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Intel DPDK正则库Hyperscan介绍

Hyperscan是 Intel 的高性能正则表达式匹配库,可在 x86 平台上运行,并支持 Perl 兼容正则表达式 (PCRE) 语法、正则表达式组的同时匹配和流操作。它是在 BSD 许可下作为开源软件发布的。Hyperscan 提供了灵活的 C API 和多种不同的操作模式,以确保其在实际网络场景中的适用性。此外,专注于高效算法和英特尔® 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英特尔® SSE)的使用使 Hyperscan 能够实现高匹配性能。适用于深度包检测(DPI)、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防火墙等使用场景,已在全球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中部署。Hyperscan 还被集成到广泛使用的开源 IDS 和 IPS 产品中,如Snort * 和Suricata *。

01

左手用R右手Python系列13——字符串处理与正则表达式

学习数据分析,掌握一些灵巧的分析工具可以使得数据清洗效率事半功倍,比如在处理非结构化的文本数据时,如果能够了解一下简单的正则表达式,那么你可以免去大量的冗余代码,效率那叫一个高。 正则表达式是一套微型的袖珍语言,非常强大,依靠一些特定的字母和符号作为匹配模式,灵活组合,可以匹配出任何我们需要的的文本信息。 而且它不依赖任何软件平台,没有属于自己的GUI,就像是流动的水一样,可以支持绝大多数主流编程语言。 今天这一篇只给大家简单介绍正则表达式基础,涉及到一些常用的字符及符合含义,以及其在R语言和Python

04

额叶-小脑连接介导认知加工速度

加工速度是理解认知的重要概念。本研究旨在控制任务特异性,以了解认知加工速度背后的神经机制。对40名被试执行两种方式(听觉和视觉)和两种水平的任务规则(相容和不相容)的注意任务。block设计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在任务过程中捕捉到了BOLD信号。参考公开的用于处理速度的任务激活图,定义了13个感兴趣区域。认知速度是从任务反应时间得出的,这产生了六组连接性测量。混合效应LASSO回归显示,有六条重要路径提示了小脑-额叶网络预测认知速度。其中,3例为长程(2例额叶-小脑,1例小脑-额叶),3例短程(额叶-额叶、小脑-小脑和小脑-丘脑)。长距离的连接可能与认知控制有关,而短距离的连接可能与基于规则的刺激-反应过程有关。揭示的神经网络表明,按照任务规则执行操作,自动性与自上而下努力控制注意力相互作用,解释了认知速度。 1 简述 本研究旨在通过使用一系列简单的视觉和听觉通道的刺激-反应(S-R)映射任务来解决可能的任务相关偏差。这个多任务设计目的是解决上面提到的特定于形态和功能偏向的。箭头任务最初是一种视觉S-R兼容性任务,为了更好地控制所需的感觉运动处理时间,回答涉及到关于所看到或听到的内容的简单反应,箭头任务后来被改编成视觉和听觉形式(图1)。为了减少任务转换效应和交叉试验的不确定性,我们采用了分组设计,而不是与事件相关的设计。此外,我们的目标是解决以前的研究中的方法论缺陷,这些研究利用皮尔逊的相关性和心理生理学相互作用(PPI)来建立基于连接性的模型来预测加工速度。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建立了六个连通性指标,包括四个基于多变量的指数,用于进行模型比较。通过将控制任务的反应时与控制感觉运动成分的实验任务的反应时进行回归,构造了一个认知速度变量。功能关联性模型的建立基于混合效应套索回归。据我们所知,本文在该领域首次采用跨通道多任务设计,并比较了6种方法对区域间交互作用辅助处理速度的建模结果。 2 方法 2.1 被试 从当地社区招募了40名年龄在18-28岁的健康年轻人参与研究。他们都有高中或以上学历。最终样本包括35名参与者(21.5±2.1岁,14名女性),其中5名参与者被排除在分析之外。 2.2 处理速度任务 箭头任务被用来测量加工速度。它包括一个双选择S-R映射任务,具有相容(COM)、不相容(INC)和简单RT控制条件(NEU)(图1)。在COM中,参与者在出现向上箭头时按下“向上”按钮,在出现向下箭头时按下“向下”按钮(图1)。在INC中,参与者按下“向上”键表示向下箭头,按“向下”键表示向上箭头。实验涉及参与者在观看一条没有箭头的垂直线时按下任何按钮。因为在这些条件下出现的刺激是视觉图像,所以它们被称为COMVIS、INC-VIS和NEU-VIS。相同条件的听觉版本是COM-AUD、INC-AUD和NEU-AUD,向上箭头、向下箭头和垂直线分别被高音、低音和中音代替。

01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