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python垃圾回收机制原理

#python垃圾回收机制详解 一、概述:   python的GC模块主要运用了“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ing)”来跟踪和回收垃圾。在引用计数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标记清除(mark and sweep)解决容器(这里的容器值指的不是docker,而是数组,字典,元组这样的对象)对象可能产生的循环引用的问题。通过“分代回收(generation collection)”以空间换取时间来进一步提高垃圾回收的效率。 二、垃圾回收三种机制   1、引用计数   在Python中,大多数对象的生命周期都是通过对象的引用计数来管理的, 广义上讲,它也是一种垃圾回收机制,而且是一种最直观最简单的垃圾回收机制。   原理:当一个对象被创建引用或者被复制的时候,对象的引用计数会加一,当一个对象的引用被销毁时,对象的引用计数会减一,当对象的引用计数减为0的时候,就意味着对象已经没有被任何人使用了,可以将其所占用的内存释放了。   虽然引用计数必须在每次分配和释放内存的时候加入管理引用计数的这个动作,然而与其他主流垃圾收集机制相比, 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实时性, 及任何内存,一旦没有指向他的引用,就会立即被回收,其他的垃圾回收机制必须在某种特殊条件下(内存分配失败)才能进行无效内存的回收。   执行效率问题: 引用计数机制带来的维护引用计数带来的额外操作与python运行中所运行的内存分配和释放,引用赋值的次数是成正比的。相比其他机制,比如“标记-清除”,“停止-复制”,是一个弱点,因为这些技术所带来的操作基本上只是与待回收的数量有关。 引用计数还存在的一个致命的弱点是循环引用,这使得垃圾回收机制从来没有将引用计数包含在内。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方法了, 即标记清除。 2、标记清除 标记清除主要是用来解决循环引用产生的问题的,循环引用只会在容器对象中才会产生,比如数组、字典、元组等,首先是为了追踪对象,需要每个容器对象维护两个额外的指针,用来将容器对象组成一个链表,指针分别指向前后两个容器对象,这样就可以将对象的循环引用环摘除,就可以得出两个对象的有效计数。 问题说明:   循环引用可以使得一组对象的引用计数不是0, 然而这些对象实际上并没有被外部对象所引用,这就意味着不会再有人使用这组对象, 应该回收这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空间,然而由于相互引用的存在,每一个对象的引用计数不为0,因为这些对象所占用的内存永远不会被释放。比如下面的代码:

03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iOS 端自动内存泄漏检测工具

在移动设备上内存是一块公用的区域,如果一个 App 没有做好内存管理那么一定会导致性能急剧下降甚至会崩溃。 Facebook 的 iOS 端有许多的地方都共享着一块内存,如果任何一个地方占用太多的内存的话就会影响到整个 App,比如一个地发生了内存泄漏,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把一组内存分配我们的一个对象,但是当我们使用完之后忘记释放他,这就通常就会引起内存泄漏,这就意味着系统永远不能回收这块内存也就导致这块内存一直不能分配给别的对象。在 Facebook 里我们有许多许多的工程师在代码的不同部分工作,内存泄漏时不可避免的,当一旦有内存泄漏发生我们就需要立即找到并且修复。虽然现在有好多检测内存泄漏的工具但是这些工具并不完善,他们仍然需要开发者去做一些工作:

03

Swift专题讲解十六——ARC在Swift中的应用

ARC(自动引用计数)是Objective-C和Swift中用于解决内存管理问题的方案。在学习Objective-C编程时经常会学习到一个关于ARC的例子:在一个公用的图书馆中,每次进入一人就将卡插入,走的时候将自己的卡拔出拿走。图书馆系统会判定只要有卡插入,就将图书馆的灯打开,当所有卡都被取走后,将图书馆的灯关掉。这个例子对应于Objective-C中的对象声明周期管理十分贴切。每当一个对象增加一个引用时,其引用计数会加1,当一个引用被取消时,对象的引用计数减1,当引用计数减为0时,说明此对象将不再有任何引用,对象会被释放掉,让出内存。Swift也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内存管理。

02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