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racle 冷备份 --====================== 一、冷备份 数据库在关闭状态下完成所有物理系统文件拷贝的过程,也称脱机备份 适合于非归档模式下,数据库处于一致性状态 二、步骤 首先在运行的库中得到数据库运行的所有的物理文件位置,然后在计划内关闭数据库(shutdown) 再执行拷贝物理文家到备份路径或备份设备 备份完成后立即启动数据库让其提供正常的服务 三、冷备脚本的写法 首先应该在相关视图里查出数据库的数据文件,日志文件,控制文件,临时文件所在的位置 注意:不要直接把oradata下的cp就行了,因为生产库里各个文件通常分布在不同的磁盘,不同的地方 ,即将需要备份的文件复制到安全的位置 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太多的干预 容易恢复到某个时间点上(只需将文件再拷贝回去) 能与归档方法相结合,作数据库“最新状态”的恢复。 缺点 备份时,数据库必须处于一致性关闭状态 只能提供到某一时间点的恢复 备份时速度比较慢,尤其是数据量大性能影响比较大 不能实现基于表和用户级别的数据恢复 五、更多参考 Oracle 备份恢复概念
备份 首先,进入数据库并找出数据文件存放目录: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dir\%';+-------------------------------------- -------------------------------+----------------------------+11 rows in set (0.00 sec) 数据目录就是datadir的所在位置 tar jcvf ~/backup.tar.bz2 mysql/ # 打包压缩该目录到根目录 恢复 执行如下命令即可: cd ~/ # 进入备份文件的保存目录 stop # 必须先关闭服务rm -r /var/lib/mysql/ # 删除原目录mv ~/mysql/ /var/lib/ # 把备份的文件移动到 /var/lib/里面去替代原来的mysqlservice mysql start # 重启mysql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恢复过后,就和原来数据库一模一样了,包括所有的修改和帐号密码等信息
2核2G云服务器 每月9.33元起,个人开发者专属3年机 低至2.3折
备份 首先,进入数据库并找出数据文件存放目录: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dir\%';+--------------------------------------- -------------------------------+----------------------------+11 rows in set (0.00 sec) 数据目录就是datadir的所在位置 tar jcvf ~/backup.tar.bz2 mysql/ # 打包压缩该目录到根目录 恢复 执行如下命令即可: cd ~/ # 进入备份文件的保存目录 stop # 必须先关闭服务rm -r /var/lib/mysql/ # 删除原目录mv ~/mysql/ /var/lib/ # 把备份的文件移动到 /var/lib/里面去替代原来的mysqlservice mysql start # 重启mysql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恢复过后,就和原来数据库一模一样了,包括所有的修改和帐号密码等信息
背景 对于概念的说明不做赘述 个人觉得冷备份数据除了操作方法简单,最大的优点便是安全 为了对比,可参考前面整理的 —— 【MySQL 使用 XtraBackup 进行数据热备份指导 [全量+增量] 】 在此还是声明一下 个人觉得,冷备份也可以不在停机状态的 只要当下没有多少更新操作业务即可 环境 CentOS 7.9 MySQl5.7.32 ---- 冷备份/还原全部数据 这种方式,备份了整体的 MySQL 数据,包含默认数据库 "mysql、sys、infomation_schema、performance_schema" ☞ tar 打包冷备份 首先,要查询到数据存放目录 可以通过查看 # 创建执行脚本 tar jcvf data_cold_back.tar.bz2 data 当需要进行冷备份操作时, 只需执行脚本命令即可(操作会覆盖掉之前备份的压缩文件,没啥不利影响) ☞ tar ,重命名一下 tar jxvf data_cold_back.tar.bz2 data # 解压冷备份数据到 data 目录 然后,重启 mysql 服务,查看数据就是之前的备份 service mysql
,所以需要长时间可靠的存储介质,运营维护简单可靠; 4、能快速恢复数据,备份的数据大,同时异地的网络传输带宽小的矛盾,所以需要备份的数据能快速运输,以方便数据搬运。 蓝光的系统应用原理,可以通过以太网连接主存储服务器,通过备份软件备份到蓝光存储的文件服务的windows/Linux服务器上,通过文件服务器再把数据写到蓝光存储的设备上。 拥有盘匣级别的RAID 组,事实上已经可以做到单机上的冗余备份。磁带存储系统的架构与蓝光存储系统的架构基本是类似的。 蓝光光盘的价格相比机械硬盘并不算很廉价。但冷储存数据需要平衡冗余和寿命两个因素。 (这其中考虑了空调系统建设的会用,电力系统建设的费用等问题) 模块化备份中心创新 为便于备份数据在数据中心间迁移,快速转移备份数据,蓝光存储已经集装箱化。一个集装箱就是一个小的蓝光存储中心。 通过对数据备份介质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分析,我们认为蓝光存储将是一个较优选择。我们已在腾讯服务器实验室搭建一套蓝光存储系统,帮助具有大量冷备数据需求的用户评估适用性。
Oracle数据库的备份方式有冷备份和热备份两种,针对这两种备份的实施过程记录如下: 一、Oracle冷备份 概念 数据库在关闭状态下完成所有物理系统文件拷贝的过程,也称脱机备份。 步骤 首先在运行的库中得到数据库运行的所有的物理文件位置,然后在计划内关闭数据库(shutdown) 再执行拷贝物理文家到备份路径或备份设备 备份完成后立即启动数据库让其提供正常的服务 冷备份脚本的写法 冷备份操作 1)查看Oracle数据库的日志模式,如果是归档模式,将需要将数据库设置为noarchivelog模式(非归档模式),从而进行冷备份。 优点 冷备模式下概念易于理解,即将需要备份的文件复制到安全的位置 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太多的干预 容易恢复到某个时间点上(只需将文件再拷贝回去) 能与归档方法相结合,作数据库“最新状态”的恢复。 冷备份,数据库可以处于归档模式也可以处于非归档模式
一、冷备份: 1、操作系统无法进入,需要利用启动盘进入winpe系统进行操作。 3、记录下oralce的版本号、安装路径、数据库名(可以在pfile文件中查看到)、实例名保证后续重建数据库的时候配置和原数据库统一。 4、到此冷备份结束。 5、接着将移动硬盘中备份的admin目录,pfile目录,spfile文件,(控制文件,数据文件,日志文件)都覆盖掉新装的oralce的对应的目录和文件; 6、进入sqlplus,输入命令: recover 三、问题: 1、在使用应用程序的时候发现某条sql(查询待办)的执行报了oralce的内部错误,经过分析发现是某个字段(办理状态)只要被作为条件查询就会导致此错误,可能是恢复的过程中出了问题,或者本身备份的原数据文件就已经有问题了 , 解决的方法是用新的字段替换出问题的字段,然后将旧字段删除即可。
做页游开发,经常会遇到一些很奇怪的问题。我最近就遇到一个问题:用户进入游戏,只显示游戏部分界面,chrome浏览器是正常的,就IE死活不行,而我自己的IE却又是可以的(都是IE8)。 右击看了一下flash player的版本号,她的ie8使用的flash player版本号比她本机的chrome要高,比我的也要高,而且是非debug版本。 我是通过远程操作的,断了QQ就没法操作了,最重要的是我不确定用户是否会知道如何卸载flash player。卸载、重启,发现还是不行,安装低版本的flash player时,会提示版本过你。 试了好多次,结果想到一个方法:直接使用系统自带的添加/删除应用程序去卸载flash player,然后到注册表里删除flash player的版本信息,然后再安装低版本的flash player debug regedit 回车,打开注册表, 找到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acromedia\FlashPlayer\SafeVersions】,删除里面所有的荐(其中有一项是系统默认的,
通过 Android Studio Profiler 启动应用查看 为什么会出现白屏 在应用启动过程中 ActivityStack 的 startActivityLocked 方法中会判断当前应用的启动模式 ,根据上述的代码分析,可以通过设置主题,为 windowBackground 添加与启动页一致的图片,视觉上可以骗过用户 MultiDex 优化 着应用的不断迭代,内部的方法数会不断增加,最终超过方法数上限 而官方也退出了 MultiDex的方案来解决,也就是意味着分包。在低版本手机 DVM 上,我们需要手动调用 MultiDex.install 加载主 Dex 以外的文件,可能造成 ANR。 低版本启动的优化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 Facebook 提出的方案。 创建一个新的进程在 Application 的 attachBaseContext 中调用 MultiDex.install,主进程可以通过多种手段阻塞等到加载结束之后再进入应用 class App :
差异备份在避免了另外两种备份策略缺陷的同时,又具备了它们各自的优点。 首先,它具有了增量备份需要时间短、节省磁盘空间的优势;其次,它又具有了全备份恢复所需存储设备少、恢复时间短的特点。 这就意味着,第一次增量备份的对象是进行全备份后所产生的增加和修改的文件;第二次增量备份的对象是进行第一次增量备份后所产生的增加和修改的文件,如此类推。 这种备份方式最显著的优点就是:没有重复的备份数据,因此备份的数据量不大,备份所需的时间很短。 2、差异备份与增量备份的区别 通过上面的概念分析可以知道,差异备份与增量备份的区别在于它们备份的参考点不同:前者的参考点是上一次完全备份、差异备份或增量备份,后者的参考点是上一次完全备份。 如果在星期五数据被破坏了,则只需要还原星期一完全的备份和星期四的差异备份。这种策略备份数据需要较多的时间,但还原数据使用较少的时间。
设计场景 1)增量备份在周一到周六凌晨3点,复制mysql-bin.00000*到指定目录; 2)全量备份则使用mysqldump将整个数据库导出,每周日凌晨3点执行,并会删除上周留下的mysq-bin .00000*,然后对mysql的备份操作会保留在bak.log文件中。 其中,server-id表示单个结点的id,这里由于只有一个结点,所以可以把id随机指定为一个数,这里将id设置成1。 若集群中有多个结点,则id不能相同(对于5.7以下版本不需要指定server-id); log_bin指定binlog日志文件的存储路径,日志文件以mysql-bin开头。 3:00做增量备份0 3 * * 1-6 /bin/bash -x /home/mysql/Mysql-DailyBak.sh >/dev/null 2>&1
本周的PyCoder's Weekly上分享了一篇小文章,它里面提到的冷知识很有意思,我稍作补充,分享给大家。 若两个对象的 hash 结果相等,即 hash(a) == hash(b),那么它们是否必然相等呢? 答案当然都为否(不然就不叫冷知识了),大家可以先尝试回答一下,然后再往下看。 前面分享的第一个冷知识就跟“nan”有关,作为整体,两个元组相等,但是它们唯一的元素却不相等。之所以会这样,因为“nan”表示除了数以外的东西,它是一个范围,所以不可比较。 float('inf') >>> c = float('nan') >>> d = float('nan') >>> a == b # True >>> c == d # False 以上就是第一个冷知识的揭秘 好了,两个很冷的小知识分享完毕,背后的原因都在于 float() 取浮点数时,Python 允许了 nan(不是数)的存在,它表示不确切的存在,所以导致了这些奇怪的结果。
这些备份会创建数据库的完整备份以及事务日志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恢复数据库。这是最简单的数据库恢复形式,因为所有内容都包含在一个备份中。 “差异”备份是对自上次“完整”备份创建以来已更改的任何范围的备份。 差异备份的工作方式是备份自上次完整备份以来发生更改的所有扩展区。一个extent由8个8KB的page组成,所以一个extent就是64KB的数据。 每次创建新的差异备份时,它将包含自上次完整备份以来更改的每个扩展区。当你去恢复你的数据库时,要恢复到最新的时间你只需要恢复完整备份和最近的差异备份。所有其他差异备份都可以忽略。 由于差异将备份自上次完整备份以来的所有扩展区,因此在还原时您可以还原完整备份、最近的差异备份,然后是在最近的差异备份之后创建的任何事务日志备份。这减少了需要恢复的文件数量。
在tomcat官网,download页面只显示最新版本的tomcat,如果想下低版本的tomcat怎么办呢? 1,登陆http://tomcat.apache.org/ 2,点击download下的archives: ? 3,出现各种版本的tomcat: ?
,多个写多行 binlog-ignore-db=mysql #不需要备份的数据库,多个写多行 3、打开从机B的my.cnf,输入 server-id = 2 log_bin Binlog_Do_DB: test Binlog_Ignore_DB: mysql 可以在主机A中,做一些INSERT, UPDATE, DELETE 操作,看看主机B中,是否已经被修改 利用二进制备份 inmysqlmysql5.0.51bdata_binglog.000001 > D:hhy.sql 主从 server-id = 1 log-bin = shenghua_binglog #需要 备份的数据库 binlog-do-db = hhy #不需 要备份的数据库 #binlog-ignore-db = ** 从服务器上设置 server-id=2 #(配置多个从服务器时依次设置id号) master-host #主服务器的端口 replicate-do-db=hhy#需要备份的数据库名,如果备份多个数据库,重复设 置这个选项即可 重启主从 slave start; show slave status; Slave_IO_Running
是String[] 查询字段,条件,参数,排序 while循环Cursor对象,调用Cursor对象的moveToNext() ,调用Cursor对象的getString(),调用Cursor对象的getClumnIndex () 数据中日期date字段是时间戳毫秒值 在清单文件中定义一下权限 当短信内容比较少的时候没问题,多的时候会有问题,应该是遍读遍备份。 根据xml文件的序列化那节,完成保存到文件中。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 /** * 备份短信 android.util.Xml; import android.view.View; import android.widget.Toast; public class SmsUtil { /** * 备份短信第二种
如果重做就会非常浪费时间,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做的时候,即使没做完,也可以先把文档备份。不仅仅是文档,还有一些图片、视频的备份也很重要。 image.png 一、备份的原因 第一,会导致电脑或者u盘里大量没有备份的文件、图片、数据都直接消失。 二、备份会出现的问题 第一种,比如自己所购买的电脑系统偶尔会进行更新,但更新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bug,会导致在用的过程中,突然间出现程序错误,如果没有备份的话,就只能看着自己幸幸苦苦做的文件直接消失。 第二种,有时候电脑的磁盘可能会出现问题,在进行数据、文件备份时,无法备份,然后如果没及时处理的话,数据就会需要重新弄。第三种,如果备份的文档出现问题,例如文档不可用,这也会造成备份失败。 要时刻提醒自己,重要的东西需要备份,要有把东西都给保存起来,多重保障的意识,防患于未然。备份对于个人、团队、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据是工作中很重要的东西。
如果用户自己设计的载板没有Cypress PD控制器,而选择TypeA或mini USB接口,则需要进行相应的软件更改。有两个解决方案取决于OTG支持状态。1. sudo apt clean 运行以下命令可以删除所有非必需的安装包。 sudo apt autoremove 下面的命令可以列出所有安装deb包的大小。用户可以手动删除不需要的包以节省空间。 答:运行下面的命令,以获得特定的发布源代码: . ttyTHS0在/etc/systemd/system/nvgetty.service的默认情况下用于Xavier上的控制台。在使用ttyTHS0之前,用户需要禁用nvgetty服务。 原因是在R32.2.1和早期的L4T版本中,dma掩码是32位的,用于host1xcontext设备。这导致了NVDEC, NVENC, VIC, DLA…总共只能分配4GB的dma缓冲区。
之前写了一篇 《Compose 与 AGP、KGP 的关系》的文章,其中我说了这么一段话: 其实,AGP 对 Compose 的影响仅仅只作用于 TaskManager 中是否有无添加 compose-compiler 是支持 Compose 的,但 Compose 的正式版本是从 AGP 4.2.0 开始支持的 在我发掘 AGP 4.1.0 版本的 TaskManager 类时发现: image.png 如果不仔细看的话真的发现不了问题 image.png 最高的版本止步于 1.0.0-alpha03 版本,这也太坑了,这也就说明,我在上篇文章中说的通过 composeOptions 来配置 Compose 不同的正式版本在 AGP 4.1.0 及其以下是没有作用的。 居然依赖的 Group 不一样,然后我就赶紧对比了下 AGP 4.2.0 版本是没问题的,这时确定,AGP 4.1.0 配置的 Compose-Compiler 不是正式版的依赖。
这是一本很经典的手册。 CUDA优化的冷知识|什么是APOD开发模型? ? 它还需要你有CPU上的充分技能, 这需要涉及到了, 有些CPU上的代码能并行的地方很明显, 例如一个多重的for循环之类的, 你可以立刻能找到, 直接写出或者调用库中的一个等效kernel/函数实现, 这些都是你看到这本CUDA实践手册, 却突然没有好的例子的时候的参考资源. 因为你的老项目/老代码(往往是你可敬的前同事们)没有给你留下直接明了的下手的地方, 这个时候, 在CUDA实践手册里, 就要求我们还有足够的CPU上的技巧和能力, 将这个并行化的结构, 给找出来, 或者说 因为它可以及时的对你中途的对原始老项目代码的任何错误理解, 而导致的错误改造, 及时的暴露出来, 而不是茫然无知, 还认为自己做的很好, 并试图下一步的O(Optimization, 优化)过程
备份一体机(TStor B2000)是将备份功能、容灾功能、存储功能和服务器硬件融合于一体的企业级数据保护产品,定位于解决混合云场景下的数据存储。TStor B2000支持本地与云端数据的协同,为用户数据提供云下快速备份恢复、云上容灾、云上归档、云上云下灾难恢复等功能,可以轻松解决混合云场景下的各种数据存储和管理问题。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