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PL/SQL 集合的初始化与赋值

对于集合类型,与单一的数据类型相比较而言,应该以一个整体的观念来考虑集合,即是一批类型相同的数据组合而非单一的数据。因此集 合类型集合的声明、赋值、初始化较之单一类型而言,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嵌套表与变长数组,在赋值之前必须先初始化。当嵌套表和变长数 组在声明时,它们都会自动地被设置成NULL值。也就是嵌套表和变长数组中集合不存在任何元素,并不是针对它所拥有的元素。可以使用系统定 义的与集合类型同名的函数来初始化集合。我们必须显式地调用构造函数为每一个变长数组和嵌套表变量进行初始化操作(对于关联数组来说, 是不需要使用构造函数进行初始化的)。         有关集合类型的描述请参考:

05

C语言编程程序的内存如何布局

C语言程序在内存中各个段的组成   C语言程序连接过程中的特性和常见错误   C语言程序的运行方式   一:C语言程序的存储区域   由C语言代码(文本文件)形成可执行程序(二进制文件),需要经过编译-汇编-连接三个阶段。编译过程把C语言文本文件生成汇编程序,汇编过程把汇编程序形成二进制机器代码,连接过程则将各个源文件生成的二进制机器代码文件组合成一个文件。   C语言编写的程序经过编译-连接后,将形成一个统一文件,它由几个部分组成。在程序运行时又会产生其他几个部分,各个部分代表了不同的存储区域:   1.代码段(Code或Text)   代码段由程序中执行的机器代码组成。在C语言中,程序语句进行编译后,形成机器代码。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CPU的程序计数器指向代码段的每一条机器代码,并由处理器依次运行。   2.只读数据段(RO data)   只读数据段是程序使用的一些不会被更改的数据,使用这些数据的方式类似查表式的操作,由于这些变量不需要更改,因此只需要放置在只读存储器中即可。   3.已初始化读写数据段(RW data)   已初始化数据是在程序中声明,并且具有初值的变量,这些变量需要占用存储器的空间,在程序执行时它们需要位于可读写的内存区域内,并具有初值,以供程序运行时读写。   4.未初始化数据段(BSS)   未初始化数据是在程序中声明,但是没有初始化的变量,这些变量在程序运行之前不需要占用存储器的空间。   5.堆(heap)   堆内存只在程序运行时出现,一般由程序员分配和释放。在具有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如果程序没有释放,操作系统可能在程序(例如一个进程)结束后回收内存。   6.栈(stack)   栈内存只在程序运行时出现,在函数内部使用的变量、函数的参数以及返回值将使用栈空间,栈空间由编译器自动分配和释放。   C语言目标文件的内存布局   看一个例子:   int a = 0; //全局初始化区,。data段   static int b=20; //全局初始化区,。data段   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 .bss段   const int A = 10; //.rodata段   void main(void)   {   int b; //栈   char s[] = "abc"; //栈   char *p2; //栈   static int c = 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data段   char *p3 = "123456"; //123456\0在常量区,p3 在栈上。   p1 = (char*) malloc(10);//分配得来的10和20个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   p2 = (char*) malloc(20);   strcpy(p1, "123456"); //123456\0 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123456"优化成一个地方   }    代码段、只读数据段、读写数据段、未初始化数据段属于静态区域,而堆和栈属于动态区域。代码段、只读数据段和读写数据段将在链接之后产生,未初始化数据 段将在程序初始化的时候开辟,而堆和栈将在程序的运行中分配和释放。C语言程序分为映像和运行时两种状态。在编译-连接后形成的映像中,将只包含代码段 (Text)、只读数据段(RO Data)和读写数据段(RW Data)。在程序运行之前,将动态生成未初始化数据段(BSS),在程序的运行时还将 动态形成堆(Heap)区域和栈(Stack)区域。一般来说,在静态的映像文件中,各个部分称之为节(Section),而在运行时的各个部分称之为段 (Segment)。如果不详细区分,可以统称为段。   知识点:   C语言在编译和连接后,将生成代码段(Text)、只读数据段(RO Data)和读写数据段(RW Data)。在运行时,除了以上三个区域外,还包括未初始化数据段(BSS)区域和堆(Heap)区域和栈(Stack)区域。   二:C语言程序的段   1.代码段(code或text)   代码段由各个函数产生,函数的每一个语句将最终经过编绎和汇编生成二进制机器代码(具体生生哪种体系结构的机器代码由编译器决定)。   2.只读数据段(RO Data)   只读数据段由程序中所使用的数据产生,该部分数据的特点是在运行中不需要改变,因此编译器会将该数据段放入只读的部分中。C语言中的只读全局变量,只读局部变量,程序中使用的常量等会在编译时被放入到只读数据区。    注意:定义全局变量const char a[100]={"ABCDEFG"};将生成大小为100个字节的只读数据区,并使用“ABCDEFG”初 始化。如果定义为:const char a[ ]={"ABCDEFG"};则根

02

常见Java面试题之解释内存中的栈、堆和静态区用法

* 通常我们定义一个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一个对象的引用,还有就是函数调用的现场保存都使用内存中的栈空间; * 通过new关键字和构造器创建的对象放在堆空间; * 程序中的字面量(literal)如直接书写的100、"hello"和常量都是放在静态区中。 * 栈空间操作起来最快但是栈很小,通常大量的对象都是放在堆空间,理论上整个内存没有被其他进程使用的空间甚至硬盘上的虚拟内存都可以被当成堆空间来使用。 Eg: String str = new String("hello"); 上面的语句中变量str放在栈上,用new创建出来的字符串对象放在堆上,而"hello"这个字面量放在静态区。 补充:较新版本的Java(从Java 6的某个更新开始)中使用了一项叫"逃逸分析"的技术,可以将一些局部对象放在栈上以提升对象的操作性能。

03

【深入浅出C#】章节 2:数据类型和变量:变量和常量的声明和初始化

变量在程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用于存储和操作数据,为程序提供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通过变量,我们可以方便地存储和访问不同类型的数据,如整数、浮点数、字符串等。变量还允许数据在程序的不同部分之间进行传递和共享,实现数据的交流和共享。同时,变量也用于对数据进行各种操作和计算,如算术运算、逻辑判断等,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和转换。此外,变量还可以用于跟踪程序的状态和条件,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操作或决策,实现程序的流程控制和逻辑控制。变量的可变性和灵活性使得程序的行为可以随着变量的值的改变而调整,满足不同的需求和条件。合理地管理变量可以提高程序的内存利用率,避免内存泄漏和资源浪费。因此,了解变量在程序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对于设计和编写高质量、高效率的程序至关重要。

02

java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_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定义

全局变量是一个运行时刻实体,它在程序的整个执行过程中都存在。全局变量生命周期为程序开始到程序结束。 全局变量显示初始化时,或者未初始化时,在程序映像中有不同的分区: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是可执行模块的一部分。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则不是可执行模块的一部分,只有当定义它们的程序被调用时(即执行时),才分配空间,声明或定义时并不分配。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在运行时被初始化为0或null。 局部变量也叫自动变量,它声明在函数块内,作用范围也在函数快内,不能同一源文件的其它函数使用,也不能其他文件中的函数使用,局部变量存储在栈中。无论局部变量显示初始化,或者未初始化,都只有当定义它们的程序快被调用时(及执行时),才分配空间,声明或定义时并不分配,局部变量不是可执行每模块的一部分!!除非显示地局部变量进行初始化,否则,它们的初始值是不确定的。局部变量在使用之前必须初始化。 全局变量没有声明在任何一个函数内,作用范围在程序运行始终存在,能被同一原文件的任何函数使用, 也能被其他文件中的函数使用,但是使用extern关键字。方法执行完后,随之销毁结束。 全局变量存储在数据段中。 具体来说,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如下:

03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