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信息泄露、医疗信息被篡改、医生误诊、遭勒索……医疗行业的网络安全末日是否已经到来? 去年在某行业峰会上,我们作出了“医疗网络将成为网络犯罪分子重点攻击对象”的预测,奈何预言成真。 医疗数据泄露事件有如洪水猛兽。已有数据显示,今年医疗行业也不会幸免。 我们研究网络犯罪分子加密医疗数据并发起赎金勒索的活动已逾一年。 这些攻击者是如何进入医疗网络、泄露医疗数据,以及如何在公共医疗资源中找到敏感的医疗数据? ? 制药行业同样“商机无限”,令网络犯罪分子垂涎三尺。 ? 2017年在制药企业中检测到的攻击活动 那么,哪些国家的医院和诊所最容易受到网络攻击? 网络安全事故最多发的是孟加拉国。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这个统计数据是有事实依据的:孟加拉国向欧洲出口海量药物。另外,摩洛哥的大型制药公司总产值占全国GDP的14%。并且印度也在这个排行榜中。 ?
患者信息泄露、医疗信息被篡改、医生误诊、遭勒索……医疗行业的网络安全危机是否已经到来? 去年在某行业峰会上,我们作出了“医疗网络将成为网络犯罪分子重点攻击对象”的预测,奈何预言成真。 医疗数据泄露事件有如洪水猛兽。已有数据显示,今年医疗行业也不会幸免。 我们研究网络犯罪分子加密医疗数据并发起赎金勒索的活动已逾一年。 这些攻击者是如何进入医疗网络、泄露医疗数据,以及如何在公共医疗资源中找到敏感的医疗数据? ? 制药行业同样“商机无限”,令网络犯罪分子垂涎三尺。 ? 2017年在制药企业中检测到的攻击活动 那么,哪些国家的医院和诊所最容易受到网络攻击? 网络安全事故最多发的是孟加拉国。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这个统计数据是有事实依据的:孟加拉国向欧洲出口海量药物。另外,摩洛哥的大型制药公司总产值占全国GDP的14%。并且印度也在这个排行榜中。 ?
提供包括云服务器,云数据库在内的90+款云计算产品。打造一站式的云产品试用服务,助力开发者和企业零门槛上云。
比如,我们每个人的病历信息、医生开过哪些检查手段、治疗措施、疗效如何、服了哪些药、药效如何、哪些药保险能报销、哪些药保险不能报销...等等。 2017 年,美国发生的重大医疗信息泄露事故高达 15 次,至少约 300 万名病人的信息被泄露;这个问题在中国也很严重,2017 年9月,《法制日报》就报道了一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超7亿条公民个人信息遭泄露 甚至还有数据被标价,在数据贩卖群里被公然叫卖,看上去心惊肉跳。数据安全不是医疗领域特有的问题,但医疗数据高度敏感,一旦发生数据泄露,后果极为严重。 该平台允许患者、医院和保险公司实时、安全地查看患者整个的健康历史,让整个索赔过程更快、更透明。 基因数据:你的数据你做主 我究竟是谁?我从哪里来?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你的基因里。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每年全球假药交易规模高达 750 亿至 2000 亿美元。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假药竟达到销售药品总量的 10% 至 30%!令人痛心的是,非法交易导致每年超过10万人死于假药。
而对于今天这起用药结果,吉利德公司说,这项数据是被提前泄露的,接下来的一个月还会获得更多研究数据来论证瑞德西韦治疗新冠的有效性。 数据会在试验完成后6个月内公开,目前还没有公布。 只不过,连花清瘟获得广泛认可,是从钟南山的一篇论文和国家药监局的批复开始的。 根据钟南山团队3月份发表在《药理学研究》上的论文,连花清瘟在体外实验中能够显著抑制新冠病毒的复制。 而4月14日,国家药监局批复,连花清瘟适用新冠肺炎,接着,连花清瘟背后的以岭药业实现了4个涨停。 毕竟,诊疗方案里连花清瘟是医学观察期药物,还有临床治疗期药物呢。 临床治疗期的中药,大部分都是单纯的草药——从字面上看,没有品牌,没有和哪家药企的直接关联。 ? 这个过程中,不仅药物治疗的实验过程被“特事特办”了,没有足够的科学支撑;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也掺杂了制药公司、投资人、医疗机构等许多相关者的利益——毕竟,动辄涨二三十个点,做梦都不一定能遇到这种美事。
医疗数据来源可靠性问题 4.2.3区块链技术发展瓶颈 4.2.4 通证的法律风险 一、医疗产业介绍 1.1医疗产业结构 医疗保障不仅关乎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更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竞争力 尤其是中心化方式存储指纹数据(多数支付方式牵涉指纹支付)、基因数据和虹膜数据等重要健康数据,一旦发生大规模泄露,将产生灾难性后果。 而传统医疗数据可能会由于内部失误或外部攻击,导致患者和健康相关的敏感资料被泄露。 医疗系统中隐私保护的难点在于参与人员节点多导致的潜在泄露点多,中心化数据库存在单点故障问题和单把私钥泄露导致数据库安全防线彻底性崩溃等问题,外部攻击防不胜防,现有的存储模式并不能实现其安全性。 英国《卫报》2017年2月27日的调查也曾揭露,英国国家保健医疗系统( NHS ,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丟失了高达50万份的医疗资料。
2020年的最后一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1日发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符合条件上市,未来将为全民免费提供。 而黑客的目的远不止拿到这些疫苗资料这么简单。上周,欧洲药品管理局(EMA)透露,去年12月从其服务器上盗取的某些辉瑞/ BioNTech COVID-19疫苗数据已被在线泄漏。 如屏幕快照所示,泄漏背后的威胁行为者的意图是强调辉瑞COVID-19疫苗是伪造的,EMA还发现,数据泄露仅限于单个IT应用程序,攻击者主要针对与COVID-19药品和疫苗有关的数据。 这也在某种程度证实了EMA的猜测,即泄露的文件是为了通过细节数据指出疫苗的安全隐患,削弱民众对疫苗的信任,并且让更多第三方机构对疫苗考察疫苗数据以分析其安全性。 对于这一泄露事件,欧盟和辉瑞公司都态度坚定,认为这是对于知识产权的严重破坏,特别是对于新冠疫苗这类全球科学家都投入大批资金人力的顶级科研结果,对其资料的泄漏后果十分严重。
【数据猿导读】又是一年3.15!每年都是有人开心,也有人伤心、痛苦、焦头烂额......那么,你属于哪种情况呢? 2017年医疗、金融、汽车、快消食品、互联网、IT通讯等行业在今年的"315"晚会中又会有哪些品牌出镜呢? 2017年是我国医改大年,医药行业的监管制度在逐渐趋严。 近年来,个人金融信息被泄露、银行卡被盗刷维权无门、消费者跌进金融消费陷阱等情况屡屡发生。2018年网贷平台跑路、银保销售误导、现金贷、校园贷等热点负面有可能再次受到媒体关注。 他认为,食品安全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这种顶层设计上的治理思路,意味食品安全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近年来,在社会各方努力下,我国食品安全环境整治取得一定成效。 根据中消协发布的《201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数据统计,IT行业依然是投诉重灾区,其中IT行业投诉量最大的问题是共享单车押金难退,因有共享单车企业无偿付能力,不能及时退还押金,引发全国性群体投诉
医疗信息存在着明显的“角落问题”,简单来讲,患者看过的病,可能再也找不到记录;有时候就诊记录也存在泄露风险。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时,我国就曾有近28万条患者记录被泄露。 针对病历信息流转和药品供应链这两个环节的隐私泄露问题,冠军团队创新地提出了密钥可重新随机化的代理重加密方案,以及基于零知识证明与聚合签名的溯源方案,以解决上述隐私安全问题。 在决赛现场,团队给大家讲述了一个场景化的故事:小红去医院看病,诊疗结束后,病历先由医生签了名,保证数据上链前的完整性和可信度;接着病历文件被医生加密后上传到分布式存储中,所有数据得以电子化保存;小红只需要将文件钥匙上链即可掌握自己的医疗信息 这一流程的价值还在于其全程采用了匿名模式,其数据分享流程无从得知,泄露风险大幅降低。 尤其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医疗大数据,要求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进行创新探索,同时希望以技术来保障用户隐私。由此来看,医链带着光环出发,其前景无疑是广阔的。
来源 | 腾讯SaaS加速器首期项目-义幻医疗 ---- 微信挂号、在线问诊、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基层卫生事业的投入和远程医疗体系的拓展,“互联网+医疗”惠及越来越多的群众。 患者排队取药 据了解,“电子处方流转平台”是遂宁市中心医院与义幻医疗奋战100余日,于健康医疗处方流转领域创新突破的成果,系四川省内首家打通HIS系统与药店系统的处方流转平台,不仅打破了遂宁市医疗机构独享的处方销售格局 此外,结合义幻医疗打造的区块链电子病历还能对患者的医疗信息加以保护,避免患者个人信息泄露。” 电子处方信息共享机制是国家推行的一项便民措施,国家层面已出台了多项推动处方外流的政策。 自2009年新医改政策推行以来,医药分离就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被多次提及;2016年,国办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就曾提出,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 据统计,2019年全国已有11个省明确提出了建立省级处方流转平台,基础数据平台建设的政策越来越明晰且具有落地性。
但现在如果可以用区块链技术来进行保存,就有了个人医疗的历史数据,看病也好,对自己的健康做规划也好,就有历史数据可供使用,而这个数据真正的掌握者是患者自己,而不是某个医院或第三方机构。 二、DNA钱包 基因和医疗数据能够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安全存储并且通过使用私人秘钥来获得,这将形成一个DNA钱包。这使得医疗健康服务商能够安全地分享和统计病人数据,帮助药企更有效率地研发药物。 对于健康医疗保险公司而言,区块链作为金融服务的一个部分正在被建立。 四、药品防伪 与编码防伪技术类似的是,对于运用区块链技术防伪的药品而言,在药品包装盒表面有一个可以被刮去的面,底下是一个特别的验证标签,这与区块链相互对照来确保药品的合法性。 医疗数据可能是一个人最隐私的数据,但由于网络操作错误或者黑客攻击等问题,在过去这些个人隐私数据却存在着大规模泄露的情况,比如Anthem曾经泄露8000万病人和雇员记录,UCLA Health曾经泄露450
根据威瑞森发布的《2021年数据泄露调查报告》,在安全事件和数据泄露中,外部云资产被盗的情况比内部资产被盗更常见。 随着广泛的企业“上云”趋势,在为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云上的数据安全也备受挑战。无论是哪个行业,企业在生产运营中都会产生数据。 根据IBM与Ponemon Institute基于对全球17个国家500多家真实经历过数据泄露企业进行的分析调研报告指出,2021年遭受数据泄露的企业单次数据泄露事件平均耗费成本为424万美元,这个数字相比 数据安全类包含数据防泄露细分领域,代表厂商有明朝万达、启明星辰、亿赛通、中软等数十家。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报告指出,黑客们针对医疗行业的破坏从来没有停止过,2020年全年至少有1600万个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网络恶意威胁被检出,那些从事生物医药、疫苗开发、政策制定的医疗组织成为重点攻击对象
美国最大的炊具分销商、全球第二大炊具分销商Meyer Corporation向美国司法部长办公室披露了影响其数千名员工的数据泄露事件。 威胁参与者可能已经暴露或复制的个人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全名、实际地址、出生日期、性别 种族、社会安全号码、健康保险信息、医疗条件 随机药物筛选结果、COVID疫苗接种卡、驾驶执照、护照 政府身份证号码、 永久居民卡、移民身份信息、家属信息 在给受数据泄露影响的公告中,Meyer表示:“我们非常重视保护其员工的个人信息,我们将向受影响的员工及其家属免费提供两年的身份保护服务。” 虽然Meyer并没有在公告中提供有关导致数据泄露的网络攻击的详细信息,但我们在Conti 勒索网站上发现了一个可追溯到2021年11月7日的相关列表。 Conti门户网站上的Meyer条目提供了一个ZIP文件,其中就包含了据说是在网络攻击期间被勒索软件团伙窃取的2%的数据。
但包含在其中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医生需要保存医疗数据?这些数据应该在哪里进行妥善保存?其实,医疗场景的区块链技术落地,带来的积极效果最直白的理解起来有三点,即是安全!安全!安全!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由于其数据不可篡改、系统集体维护、信息公开透明等特性,被证明可以适用于金融以外的多个领域。 自己的Fitbit或智能手机也可以上传相应的健康和睡眠数据了。 在这个新的模式中,健康数据将不再被分散到多个医疗保健提供商中,而是由我们自己对数据的访问进行控制,这些数据将存储在个人的虚拟档案中。 药品防伪 与编码防伪技术类似的是,对于运用区块链技术防伪的药品而言,在药品包装盒表面有一个可以被刮去的面,底下是一个特别的验证标签,这与区块链相互对照来确保药品的合法性。 医疗数据可能是一个人最隐私的数据,但由于网络操作错误或者黑客攻击等问题,在过去这些个人隐私数据却存在着大规模泄露的情况,比如Anthem曾经泄露8000万病人和雇员记录,UCLA Health曾经泄露450
6、20/100——“过亿数据泄露”说法不成立,乌云漏洞平台披露的网易遭泄露的100条数据中,账号/密码匹配正确的邮箱为20个,目前已披露的数据尚无法支持“过亿数据泄露”这一判断。 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北京协和医学院分子肿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医学研究技术和百度的大数据高效储存、检索与智能分析技术,强强联合,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及测序结果的生物信息分析工作,并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深化与食管癌基因检测 (来自北京晨报) 6、100条数据仅20个匹配 “网易过亿数据泄露”说法不成立 “网易邮箱过亿用户数据泄露”一事仍在发酵。 10月20日晚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就此事做出通报,称经验证乌云漏洞平台披露的网易遭泄露的100条数据中,账号/密码匹配正确的邮箱为20个,目前已披露的数据尚无法支持“过亿数据泄露”这一判断 经验证,在遭披露的100条数据中,账号/密码匹配正确的邮箱为20个。CNCERT认为,现有数据尚无法支持“过亿数据泄露”这一判断。
对于医疗保健、金融服务、能源和医药等受到严格监管的组织机构而言,第二年和第三年的长尾成本损失相对会更高。 “网络犯罪分子通过网络犯罪行为获得巨额非法收入,但不幸的是,这同时意味着企业会蒙受巨大损失。” ► 美国的数据泄露成本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美国的数据泄露平均成本为 819 万美元,高出全球平均水平两倍之多。 ► 医疗保健行业的数据泄露成本最高:医疗保健组织连续第 9 年“荣登”数据泄露成本排行榜榜首,平均达到 650 万美元(比调研中的其他行业高出 60%)。 影响受访企业数据泄露成本的其他因素包括: ► 遭泄露的记录数量:每条丢失或被盗的记录会给企业带来约 150 美元的数据泄露成本。 作为世界上涉及面最广的安全研发与交付组织,IBM 安全事业部每天在 130 多个国家/地区监控 700 亿次安全事件,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超过 1 万项安全专利。
新加坡卫生部(MOH)今日透露,其医疗系统的网络遭到了黑客的破坏,被窃取了约150万公民的个人健康数据,其中也包括新加坡国家总理李显龙的医疗信息。 官方表示,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目标明确的黑客组织攻击行为,意图是收集国家领导人的健康数据。 卫生部官员声明:“袭击者针对总理的个人资料及就诊治疗信息进行了反复查找及访问。” 被盗数据约150万公民信息 卫生部表示,在2015年5月1日至2018年7月4日期间访问SingHealth的病人,个人数据均被黑客所窃取,其中也包括新加坡国家总理李显龙的医疗信息。 被盗数据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性别、种族等,并且还有约16000人的配药信息遭到泄露。 好的消息是,医院各类临床测试、医生记录等数据完好无损。 民族国家能够通过网络收集大量的公民日常生活中的各色数据信息,并对其加以利用。这也说明任何人的信息都有其自身的价值。”
据统计,2015年埃森哲在55个国家、200多个城市有超过38万4千名员工,营业额约329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其客户包括《财富》世界500强中超过八成的跨国公司、各国政府机构以及军队。 云服务器成泄密新途径 同样遭到亚马逊“出卖”的还有美国的医疗机构。 每个文件都不是匿名的,每个文件都以病人的名字命名,包括测试日期,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和测试详细信息,甚至包括医生的姓名和病例管理笔记。这无疑是黑客的重大福利。 Kromtech在一篇博客中表示,数据库连接到的似乎是一家患者家庭监测公司,该公司通过患者自检试剂盒进行每周血块药物测试,这样病人就不用去医生办公室。 “即使是最基本的安全措施也可以防止这种数据泄露。不幸的是,还有更多的数据库和云存储库没有被发现。
11月29日,网上忽传饶毅教授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实名举报三位同行论文造假一事引发舆论关注。 据最新报道,饶毅教授回应,这是一份尚未发出的草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表示“正在了解相关情况”。 耿美玉,1986年获得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医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系药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部药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2006年任职于中国海洋大学;2006 同时,记者还从耿美玉所在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悉,网上近期有两次出现质疑耿美玉论文造假的信息。对此,药物所高度重视,已组织专家进行初步核查。 据北京青年报、文汇报等媒体最新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对此事做出回应:目前正在核实此事,在情况核实之前,不便透露更多消息。 而中国新闻周刊则向饶毅本人求证了举报信截图,饶毅回复称——“没有发出,有过草稿。”至于这封举报信的草稿为何会泄露,暂时并未得到进一步回复。 目前,涉事三位学者,均未对此事做出任何回应。
不久前,参加第36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的专家对此一一做了解读。 ? 大数据是什么 国家图书馆的藏书量有2600万册,如果从数据来看的话,一个家庭一年产生的数据相当于半个国家图书馆的数据总量。 大数据的发展关乎广大公众的切实利益,举例来说,专家们认为利用大数据可以有效地实现“智慧医疗”,为全面的个人健康管理进行服务;个人可以方便获取医院的就诊信息、检查数据、医疗影像等,以及个人健康的历史数据;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广大公众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便利。 我们该怎么做 刚刚买完房子的你,突然收到很多房产开发商或者代理商的电话和短信,这时你肯定感觉自己的信息被泄露了。 专家们也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首先,国家相关的法律也对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和约束,2013年1月份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个人用户隐私保护的决定,同时工信部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出台了关于互联网和电信网个人信息保护的条例以保护用户的隐私 一些信息泄露事件的出现,也与广大用户本身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足有一定关系。所以,在大数据时代,迫切需要向用户开展加强自身信息保护意识的教育,也就是安全上网的知识普及和教育。
云端获取和启用云服务器,并实时扩展或缩减云计算资源。云服务器 支持按实际使用的资源计费,可以为您节约计算成本。 腾讯云服务器(CVM)为您提供安全可靠的弹性云计算服务。只需几分钟,您就可以在云端获取和启用云服务器,并实时扩展或缩减云计算资源。云服务器 支持按实际使用的资源计费,可以为您节约计算成本。
扫码关注云+社区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