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HTTP.SYS 详解

http.sys 是一个位于Win2003和WinXP SP2中的 操作系统核心组件,能够让任何应用程序通过它提供的接口,以http协议进行信息通讯。 温馨提示:如果用户不慎删除了该驱动文件,不用担心,该驱动会在下次系统启动时重建。是一个删不掉的系统核心组件!实用程序结束该驱动,该驱动也会马上重新创建(只有粉碎文件才不能马上重建,但粉碎后,下次启动会重建)。 微软在Windows 2003 Server里引进了新的HTTP API和kernel mode driver Http.sys,目的是使基于Http服务的程序更有效率。这个改变的直接收益者就是IIS 6.0 和 asp.net. 其实在Windows XP安装SP2后,Http.sys已经出现在系统里了,但事实上,操作系统并没有真的使用这个内核级驱动,而XP上自带的IIS 5.1也没有使用HTTP API。 新的HTTP API里最核心的变化都封装在Http.sys这个kernel mode driver里了。在此之前,基于HTTP协议的程序都是在User mode下运行的,而且必须自己处理诸如软件中断、context switch、线程调度等等问题,并且往往无法自由接触系统资源。过去,HTTP服务器,如IIS, Apache等都是利用Winsock API来创建一个User mode下的network listener。Network listener通常独自(i.e.: per application or per thread basis)占用一个IP端口。通俗点说,就是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应用程序可以监听一个端口,这在有些时候是一个不太令人舒服的限制。 新的Http.sys带来的好处大致有如下一些: 1. 缓存 - 静态的内容现在被缓存于内核模式下,这使 服务响应速度更快 2. 记录 (Log)-IIS的log功能更快且标准化了 3. 带宽控制 - greater scalability control and throttling 4. 可靠性 - 所有的服务请求会在Http.sys里暂存入队列,而不是由服务程序本身来处理,这样,即使服务程序重启,尚未被处理的请求也不会丢失了 5. IP端口重用 - 现在,只要是通过Http.sys管理的端口(基本包括了那些著名的端口,比如80),都可以同时允许多个程序同时监听了。

03

微服务:从设计到部署【笔记】

一、微服务简介 A.单体地狱 1.成功的应用有一个趋势,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越来越臃肿 2.复杂的单体应用本身就是持续部署的障碍 3.单体应用使得采用新框架和语言变得非常困难 B.微服务 — 解决复杂问题 1.思路是将应用程序分解成一套较小的互连服务。一个服务通常实现了一组不同的特性或功能。每个微服务都是一个迷你应用,包括了业务逻辑以及多个适配器 2.一些微服务会暴露一个供其他微服务或应用客户端消费的API,其他微服务可能实现了一个WebUI,在运行时,每个实例通常是一个云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或者一个Docker容器 3.他们之间的通信是由一个被称为API网关(API Gateway)的中介负责,API网关负责负载均衡、缓存、访问控制、API计量和监控 4.如果您想从微服务中受益,每一个服务都应该有自己的数据库模式,因为它能实现松耦合 C.微服务的优点 1.解决了复杂问题,把可能会变得庞大的单体应用程序分解成一套服务 2.这种架构使得每个服务都可以由一个团队独立专注开发 3.微服务架构模式可以实现每一个微服务独立部署 4.微服务架构模式使得每个服务能够独立扩展 D.微服务的缺点 1.微服务这个术语的重点过多偏向于服务的规模,有些开发者主张构建极细粒度的10至100LOC(代码行)服务,但小型服务只是一种手段,目标在于充分分解应用程序以方便应用敏捷开发和部署 2.微服务是一个分布式系统,使得整体变得复杂,开发者需要选择和实现基于消息或者RPC的进程间通信机制,模块间通过语言级方法/过程调用相互调用,这比单体应用要复杂得多 3.分区数据库架构,需要更新不同服务所用的数据库,通常不会选择分布式事务,不仅仅是因为CAP定理 4.测试微服务应用程序也很复杂,需要启动该服务及其所依赖的所有服务,或者至少为这些服务配置存根 5.实现了跨越多服务变更,在微服务中需要仔细规划和协调出现的变更至每个服务 6.部署基于微服务的应用程序也是非常复杂的 7.每个服务都有多个运行时实例,还有更多的移动部件需要配置、部署、扩展和监控,还需要实现服务发现机制,使得服务能够发现需要与之通信的任何其他服务的位置(主机和端口),需要开发人员能高度控制部署方式和高度自动化 二、使用API网关 A.客户端与微服务直接通信 1.问题:客户端的需求与每个微服务暴露的细粒度的API不匹配,公网下效率低下 2.问题:有可能使用了非web友好协议,一个服务可能使用了Thrift二进制rpc,而另一个可能使用AMQP消息协议,这些对浏览器还是防火墙都是不友好的,最好是在内部使用 3.缺点:难以重构微服务 B.使用API网关 1.API网关是一个服务器,是系统的单入口点,类似于面向对象设计模式中的门面(Facade)模式,封装了内部系统架构,并针对每个客户端提供一个定制API,还可用于认证、监控、负载均衡、缓存和静态响应处理 2.API网关负责请求路由、组合和协议转换,通常会调用多个微服务和聚合结果来处理一个请求,可以在Web协议(如HTTP和WebSocket)和用于内部的非Web友好协议之间进行转换 3.API还可以为每个客户端提供一个定制API,通常为客户端暴露一个粗粒度的API C.API网关的优点与缺点 1.主要好处是它封装了应用程序的内部结构,客户端只与网关通信,而不必调用特定的服务 2.缺点是它是另一个高度可用的组件,需要开发、部署和管理,API网关可能会成为开发瓶颈 3.重要的是更新API网关的过程应尽可能地放缓一些,否则,开发人员将被迫排除等待网关更新 D.实施API网关 1.在一个支持异步、非阻塞I/O平台上构建API网关是很有必要的。Node.js、Nginx Plus 2.API网关通过简单地把他们(请求)路由到适当的后端服务来处理一些请求。它通过调用多个后端服务并聚合结果来处理其他请求,API网关应该并发执行独立请求 3.使用传统的异步回调方式来编写API组合代码会很快使您陷入回调地狱,好的方式是使用响应式方法以声明式编写API网关代码 4.一个基于微服务的应用程序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必须使用一个进程间(inter-process)通信机制,有两种方案:一是使用基于消息的异步机制,如JMS、AMQP、ZeroMQ等;另一种采用了同步机制,如HTTP和Thrift;API网关需要支持各种通信机制 5.API网关需要知道与其通论的每个微服务的位置(IP地址和端口),需要使得系统的服务发现机制:服务端发现或客户端发现,API网关必须能够查询服务注册中心,该注册中心是所有微服务实例及其位置的数据库 6.当一个服务调用另一个响应缓慢或不可用的服务时,API网关不应该无期限地等待下游服务,如何处理故障问题取决于决定的方案和哪些服务发生故障 7.如果可以,API网关还可以返回缓存数据,通过返回默认数据或缓存数据,确保系统发生故障

02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