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VMware软件和提供的CentOS-7-x86_64-DVD-1511.iso创建虚拟机,自行配置好网络并多添加一块大小为20G的硬盘,使用fdisk命令对该硬盘进形分区,要求分出三个大小为5G的分区 前期准备 搭建一个虚拟机,镜像为CentOS-7-x86_64-DVD-1511配置好网络,关机,新添加一个硬盘,大小为20G 对该硬盘分区 1、进入该硬盘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sdc 2、给这个硬盘分3个区,每个硬盘5G空间大小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sdc Welcome to fdisk (util-linux 2.23.2 Syncing disks. 3、查看给硬盘的分区 [root@localhost ~]# fdisk -l /dev/sdc Disk /dev/sdc: 21.5 GB, 21474836480 5242880 83 Linux 创建卷组 用sdc的三个分区,创建xcloudvg卷组 [root@localhost ~]# vgcreate xcloudvg /dev/sdc1 /dev
磁盘分区概述 Linux 操作系统只有一个根目录,根目录下又分几个区分别分给某一子目录使用,Linux 操作系统中的每个分区都是整个文件系统的一部分,硬盘中的每个分区都会挂载到文件系统的某一目录中 Linux 硬盘分为 IDE 硬盘和 SCSI 硬盘,IDE 硬盘的驱动标识符为 “hdx~”: “hd” 表示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 “x” 表示盘号,a 基本盘、b 基本从属盘、c 辅助主盘、d 辅助从属盘 磁盘分区实例 创建一个新的磁盘并分区、挂载再到删除需要有以下几步: (1)添加硬盘 我们先在 Linux 系统中添加一块硬盘,进入“菜单”,选择“设置”,在设备列表中添加硬盘,随后点击“ 添加新硬盘后点击确定; 重启系统后查看硬盘分区情况,如下已有新的 SCSI 硬盘 sdb,大小为 1G,但此时还没有分区; (2)创建分区 分区命令为 fdisk 磁盘,需要知道,新添加的硬盘是在 Linux 操作系统的设备文件夹也就是 /dev 目录下的, 所以我们使用指令 fdisk /dev/sdb 对硬盘 sdb 进行分区,随后按照提示进行如下操作: 注意:在进行分区操作的最后一步必须输入
精美礼品等你拿!
1.创建分区 先查看下是否有磁盘没有分区 fdisk -l ? 其中第一个框和第二个框,是已经分好区的不同磁盘。 开始分区 #输入要进行分区的磁盘名称 fdisk /dev/sdb ? 输入p 查看当前硬盘分区,目前有一个分区。 ? 输入n新建一个分区,输入p 建立分区,输入分区编号2代表建立第二个分区 ? 如果要继续建立第三个分区,则继续输入n,p,再定义分区大小 ? 最后保存分区 输入w 最后,检查分区是否已经建立好!如果出现红色区域,则表示已经建立好了。 ? /etc/fstab文件负责配置Linux开机时自动挂载的分区 第一列可以是实际分区名,也可以是实际分区的卷标(Lable) 第二列是挂载点,挂载点必须为当前已经存在的目录 第三列为此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 当其值为0时,永远不检查;而 / 根目录分区永远都为1。其它分区从2开始,数字越小越先检查,如果两个分区的数字相同,则同时检查。
示例:点击 -> 性能监控 通过df命令统计: [root@wangzi go]# df |grep -v ^Filesystem|awk -F ' ' '{p...
在Linux中使用fdisk命令进行分区时,有时会遇到“WARNING: Re-reading the partition table failed with error 16: Device or resource 1 18275 146793906 5 Extended /dev/sde5 1 18275 146793874+ 83 Linux 此时使用fdisk命令看不到新建的分区信息,可以使用partprobe命令解决这个问题而不用重启系统,因为partprobe可以使kernel重新读取分区信息,从而避免重启系统。
基本步骤:分区——格式化——挂载——写入文件 1、首先用fdisk -l命令查看添加的硬盘名称,可以看到sdb为新增的硬盘 [root@oracle ~]# fdisk -l Disk /dev/sdb /dev/sda2 39 2358 18631680 83 Linux /dev/sda3 2358 2611 2031616 82 Linux swap 输入 p 显示硬盘分割情形,打印分区表。 3. 输入 a 设定硬盘启动区。 4. 输入 n 创建新的硬盘分割区。 4.1. 输入 e 硬盘为[延伸]分割区(extend)。 4.2. t:分区系统id号 L:82:linux swap 83:linux 86:NTFS window分区 6. 输入 d 删除硬盘分割区属性。 7. 输入 q 结束不存入硬盘分割区属性。 8. 输入 w 结束并写入硬盘分割区属性 3、输入n创建新的硬盘分区——输入p创建主分区——输入1设置一个分区——回车——回车(默认全部空间) Command (m for help): n Command
技术人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巅峰了 微盟删库回顾:https://mp.weixin.qq.com/s/MFhnc4qPpxxxZY1O-uTk1 里面提到的“硬盘对拷”怎么回事? 下面以实际例子来让你get Linux和Windows下硬盘/分区对拷和硬盘/分区写0是怎么回事。 也可以直接拿②中已经拷贝过文件的新盘分区对拷到原盘分区(需确认源和目标的扇区信息完全一致) 磁盘写0的注意事项: Linux里实现的命令比较简单 假如需要写0的盘是/dev/vdb 执行这条命令就可以 uuid一样的话会有潜在问题,如果非得用硬盘/分区对拷,那一定要记得更新uuid 更新分区uuid为uuidgen命令新生成的uuid或更新为原来的uuid tune2fs /dev/vdb2 -U $ 好在用diskgenius可以找回磁盘分区、分区里数据完好无损。
说明: 环境:Debian 10.5 硬盘:20T SSD硬盘 在分区以前,介绍一下步骤: Create a disklabel (partitioning) on disk.建立磁盘标签 Create .挂载 步骤 查看硬盘信息 由于新添加硬盘时要确定是对哪个盘进行分区挂载,以免误操作而造成数据损失。 建立磁盘标签、创建分区,并分配合适的大小 选择要分区的硬盘:parted /dev/sdb # parted /dev/sdb GNU Parted 3.2 Using /dev/sdb Welcome 分区格式化 可 将硬盘格式化为ext4格式,具体各格式的区别见ext2、ext3、ext4和xfs的区别 # ls /dev/sdb* #==>查看磁盘 /dev/sdb /dev/sdb1 # mkfs.ext4 /dev/sdb1 #==>硬盘分区注意不要弄错 mke2fs 1.44.5 (15-Dec-2018) Creating filesystem with 5370674688
目前从事 Kubernetes 运维相关工作,擅长Linux系统运维、开源监控软件维护、Kubernetes容器技术、CI/CD持续集成、自动化运维、开源软件部署维护等领域。 博客首页:互联网-小啊宇 添加新硬盘后如何分区、格式化、挂载? 1.查看所有磁盘信息(包括未挂载磁盘) 2.创建新的磁盘分区 3.格式化分区 4.磁盘挂载 1.查看所有磁盘信息(包括未挂载磁盘) 新添加的磁盘: /dev/sdb [root@localhost ~]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sdb 欢迎使用 fdisk (util-linux 2.23.2)。 查看一下是否分区成功 3.格式化分区 [root@localhost ~]# mkfs.ext4 /dev/sdb1 mke2fs 1.42.9 (28-Dec-2013) 文件系统标签= OS
硬盘分区有三种,主磁盘分区、扩展磁盘分区、逻辑分区。 一个硬盘可以有一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也可以只有一个主分区没有扩展分区。逻辑分区可以若干。 主分区是硬盘的启动分区,他是独立的,也是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正常分的话就是C驱。 分出主分区后,其余的部分可以分成扩展分区,一般是剩下的部分全部分成扩展分区,也可以不全分,那剩的部分就浪费了。 但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用的,他是以逻辑分区的方式来使用的,所以说扩展分区可分成若干逻辑分区。他们的关系是包含的关系,所有的逻辑分区都是扩展分区的一部分。 卷 硬盘上的存储区域。 ____2跨区卷(SPANNED VOLUME)可由两块或多块硬盘上的存储空间所组成,每块硬盘所提供的硬盘空间不必相同。 一个家庭可能住在一套或多套单元房子里,但一套房子不能同时住进两个家庭的成员。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在linux下挂载新硬盘的步骤。 CentOS release 6.2 (Final) [root@localhost etc]# 先挂载了一个3G的硬盘查看磁盘空间的情况 [root@localhost etc]# fdisk - ,分为4个主分区,最后写入磁盘。 are not in disk order 我就格式化第一个分区,采用文件系统ext3. 创建一个临时目录,然后把分区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本文由腾讯云+社区自动同步,原文地址 https://stackoverflow.club/article/remove_disk_from_lvm/ 先卸载逻辑卷data1 如果要卸载的分区是/,那么可以用 如果逻辑卷大于文件系统,由于部分区域未格式化成文件系统会造成空间的浪费。如果逻辑卷小于文件系统,哪数据就出问题了。 [2hqbtssctw.png] 通过vgreduce命令将即将坏的磁盘或者分区从卷组vgdata里面移除除去。 通过pvremove命令将即将坏的磁盘或者分区从系统中删除掉。 手工拆除硬盘或者通过一些工具修复分区。 [rcx8wmbl4k.png]
linux 进行分区汇总。新电脑配置了一个固态256G的还有一个3T的硬盘。新公司要求自己进行安装。刚开始安装系统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还有一块硬盘。 导致在安装系统的时候没有进行把普通硬盘进行分区和挂载,那么没法了只能手动去操作把剩余的硬盘进行分区和挂载操作。 分区操作 我个人在操作linux分区的时候使用的是fdisk 命令 首先看下fdisk的命令学习下。使用fdisk --help 查看 ? 首先使用fdisk -l 检查电脑的硬盘 。展示需要尽行分区的文件内容。 ? 分区的信息 使用sudo fdisk /dev/sdb 进行分区。输入m进行帮助展示。告知我们进行怎么的操作。 ? 对某个硬盘进行分区.png 然后按住n进行分区操作。创建一个新的分区 ? n操作.png 其中e属于扩展分区,p表示主分区。选择主分区,输入1表示第一个主分区 ?
fdisk 工具他对分区是有大小限制的,它只能划分小于2T的磁盘。 超过2T的磁盘: 其一是通过卷管理来实现; 其二就是通过我们今天谈到的Parted工具来实现对GPT磁盘进行分区操作。 parted yum install -y parted # 安装 parted --help #获取帮助 本地服务器有一块4T的硬盘 /dev/sda parted /dev/sda # (parted) parted -a optimal /dev/sda #对硬盘sdb进行分区 mklabel gpt #使用GPT格式 mkpart primary 1 -1 #建立一个主分区 print #显示分区信息 quit echo "/dev/sdb1 /opt xfs defaults 0 0" >> /etc/fstab #加入自动挂载 mount -a #挂载分区
主引导分区简称MBR,是安装引导加载程序的地方,占了第一扇区446B。可以说这个地方起着让计算机识别你的系统,引导多系统的作用。 里面镶嵌着一套又小又强悍的引导程序,可以识别硬盘格式和读取内核文件。 分区表记录着硬盘的状态,占第一扇区的64B。分区表是根据柱面的号码来分区的,所以分区中最小的单位是柱面。 分区完命名为dev/hda1/,即第一块硬盘的第一个分区。 分区表的大小只能写入四组分区信息,这里分区被称为主分区(primary)或者扩展分区(extended)。 逻辑分区的数量就可以比较多了,IDE硬盘就能多至59个了(5~63号),SATA硬盘比较少一点有11个(5~11号)。即命名为dev/hda5,dev/hda6... 最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Windows的命名方式,与Linux不同的是它通过想分区分配26个字母作为盘符来调用这个分区。
硬盘分区和格式化概述 ? image.png ? ? 在VM虚拟机添加硬盘 ? 一路next即可 MBR分区 fdisk命令,接着根据提示操作即可
一:挂载 1) fdisk -l |grep sd 查看分区情况 或者fdisk -l 2) mkdir -p /data/disk1 创建数据存储目录 mkdir -p / /etc/fstab文件负责配置Linux开机时自动挂载的分区 第一列可以是实际分区名,也可以是实际分区的卷标(Lable) 第二列是挂载点,挂载点必须为当前已经存在的目录 第三列为此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 当其值为0时,永远不检查;而 / 根目录分区永远都为1。其它分区从2开始,数字越小越先检查,如果两个分区的数字相同,则同时检查。 任何用户都可以挂载请注意光驱和软驱只有在装有介质时才可以进行挂载,因此它是noauto 5) mount -a 进行磁盘挂载 6) df -a 查看挂载情况 二:解挂 1)fdisk -l |grep sd查看分区情况
硬盘是电脑的硬件存储空间,对于专业的懂脑知识,维修,维护者:硬盘分区简单来说是存储空间分类。这里面的学问也很大哦!如何分类的? 那这个就要用到我们的: 数学题? 1分2,1/3,1/4,1/5……; 问题来了,一分这么多,和谁有关系呢?和大有关系。越大分的越多! ------------------------------- 硬盘分区需要专业软件收费/免费, ------------------------------- ⚠️请进行硬盘储存重要文件备份! ⚠️建议使用PE系统进行硬盘分区 ⚠️分区成功后切记要“格式化” ⚠️非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使用软件在桌面进行分区,要对电脑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操作技术。 :分这么多,有何用呢? 答:非常有用,用途储存文件分类。方便快速查询每个区都有每个区的存储空间的用处。
硬盘分几个区最好?1个、3个、5个?电脑硬盘分区的依据是什么?如何给电脑硬盘分区?经常有电脑爱好者网友会问类似的问题。其实,硬盘分区的不同,会显著影响传文件的速度和电脑的空间。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小伙伴们该如何对硬盘进行分区呢?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电脑硬盘分区有什么用1、当系统需要还原时,整个C盘也就是系统盘都被格式化掉,如果资料都存在系统盘里就会全部灰飞烟灭。 4、硬盘分区之后,簇的大小也会变小。 电脑硬盘分区大小多少合理1、电脑硬盘分区一般根据自己的习惯和作用来确定,可以把硬盘分成4-5个分区。2、可以把主分区设置为50G,其他分区可以把剩下的平均分配就可以了。 2、在磁盘管理界面,我们可以看到电脑硬盘的分区情况,然后选择需要分区的磁盘,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压缩卷】。
无论是安装Windows还是Linux操作系统,硬盘分区都是整个系统安装过程中最为棘手的环节,网上的一些Ubuntu Linux安装教程一般都是自动分区,给初学者带来很大的不便,下面我就根据多年来在装系统的经验谈谈安装 Ubuntu Linux系统时硬盘分区最合理的方法。 在讲硬盘分区之前,我先来普及一下硬盘的相关分类,硬盘一般分为IDE硬盘、SCSI硬盘和SATA硬盘三种,在Linux系统中,IDE接口的硬盘被称为hd,SCSI和SATA接口的硬盘则被称为sd,其中IDE 在Linux系统中每一个硬盘总共最多有 16个分区,硬盘上的4个主分区,分别标识为sdal、sda2、sda3和sda4,逻辑分区则从sda5开始标识一直到sda16。 image.png 图5:最终硬盘分区结果 到此这篇关于详解安装Ubuntu Linux系统时硬盘分区最合理的方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安装Ubuntu Linux硬盘分区内容请搜索ZaLou.Cn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