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文摘出品 消息来源:新华社、世界互联网大会等 日前,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搜狗联合新华社发布了全球首个合成新闻主播“AI合成主播”,“克隆”出与真人主播拥有同样播报能力的“分身”,应用于新华社中英文客户端等产品 “AI合成主播”是提运用语音、唇形、表情合成以及深度学习等技术联合建模训练而成,背后是搜狗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搜狗分身”。 这种“合成”技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例如,在之前,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们就以前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音频和视频为原料,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制作出以假乱真的奥巴马视频。 从主播“真人”到“分身”,“AI合成主播”可谓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关”,有了多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加持”,才走到了今天。 “AI合成主播”有何用? 图片来源:新华社 搜狗公司CEO王小川 目前,AI合成主播已经登录新华社中英文客户端、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等各大平台。
2月6日,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与百度百家号战略签约仪式在京正式举行。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主任储学军、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副总编辑贺大为,百度公司副总裁沈抖、百度百家号总经理阮瑜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双方将在内容分发、人工智能、搜索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探索“内容+渠道+搜索+大数据”的全新媒体运营模式。 ? 双方依托百度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搜索引擎基因,以最快速直接的方式,将更多优质、原创新闻内容推荐给更多受众。 此外,双方还将在新华社新媒体专线、直播和短视频方面达成更加深度的战略合作,联合推出“新华社超级频道”。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受权代表新华社向全球媒体、非媒体用户及终端受众提供信息供稿服务。 而百家号作为百度发力内容生态布局的战略级产品,自2016年推出以来发展迅猛。
精美礼品等你拿!
【数据猿导读】发布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计算机视觉创企云从科技对外发布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百度与新华社就内容分发、人工智能等达成战略合作……以下为您奉上更多大数据热点事件 编辑 | abby 官网 三、百度与新华社就内容分发、人工智能等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消息,百度百家号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宣布就内容分发、人工智能、搜索等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届时,新华社新闻信息内容将入驻百家号,其中包含了时政、国际、科技、体育、财经等多个领域。此外,双方还将依托百度的人工智能和搜索引擎技术,为用户个性化推荐优质内容,并联合推出“新华社超级频道”。 ? 六、专注于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边界智能”获数千万元融资 边界智能创立于2016年,是一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区块链领域的创新企业,主要专注于为医疗健康、保险和金融行业提供智能化产品和服务。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对时下流行的一些App进行了随机测试。
在建社87周年之际,新华社联合搜狗公布了记者团队的最新成员:两名AI主播。运用最新AI技术,“克隆”出与真人主播拥有同样播报能力的“分身”。 新华社表示,“AI主播已正式成为新华社报道团队的成员,他们将与其他主播合作,提供中英文的权威,及时,准确的新闻信息。” 新华社的英文和中文应用,电视网页和微信公众账号都能捕获AI主持的身影。 新华社表示,它的AI可以传递与人类记者“相同”的新闻。但视频中,你非常清楚你正在观看一个非人类的主播,因为嘴巴的动作和面部表情并不像人类。 此外,新华社的AI可以全天候工作,因此新闻机构表示,它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晓查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这一次,新闻主播的“失业危机”,连新华社主播自己都开始担心起来。 因为搜狗AI,又给演播室带来了新员工。 没错,肢体语言,就是搜狗和新华社赋予AI合成主播的最新技能。 2月19日下午,搜狗与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签约仪式上联合发布了站立式AI合成主播,让它站起来用更生动的方式播报新闻。 ? 3个月后再度进化 去年11月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搜狗的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初次亮相,负责为新华社播报大会相关新闻。 AI主播背后的技术 搜狗AI合成主播师从国内顶级新闻播报员,由新华社邱浩和屈萌两位主播“亲自”调教。 今后,搜狗和新华社将以AI合成主播项目为核心,在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采编领域开展全方位长期合作,你可以在新华社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两位主播的身影。 ?
整理 | 一一 出品 | AI科技大本营 去年 11 月的互联网大会期间,搜狗与新华社联合发布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一经亮相,引起了人们对“AI+媒体”的广泛讨论。 2 月 19 日,在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与搜狗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搜狗公司与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联合发布了站立式 AI 合成主播,这次新的 AI 合成主播从过去的“坐着播新闻”升级成结合肢体动作的“站立式播报 它诞生于搜狗“自然交互+知识计算”的人工智能理念之下,能够利用搜狗的 AI 能力,从图像表情,声音语言习惯,逻辑思维等层面对 AI 进行拟人化训练,然后克隆制造人类的 AI 分身,进而帮助人类提高信息表达和传递的效率 据悉,目前首批入职新华社的一中一英两位 AI 合成主播,已生产 3400 余条新闻报道,累计时长达 10000 多分钟,参与了包括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届进博会、2019 春运、春节等报道,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与传媒业大胆融合并付诸规模化应用的典型案例
一分钟AI 新华社发布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包括智能媒体生产平台、版权监测、人脸核查等八大功能。 宅男的大福利! SNH48与美国个性化人工智能公司ObEN达成合作协议,将推出少女偶像虚拟人工智能形象。 顺丰大型无人机300米低空试飞成功,可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备件运输等任务。 新华社发布“媒体大脑” 人工智能重新定义媒体 12月26日,新华社正式发布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 新华社在探索媒体智能化这一方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媒体大脑”由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落地。 北京现有人工智能企业近400家 居中国首位 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许强26日介绍,北京现已拥有人工智能企业近400家,居中国首位。
新华社成都12月26日电(记者吴茂辉 魏兆阳 李力可)第五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26日在成都举行,大会发布的《中国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6-2017)》认为,作为大数据技术和算法技术的结合 ,近年来快速兴起的人工智能技术是未来精准传播的技术核心。 自2013年以来,新华社组织编写并发布年度《中国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报告》,全面记录中国新兴媒体在融合发展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此次的报告中提到,在目前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中,精准传播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精准传播而言,人工智能的应用实际上是大数据技术和算法技术的结合。 报告认为,在“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大数据技术的萌芽和应用,为人工智能技术找到了恰当的运用方式;而云技术和算法技术的普及化,又为大数据的存储和计算提供支持,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得以应用的必要条件
(全媒新语微信公众号:qw_qmxy) 来源:新华智云 12月26日上午,新华社发布 “媒体大脑”,并通过“媒体大脑”生成了中国第一条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 视频只有短短2分08秒,却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通过人工智能来完成从繁杂的数据流和信息流到转化为可用的新闻,这是一个万物为媒的进化过程。 新华社副社长刘思扬在发布仪式上强调,“媒体大脑”和MGC新闻的出现,不是要取代记者和编辑,而是在更高层面上,把人与物的延伸连接起来,更快、更准、更智能地获得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赋能记者和编辑,帮助媒体提高生产力 “媒体大脑”旨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媒体,促进媒体的深度融合、跨界融合。“媒体大脑”同时发布了覆盖新闻生产、分发、监测、反馈各环节的8项产品和功能,让媒体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全方位接触。
一、华智冰 华智冰是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北京智源研究院、智谱AI和小冰公司联合“培养”的人工智能虚拟人。 官方介绍,她的歌声、人类生物学特征全部由人工智能完成,肢体则由团队成员进行训练完成。 二、新华社数字记者小诤 今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同时,新华社也推出了全球第一位数字航天员——新华社数字记者小诤。 公开资料显示,小诤由腾讯互娱NExTStudios和新华社联合打造,其主要职责是面向探月工程、深空探测工程等中国航天重大项目开展新闻报道,并进行航天科普传播等工作。 根据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首次发布的《2020年虚拟数字人发展白皮书》报告,虚拟数字人指具有数字化外形的虚拟人物,将依赖显示设备存在,并且拥有以下三方面特征:人的外貌(长的像人)、人的行为(能说话、能举手
站在2020年过半的时间节点上,如何看待当下及未来的安全趋势和挑战,企业又该如何结合趋势针对性的构建安全防护,安全厂商又为企业打造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日前,腾讯副总裁丁珂接受了新华社的专访,分享了腾讯安全的经验与实践 来源:新华社深圳 记者:陈宇轩 ---- 以下为报道全文: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线教育、在线会议等互联网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5G基站、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如火如荼,网络安全面临全新挑战 今年5月,腾讯公司发布消息称,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元用于新基建项目的布局,包括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服务器、超算中心、物联网操作系统、5G网络、音视频通讯、网络安全、量子计算等重点领域
来源 | 新华社 腾讯SaaS加速器首期项目-三体云动 ---- 腾讯SaaS加速器 二期30席项目招募 报名方式 腾讯SaaS加速器,作为腾讯产业加速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搭建腾讯与SaaS相关企业的桥梁 (或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直达报名入口) 详情介绍:寻找SaaS“潜力军”,腾讯SaaS加速器二期开启招募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新华社特别报道了目前最受关注的“云健身”,来探索国民健身运动的新时尚 作为健身产业互联网的独角兽,以及健身行业第三方云服务供应商的代表,在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三体云动接受了新华社的独家采访。 新华社采访三体云动(3分23秒有亮点) 视频来源:新华社 三体云动主要为全国所有健身场馆,提供基于智能软件服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一套整体化的服务解决方案。 ? ?
84岁新华社启用“机器人记者” ? 2015年11月7日,在84岁生日来临之际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将迎来机器人新“员工”——“快笔小新”。 机器人写稿是新华社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研究大数据在信息生成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推进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更好地履行国家通讯社职能的有益探索。 该实验主要试用一款实用人工智能影响用户实际生活中的决定的app。测试主要针对购物、运动场和主要时间等方面,主要尝试劝服人们改变或延迟他们的旅行以避免高峰时期的拥堵。 这个人工智能系统尝试学习人类对于日常事务的行为来真正提供个性化服务。 motherboard.vice.com/read/make-your-own-rap-lyrics-with-this-artificial-intelligence-rapper 8、这里有个小工具,用人工智能技术给网站设计打分
新华社美国长滩12月7日电 现场直击:一场为人工智能打响的“激战” 新华社记者 郭爽 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会展中心。 人工智能领域的“华山论剑”――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NIPS)正聚集全球顶尖高手“过招”机器学习。与此同时,一场没有硝烟的激烈“战斗”也在为人工智能打响。 人工智能领域这一顶级学术会议堪称“高冷”。 英特尔公司人工智能产品部全球人才招聘负责人克里斯?赖斯坦言,由于人才稀缺难觅,而这次大会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大事,所以“必须出现在这里”。 “小角色”也不甘示弱。 百度人工智能实验室高级经理李幸告诉记者,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飞速,并在不少领域处于领先行列。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行业将开始在这个领域寻找人才。 IBM微电子研究实验室高级经理罗伯特? 维斯涅夫对记者说,中国的大规模加入,将为人工智能领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这将让全人类受益。 真正的“抢人”行动,多半发生在会场之外。
新华社联合天下秀发布首个文旅沉浸式数字化云平台 1月12日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新华社联合天下秀发布了国内首个文旅沉浸式数字化云平台“云游中国”,从行、游、娱、购四方面为中国文旅景区实现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沉浸式景区游览 他透露自己不太看好 Web3 和元宇宙,但认为人工智能“颇具革命性”。盖茨表示:“人工智能就是一项重大技术。 我不认为 Web3 有那么重大,也不认为元宇宙本身具有什么革命性,但人工智能确实颇具革命性。”
昨天,在北京新华社总部,能够在20秒内制作新闻视频的AI媒体人机协作平台MAGIC智能生产平台正式发布了。 MAGIC智能生产平台由新华社与阿里巴巴共同投资的AI媒体公司新华智云研发,结合新华社的强大新闻能力与阿里巴巴的AI技术能力,实现日产一万条视频。 该平台即将应用于俄罗斯世界杯的体育新闻报道。 新华社+阿里,这个组合不寻常 新华智云这家公司有两个“爸爸”。 ? 一个爸爸是新华社。 作为一家老牌通讯社,新华社经历了从纸媒到视频到网媒的变迁,报道形式随着科技的进步一直在变化。 人工智能时代要来了,新华社需要考虑在新的时代里,内容的产生要如何随着技术而进步。 ? 另一个“爸爸”是马爸爸,马云的马。 甚至新华智云的CEO都是两位,一位来自新华社,一位来自阿里。 ? △ 新华智云联席CEO傅丕毅 新华智云联席CEO傅丕毅,此前是新华社浙江分社副总编辑,一位十余年的媒体人。
智能化产品样态逐步丰富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培育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我国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等进行了清晰规划 ;2017年10月,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得到进一步推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其重要性不断凸显。 在今年十九大的报道中,新华社推出《360度全景呈现:聚焦十九大 世界瞩目》节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扩展了新闻产品的呈现视角。 2017年8月,央视制作播出了国内首档人工智能挑战类节目《机智过人》,以“人机挑战”的方式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节目的主要内容进行播出,增加了节目内容与类型的选择。 人民日报社“小融”进驻“中央厨房”,通过热点舆情语音播报、会议及通讯信息查询等功能助力报道,在信息沟通与协同方面提升了编辑部工作效率;新华社的采访机器人“爱思”进行了采访工作;浙江广电在虚拟演播室推出机器人
1、 新华社:作业帮等APP涉黄,网上课堂咋成污秽温床 近期,部分网民反映,一些面向中小学生的学习类APP竟暗藏“小黄文”“荤段子”。 5、人工智能出力 Facebook称99%的极端内容由AI发现 凤凰科技讯 据彭博社北京时间11月29日报道,Facebook公司周三表示,在保护公司社交网络远离恐怖主义内容上,人工智能(AI)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观点 新华社主办媒体:政府可将区块链应用到公共领域 全国政协委员陈晓红: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建设一批具有带动力的示范工程 马化腾:科技变革到了新风口,区块链不错,但不考虑ICO 美图董事长蔡文胜:社群才是一个链的灵魂 Marr:区块链和AI结合会有巨大能量 全球 Uber创始人将发行一万亿枚数字货币Eco 德国研究院将区块链运用于无线电广播中 企业 腾讯旗下酷我音乐悄然推出音乐挖矿 成人行业积极拥抱数字货币 趋势 新华社刊文再议区块链 新华社主办媒体:政府可将区块链应用到公共领域 政府还可通过一定的政策扶持与鼓励,促进企业级区块链研究与应用。对经营效益不显著但对社会有益的区块链应用,可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先行探索。 新华社刊文再议区块链:误解有多少,泡沫就有多大 去年以来持续高热的数字货币,其底层都有一个共同技术:区块链。许多人认为:区块链是啥不重要,重要的是其颠覆性的价值。 1.驻留在区块链中的数据非常安全,而区块链技术是不可靠的,但人工智能可以增强安全性。2.区块链可以帮助追踪、理解和解释人工智能做出的决定。3.人工智能可以比人类更有效地管理区块链。
提供全球领先的人脸识别、文字识别、图像识别、语音技术、NLP、人工智能服务平台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