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使用iframe自适应高度呢?其实就是为了美观,要不然iframe和窗口长短大小不一,看起来总是不那么舒服,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编程的来说,如鲠在喉的感觉。 下面这个办法就是使用javascript实现iframe高度自适应的,这个可是兼容所有浏览器的,ie,firefox,chrome,opera,safari这些浏览器都能够实现iframe高度自适应的, pTar.contentDocument.body.offsetHeight; } pTar.width=pTar.contentDocument.body.scrollWidth; } } 具体的使用方法如下(设置id=phpernote的iframe的高度自适应 =”phpernote” οnlοad=”javascript:dyniframesize(‘phpernote’);”> 上篇文章我们介绍了如何使用iframe属性,这篇文章也依然教大家iframe自适应高度的解决办法
cellForRowAtIndexPath:indexPath]; return cell.frame.size.height; } 难点和思路: 难点:1.获取的最小一级的分类在按钮上自适应 2.什么时候换行需要判断 3.高度自适应 解决思路: 取三级分类的标题叠加,如果越界就换行。
领8888元新春采购礼包,抢爆款2核2G云服务器95元/年起,个人开发者加享折上折
var ifm_cont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Frame”);
Demo页面:主页面 iframe_a.html ,被包含页面 iframe_b.htm 和 iframe_c.html 下面开始讲: 通过Google搜索iframe 自适应高度,结果5W多条 ,搜索iframe 高度自适应,结果2W多条。 而这几篇原创里面,基本上只谈到如何自适应静的东西,就是没有考虑到JS操作DOM之后,如何做动态同步的问题。另外,在兼容性方面,也研究的不彻底。 这篇文章,希望在这两个方面再做一些深入。 可能有人还没接触到这个问题过,先说明一下,什么是自适应高度吧。 所谓iframe自适应高度,就是,基于界面美观和交互的考虑,隐藏了iframe的border和scrollbar,让人看不出它是个iframe。
css3提供了一些与当前viewpoint相关的元素,vw,vh,vmin, vmax等。
1、iframe自适应页面高度 首先需要给iframe设置一个id,不需要滚动条则加上scrolling=”no” 然后加上一个onload事件 function iFrameHeight compInfo" frameborder='0'scrolling="no" οnlοad="iFrameHeight(this)"></iframe> 2、若需要iframe固定一个高度,超过这个高度才自适应
7.为什么需要自适应,自适应是做什么? 假设一个大屏幕1920 x 1080,使用px作为单位进行布局时,使用了中间的1080 x 720 。到了1080 x 720的屏幕上就直接占满百分百了。 使用px进行自适应时就需要通过@media针对不同的大小进行不同的设置。 使用vw 、vh、%则可以根据屏幕自动进行响应。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zhuanshen/p/7098707.html 8.如何完美自适应? 通过Flex Column去自适应高度,vw作为单位自适应宽度。 仍有不足通过vw无法设置最小的网页宽度,网页会随着屏幕的缩小无限缩小 通过Flex Column去自适应高度,rem作为单位自适应宽度。 例如1920时1vw=1rem,JS监控屏幕大小每次网页加载初始化rem,通过rem可以设置最小字体;通常PC端的最小网页宽度为1100px; 自适应方案思考 1.占满屏幕的页面 这种条件下就可以考虑rem
IE7 高度自适应 .boxwrapper { height: 500px; } .box { width: 200px
THRESH_BINARY)#二值化阈值处理 athdMEAN=cv2.adaptiveThreshold(img,255,cv2.ADAPTIVE_THRESH_MEAN_C,cv2.THRESH_BINARY,5,3)#自适应阈值处理 athdGAUS=cv2.adaptiveThreshold(img,255,cv2.ADAPTIVE_THRESH_GAUSSIAN_C,cv2.THRESH_BINARY,5,3)#自适应阈值处理 自适应阈值处理的方式通过计算每个像素点周围临近区域的加权平均值获得阈值,并使用该阈值对当前像素点进行处理。 与普通的阈值处理方法相比,自适应阈值处理能够更好地处理明暗差异较大的图像,保留更多的图像细节信息。 src, maxValue, adaptiveMethod, thresholdType, blockSize, C) src表示输入图像 maxValue表示最大值 adaptiveMethod表示自适应方法
2、基本讲的都是用CSS来自适应页面高度,这里不是这个问题。
如下图(此方案中使用的是Element Table官网copy的代码(多用于OA, CMS, ERP这类系统中)
两种方法 (1)原生自适应 @media screen 表示当屏幕大于320px,并小于1156px是执行下面的css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320px) and
本文,则重点旨在对柔性做展开陈述,提出一种自适应柔性的框架概念,其在应用中,也得到了实战的验证。 背景: “弃车保帅”, 是对柔性的一个最形象的描述。但是传统的柔性,一般存在各种缺陷。
div高度自适应, 一般设置min-height值即可。 如min-height: 200px, 当div的内容高于200px时, div会自动伸展。
本篇博文分享一些卤煮处理多屏幕自适应的经验,希望有益于诸君。 所谓宽度自适应严格来说是一种PC端的自适应布局方式在移动端的延伸。 大小之辨-完全自适应 “完全自适应式”是卤煮对越此方案的叫法,由于卤煮现在找不到官方名称,所以暂时就这样叫它。 总结 不管哪一种自适应方式,我们的目的是使得开发网页在各种屏幕下变得好看:如果你的项目定位的用户群仅仅是使用某种机型的人,那么可以采用第一种自适应方式。 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利弊,根据需求权衡利害,合理地实现自适应布局,需要不停的实践和摸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V站今天分享下如何玩烂自适应 第一步:在网页代码的头部,加入一行viewport元标签 [html] view plain copy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 float:right;} 其好处是,如果宽度太小,放不下两个元素,后面的元素会自动滚动到前面元素的下方,不会在水平方向overflow(溢出),避免了水平滚动条的出现 第五步:选择加载CSS "自适应网页设计 copy @media screen and (max-device-width: 400px) { .left{ float:none;} } 当屏幕小于400时,left取消了浮动 第七步:图片的自适应 "自适应网页设计"还必须实现图片的自动缩放。
window.parent.document).find(“.layui-layer-iframe”).css(“margin-top”,_margin); } } } //删除delH高度内容后内容自适应界面高度
文章目录 一、理论基础 1、蝴蝶优化算法 2、改进的蝴蝶优化算法 (1)柯西变异 (2)自适应权重 (3)动态切换概率策略 (4)算法描述 二、函数测试与结果分析 三、参考文献 一、理论基础 首先通过引入柯西分布函数的方法对全局搜索的蝴蝶位置信息进行变异,提高蝴蝶的全局搜索能力;其次通过引入自适应权重因子来提高蝴蝶的局部搜索能力;最后采用动态切换概率 p p p平衡算法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的比重 ) x_{newbest}=x_{best}+x_{best}×\text{Cauchy}(0,1)\tag{1} xnewbest=xbest+xbest×Cauchy(0,1)(1) (2)自适应权重 自适应权重公式如式(2)所示 w = s i n ( π t 2 ⋅ i t m a x + π ) + 1 (2) w=sin(\frac{\pi t}{2\cdot itmax}+\pi)+1\tag 柯西变异和自适应权重优化的蝴蝶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20, 56(15): 43-5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webview自适应高度 delegate里面实现 (void)webViewDidFinishLoad:(UIWebView *)webView { NSString *height_str
腾讯机器翻译(TMT)结合了神经机器翻译和统计机器翻译的优点,从大规模双语语料库自动学习翻译知识,实现从源语言文本到目标语言文本的自动翻译,目前可支持十余种语言的互译。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