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文整体梳理了 Python 的基本语法与使用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对机器学习十分重要且常见的语法,如基本的条件、循环语句,基本的列表和字典等数据结构,此...
双塔上线有多方便,真的是谁用谁知道,user塔做在线serving,item塔离线计算embeding建索引,推到线上即可。 左边是user塔,输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seed是user当前正在观看的视频,第二部分user的feature是根据user的观看历史计算的,比如说可以使用user最近观看的k条视频的id emb均值 右边是item塔,将候选视频的feature作为输入,计算item的 embedding。之后再计算相似度,做排序就可以了。 SENet双塔模型 参考上图,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用户侧塔和Item侧塔,在特征Embedding层上,各自加入一个SENet模块就行了,两个SENet各自对User侧和Item侧的特征,进行动态权重调整 参考资料 是"塔"!是"塔"!就是它,我们的双塔!
Vite学习指南,基于腾讯云Webify部署项目。
导 读 如果你经常想让自己弄清楚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区别,阅读该文章,我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你介绍他们之间的差别。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变得越来越火。突然之间,...
query到doc这种文本到文本的召回,通常就是各种双塔召回,再排序的过程.谷歌这篇论文<Transformer Memory as a Differentia...
双塔上线有多方便,真的是谁用谁知道,user塔做在线serving,item塔离线计算embeding建索引,推到线上即可。 左边是user塔,输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seed是user当前正在观看的视频,第二部分user的feature是根据user的观看历史计算的,比如说可以使用user最近观看的k条视频的id emb均值 右边是item塔,将候选视频的feature作为输入,计算item的 embedding。之后再计算相似度,做排序就可以了。 这篇论文真的强推,模型结构没啥好说的,简单的双塔,两边塔的输入都是文本特征、社交特征和位置特征,其中社交特征和位置特征是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对效果提升比较好的两种特征。
说明:河内之塔(Towers of Hanoi)是法国人M.Claus(Lucas)于1883年从泰国带至法国的,河内为越战时北越的首都,即现在的胡志明市;1883年法国数学家 Edouard Lucas 曾提及这个故事,据说创世纪时Benares有一座波罗教塔,是由三支钻石棒(Pag)所支撑,开始时神在第一根棒上放置64个由上至下依由小至大排列的金盘(Disc),并命令僧侣将所有的金盘从第一根石棒移至第三根石棒 ,且搬运过程中遵守大盘子在小盘子之下的原则,若每日仅搬一个盘子,则当盘子全数搬运完毕之时,此塔将毁损,而也就是世界末日来临之时。 from %c to %c\n", n, A, C); } else { hanoi(n-1, A, C, B); //将A上编号为1至n-1的圆盘移到B,C作辅助塔 printf("Move sheet %d from %c to %c\n", n, A, C); hanoi(n-1, B, A, C); //将B上编号为1至n-1的圆盘移到C,A作辅助塔
题目说明: 创世纪时,Benares有一座波罗教塔,是由三只钻石棒所支撑,开始时神在第一根棒子上放置了64个由上至下 依小到大的排列的金盘,并命令僧侣将所有的金盘从第一根石棒移至第三根石棒,且搬运过程中遵守大盘子在小盘子的下面的原则 若每日仅搬一个盘子,则当盘子全数搬完时,此塔将会损毁,也就是世界末日来临之时。 算法思路: 如果柱子标为ABC,要由A搬至C,在只有一个盘子时,就将它搬至C,当有两个盘子,就将它当做辅助。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意思是“完形”,即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性的有机整体。这种整体性应用于心理学中,产生了格式塔心理学,在国内又称作“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是由德国心理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试图解释人类视觉的工作原理。他们观察了许多重要的视觉现象并对它们编订了目录。 “形状”和“图形”在德语中是Gestalt,因此这些理论也称做视觉感知的格式塔原理。 当一个格式塔中国包含了太多互不相关的单位,眼脑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知觉上易于理解的整体。 格式塔理论明确地提出: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
def HanNuoTa(n,a,b,c): #n=盘子数 a,b,c为塔 if n == 1: print(a,"->",c) return None
所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文旅行业停工一天,就损失过百亿元。 ,一小时的直播中,总计观看人数达92万人次,超过布达拉宫全年线下参观人数的一半; 此外周边商品、文创商品的直播带货也是后疫情时代流量变现的方式。 在传统旅游生态中的门票、客房等常规收入受阻的当下,周边商品、文创商品的销售收入成为景区的救命草。 随着疫情后直播市场周期性红利消退,很多人总有一个疑问,旅游直播之后还会是好生意吗? 腾讯云直播CSS提供极速、稳定、专业的云端直播处理服务,根据不同的直播场景需求,云直播提供了标准直播、慢直播、快直播三种服务,分别针对大规模实时观看、高并发推流录制、超低延时直播场景,配合移动直播 SDK 1、多样化能力 云直播基于腾讯云多年音视频能力积淀,支持超低延迟、超高画质、超大并发访问量的直播需求,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直播需求。
汉诺塔是很简单也很经典的算法之一。 汉诺塔是根据一个传说形成的数学问题: 有三根杆子A,B,C 。A杆上有N个(N>1)穿孔圆盘,盘的尺寸由下到上依次变小。 假设有A、B、C 三个塔,A塔有N块盘,目标是把这些盘全部移动到C塔。那么先把塔顶部的N-1块盘移动到B塔,再把A塔剩下的大盘移动到C,最后把B塔的N-1块盘移动到C。 那么必须保证上面的N-1个圆盘全在B塔,且圆盘满足上面小,下面大。当第N个圆盘从A移动到C之后,又得把N-1个圆盘从B塔移动到C塔,这样工作就完成了。 这里需要一点想象力,可以想象成只有N-1个圆盘,从A塔移动到B塔(此时的B塔其实就相当于上面的C塔),我们称A塔为A1塔,B塔为C1塔,C塔为B1塔,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将N-1个盘从A1塔移动到C1塔 同样的需要将上面的N-2个圆盘从A1塔移动到B1塔,然后将第N-1个圆盘从A1塔移动到C1塔,然后再将B1塔上的N-2个圆盘移动到C1塔。 同理,递推第N-2个塔.....。
汉诺塔(三) 描述 在印度,有这么一个古老的传说:在世界中心贝拿勒斯(在印度北部)的圣庙里,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 印度教的主神梵天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在其中一根针上从下到上地穿好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片,这就是所谓的汉诺塔。 僧侣们预言,当所有的金片都从梵天穿好的那根针上移到另外一根针上时,世界就将在一声霹雳中消灭,而梵塔、庙宇和众生也都将同归于尽。 现在我们把三根针编号为1,2,3。 输入第一行输入一个整数N表示测试数据的组数(N<10) 每组测试数据的第一行有两个整数P,Q(1<P<64,1<Q<100),分别表示汉诺塔的层数与随后指令的条数 随后的Q行,每行都输入两个整数a,b,
题目描述 有N(2<=N<=600000)块砖,要搭一个N层的塔,要求:如果砖A在砖B上面,那么A不能比B的长度+D要长。问有几种方法,输出 答案 mod 1000000009的值.
游戏目标 : 将左塔的盘子全部移动到右塔上 操作规则 :每次只能移动一个盘子,并且在移动过程中三根杆上都始终保持大盘在下,小盘在上,操作过程中盘子可以置于A、B、C任一杆上。 递归思想: 假设左塔有N个盘子 1.把1~N-1号盘子从左塔移到中塔 2.把N号盘子移到右塔 3.把1~N-1号盘子从中塔移到右塔 代码: package com.algorithm.practice
import cv2 def gaussian_pyramid(image): level=3#高斯金字塔层数 temp=image.copy() gaussian_images WINDOW_AUTOSIZE) cv2.imshow('img',img) gaussian_pyramid(img)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算法:高斯金字塔是信号的多尺度表示法 我们将一层一层的图像比喻成金字塔,层级越高,则图像越小,分辨率越低。 高斯金字塔: 首先使用高斯核对输入图像进行卷积处理 然后删除当前图像中所有偶数行和偶数列,得到的图像面积就会变成源图像的1/4 直到达到设定中止条件时,停止向下采样,得到一系列尺寸缩放的图像集 文献
boss直聘 虽然前段时间boss直聘上的那起李文星事件很可怕,但是这个平台信息还是满多的,不过不管是哪个平台,诈骗,传销这些肯定是存在的,所以那些要收费的,去外地的,或者说话莫名其妙的千万不要去,安全第一 还有的话就是淘宝上也有卖视频课程的,可以去搜,然后不想花钱的话可以去百度云盘里面找,当年我的云盘三四千G的视频课程~感觉自己有收藏癖。怎么搜百度云盘? 可以在类似这样的平台里面找百度云搜索引擎,不过现在百度云盘好像整顿的比较厉害,好多资源都没了,哎,可惜。 这些平台不仅仅是看文章的,还是你记笔记的地方,你可以使用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啥的,反正要记住,记笔记很重要,他记得不仅仅是笔记,还是思路和解决方法,以及过程,在你以后遇到相似的问题,可以回头看看当初的自己是怎么解决的
数塔 Time Limit: 1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2768 K (Java/Others) Total Submission (s): 11435 Accepted Submission(s): 6863 Problem Description 在讲述DP算法的时候,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数塔问题,它是这样描述的 : 有如下所示的数塔,要求从顶层走到底层,若每一步只能走到相邻的结点,则经过的结点的数字之和最大是多少? Input 输入数据首先包括一个整数C,表示测试实例的个数,每个测试实例的第一行是一个整数N(1 <= N <= 100),表示数塔的高度,接下来用N行数字表示数塔,其中第i行有个i个整数,且所有的整数均在区间
/usr/bin/env python # 24 - 递归 汉诺塔 # Q1: """ 汉诺塔原型 三个柱子,64块金片 思路: 1. 将x上的63个盘子借助Z移动到Y上 2. print(x,'--->',z)#将最底下的最后一个盘子从x移动到x上 hanoi(n-1,y,x,z)#将y上的n-1个盘子移动到z上 n = int(input('请输入汉诺塔的层数
数字文博采集与建模(DMAM ),基于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能快速准确采集实景,自动生成数字3D场景,以微米级精度实现文物三维互动。通过三维数字化技术,能实现720°VR实景漫游、虚拟漫游,为您提供如临现场的空间漫游体验。
扫码关注云+社区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