从不同服务模式的规模上看,当前IaaS在云计算市场上依然占据主导。2013-2014年国内IaaS市场规模实现翻倍增长,2015年IaaS占据了全年整体市场的一半以上。 这些不同领域的玩家聚焦领域、市场目标均有所差别,但相同的是其各自的发展都非常迅速。 细分行业来看,目前云计算发展空间以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应用为主。 因此,供和求双方面的因素将同时引导2016年云计算基础设施继续快速增长。 SaaS迎来高速增长 对比国外市场,SaaS模式拥有最大体量,目前其增速远高于整体市场,成为新的云服务发展热点。 国际厂商,以微软、Oracle、亚马逊等为代表,通过与国内合作伙伴的优势互补,正在进一步加快落地中国的进程。IBM近期也宣布与世纪互联的合作,预计2016年将正式进入中国公有云市场。 IDC认为,混合场景下的云服务资源管理将在未来成为常态,因此第三方解决方案和内部云架构混合的解决方案和随之而来的跨平台、跨IT环境的管理服务也将成为主要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Technavio预测,到2021年全球软件即服务(SaaS)市场预计将以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随着对中小型企业(SMB)关注度的增加,SaaS市场参与者正在尝试将中小企业相关需求纳入其SaaS基础架构和解决方案。这将是2017年SaaS市场的主要焦点领域之一。 ? Technavio确定了将在2017年影响全球SaaS市场的以下趋势: 私有云。由于安全问题,许多采用SaaS服务的用户正在使用超融合(HCI)系统来构建自己的私有云。 Technavio发现,北美和欧洲大约一半的企业已经使用超融合平台迁移到构建自己的私有云。 公有云。公有云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而私有云允许企业更好地控制其数据。 随着更多的企业转向私有云或在内部部署设备中维护数据和应用程序,那么数据泄露的风险也会加大。 Technavio预测,在未来五年内,SaaS供应商将改善其现有SaaS基础架构,同时提供内部部署安全性。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相关消息人士,中美贸易协议达成最新一项协议,针对中国快速增长的云计算市场,美国希望开放此科技领域作为中美贸易协议的一部分,而中国则表示认同,将提议放宽外国科技公司进入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渠道 据知情人士透露,我国考虑在自由贸易区开展“云计算试点”,向外国公司开放云计算市场,同时,我国依然强调了对于中国消费者数据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据悉,这个自贸区非常可能是贵阳自贸区。 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公布的2018年云计算市场最新数据,中国市场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阿里云、腾讯云、光环新网(AWS落地合作伙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 资源的使用方式,因此他们也希望通过转型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4 第四类就是国外云计算公司与中国的合资运营公司,比如微软与世纪互联,AWS与光环新网,甲骨文与腾讯等; 毫无疑问,如果我国放开云计算市场,增加试点 IBM则可能会卷土重来,经历多次寻找合作伙伴失败之后,如果能够通过试点的方式在国内独立运营,无疑将极大提升IBM在国内市场的话语权,要知道IBM是全球专有云市场的老大,国内依然有大量的企业在采用IBM的各种产品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Synergy Research Group日前公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数据。 2017Q1~2018Q4亚太区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份额: ? 本份报告显示,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亚太市场中,AWS占据24.1%的市场份额,保持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市场的领先地位。 腾讯云占据了5.4%的市场份额,同样超越Google位列第四。 2017 Q1~2018 Q4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份额: ? 在中国市场,阿里云以40.5%的市场份额仍旧位列第一,腾讯云紧追其后,第四季度份额达到16.5%,收入环比增速34.3%,中国区排名第二。 近年来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在中国快速发展,中国市场的云基础服务目前占据了亚太地区总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且在亚太地区的占比每季度都在增加,发展前景良好。
根据相关统计,2017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达到1170亿美元,国内公有云也达到了577亿元人民币,虽然国内公有云市场规模还比较小,但增长是翻倍的增长。 ? 根据相关统计,2017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达到1170亿美元,国内公有云也达到了577亿元人民币,虽然国内公有云市场规模还比较小,但增长是翻倍的增长。 公有云当前的市场现状,就像是几年前的滴滴、快滴、UBer等这些打车软件大战,依靠雄厚的资金,不计成本的投入扩张,吸引更多的用户进来使用,渐渐地与用户的粘合度很深时,再随着市场竞争格局逐步形成,之后就开始进入到美好的获利期了 但正如水电资源一样,不同地区不同城市提供的水电质量差别并不大,都可以满足使用,各家公有云厂商都是提供IT资源,服务同质化严重,这就使得竞争非常激烈。 所以之前才出现了“0元中标”,“1元中标”的怪现象,就是通过几乎白送的方式来换取市场,当市场竞争激烈时,价格战一直是永恒的主题,极其好用,这在公有云市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全球规模 1、全球市场,22%增速,不缓也不快 2015年以IaaS、PaaS和SaaS为 代表的典型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522.4亿美元,增速20.6%,预计2020 年将达到1435.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同时,亚马逊通过 开展合作伙伴计划APN 为客户提供技术、业务和营销支持。 貌似国内的阿里云,也是这种玩法哦~ 2、私有云玩家,喜欢玩开源,但是玩得方式不同 ➤开源创业公司:靠技术创新,期望在企业级市场中切得一块蛋糕 ➤传统 ICT企业:不断加大对开源社区的投入,并提高自身产品与开源平台的兼容程度 ➤目前云服务商和设备厂商也采用虚拟私有云、托管云等多种方式进军混合云市场,提供多种混合云解决方案,未来几年混合云市场仍将快速增长。 ? 同时,为了吸引开发者,云服务商通过开发者大赛、开发 者沙龙、孵化器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招募开发者,不断扩大市场。
提供抽取合同关键信息、筛查风险条款等能力,显著提升法律人员的工作效率
扫码关注云+社区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